ICS 11.220 CCS B 41 4114 商 丘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14/T 153—2021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2021-09-30 发布 2021-10-30 实施 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14/T 15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商丘市梁园区农村农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商丘市梁园区农业农村局、虞城县农业农村局、永城市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夏邑 县农业农村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胥洁、马艳伟、吴慧、屈洪涛、屈素娟、赵高升、武景云、丁书华、夏翠丽、 孟圆圆、毕艳丽、刘月丽、黄清峰、黄慧丽、张晓丹。 I DB4114/T 153—2021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预防、诊断检测、治疗及消毒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市区域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68 奶牛场卫生规范 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T 5049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DB 4114/T 141 奶牛场防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乳房炎 是乳腺因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所出现的炎症反应,以乳汁的物理、化学改变,乳中的体细胞,特 别是白细胞显著增多及乳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为特征。 3.2 亚临床型乳房炎 是奶牛乳房炎的最常见形式。临床检查无症状,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等,但如果采 5 用体细胞计数方法,其乳汁中的体细胞数量增多,乳汁中的体细胞数>3×10 个/ml。 3.3 临床型乳房炎 是奶牛的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炎症病理变化,乳汁排岀不通畅或者困难,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 变性或有絮状物。患部乳房组织岀现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温热和疼痛,乳房上淋巴结肿大。 4 预防 4.1 营养与饲料 4.1.1 奶牛的营养应符合 NY/T 34 的规定。 1 DB4114/T 153—2021 4.1.2 奶牛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奶牛饲料应以粗饲料搭配精料补充料,粗饲料以麦秸、玉米 秸秆、青饲料、青贮饲料为主,精料补充料以玉米、豆粕、棉粕、麦麸为主,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4.2 饲养管理 应符合NY/T 5049的规定。 4.3 牛场选址与建设 应符合GB 16568的规定。 4.4 环境卫生 应符合 NY/T 388 的规定。 4.5 卫生配套设施 应符合DB 4114/T 141的规定。 4.6 消毒与防疫 应符合DB 4114/T 141的规定。 4.7 挤乳卫生 4.7.1 乳房清洗和消毒 挤乳前用温水将乳房擦拭干净,奶头用消毒药液浸泡15 s~20 s,用干净毛巾将乳房擦干,挤完奶 后用消毒药液再次浸泡乳头,进行消毒处理。 4.7.2 挤奶人员和用具 4.7.2.1 手工挤奶时,挤乳员应剪短指甲,穿好工作服,洗净双手。 4.7.2.2 机械挤乳时,挤乳前后要对挤奶机进行清洗消毒,挤乳机管道用消毒液要清洗消毒 5 min~ 10 min。 4.8 乳房护理 选用适宜的药物进行乳头药浴,自然干燥后,用75 %酒精棉球擦拭乳头,往乳区注射适量维生素A 油剂。 4.9 引种要求 引进奶牛时,要查其系谱,选择抗乳房炎病能力强的奶牛,布病和结核病检测均为阴性,不用乳房 炎遗传系数高的公牛精液。 5 诊断 5.1 临床症状 5.1.1 急性乳房炎 2 DB4114/T 153—2021 乳房肿胀严重,乳房组织呈大面积坏疽,乳房皮肤紫红,触摸有明显疼痛感,产奶量急剧下降,乳 汁水样,伴有血样或浓汁,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心跳、脉搏和呼吸加速,当病 情发展很快且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1.2 亚急性乳房炎 乳房肿胀明显,肿胀部位有温热感,手触有疼感,乳房淋巴结肿大,产奶量下降甚至停止,乳汁稀 薄呈淡黄色,伴有絮片、凝块,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 5.1.3 慢性乳房炎 慢性乳房炎多由持续感染引起,或由于急性乳房炎转至。乳房组织弹性下降,病灶区有硬结,乳汁 伴有凝块,但牛全身症状不明显。 5.1.4 亚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 乳房和乳汁肉眼观察无异常,产乳量无明显变化,但是检测乳汁可发现体细胞数增加,乳汁经细菌 分离鉴定培养可检测出致病微生物。 5.2 实验室诊断 5.2.1 实验室诊断指标 5.2.1.1 牛奶在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经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出细菌种类。 5.2.1.2 用加州乳腺炎检测法(CMT 法)检测,盘底出现少量粘性沉淀物。 5.2.2 实验室诊断方法 参见附录A、附录B。 5.3 确诊 临床型乳房炎根据临床症状并符合实验室诊断的5.2.1.1或5.2.1.2可做出确诊。亚临床型乳房炎临 床没有明显症状,要根据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同时满足5.2.1.1和5.2.1.2判定为亚临床型乳房炎(隐 性乳房炎)。 6 治疗 6.1 临床型乳房炎治疗 6.1.1 治疗前的处置 对病牛实施隔离,接触过的用具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6.1.2 治疗 按照对症治疗、局部治疗、抗感染和辅助性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对确诊的病牛进行有效治疗,防止病 原扩散。 6.1.2.1 抗感染治疗 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治疗前应进行乳汁采样,进行病原培养,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 3 DB4114/T 153—2021 6.1.2.2 对症治疗 以解热、镇痛、抗过敏为主,所用药物应符合NY/ T 5046的规定。 6.1.2.3 辅助性治疗 对慢性和亚急性病理采取乳房按摩、外敷药膏剂、乳房局部送气疗法等辅助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乳房肿胀和疼痛。 6.2 隐性乳房炎治疗 对确诊为隐性乳房炎的病牛应隔离观察。对连续检测CMT呈阳性、乳汁表现异常、产奶量低、反复 发作的病牛,要及时淘汰。干乳前10 d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对阳性反应在“ + + ”以上的牛及时治 疗, 干乳前3d再监测1次,阴性反应方可停乳。 7 奶牛的处置 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患牛的奶不准流入市场,要集中销毁,严格执行休药期和弃奶规定,加强对病 区的奶源监管和监测,杜绝病原污染奶流入市场。 4 DB4114/T 153—202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方法 A.1 奶样的采集 采样时先用温水冲洗乳房,然后用0.1 %的新洁尔灭溶液清洗整个乳房,最后用75 %酒精擦拭乳头, 采样者同时进行手指擦拭消毒,待干后,每个乳头先挤去前3把乳汁,然后以无菌操作的方法每个乳区 挤 取奶样约10 ml,放入灭菌试管中,标明编号、乳室、日期,立即送回实验室检测,不超过4 h。 A.2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试验 将样品摇匀后,取5 ml置于灭菌离心管中30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离心管中的上层液体,留取 底部沉淀物,无菌操作吸取沉淀物0.1 ml,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 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 °C恒温箱内培养24 h,观察生长情况和菌落特征,挑取菌落进行涂片,革 兰氏染色,镜检,根据菌落特征、溶血情况、染色特性及菌体形态,初步判定细菌类属,并将其进一步 纯化培养。 A.3 病原菌的鉴别培养及形态观察 根据细菌生长情况,菌落的形态特征及染色特性,将可疑单菌落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伊红美蓝 培 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中进行鉴别培养,于37 ℃恒温箱中培养24 h,进一步观察其生长特性并再次纯化培 养,直到平板培养的为单个纯菌落,将其保存待菌种鉴定。 A.4 病原菌的鉴定 将保存的细菌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生化分析。 A.5 药敏试验 选取典型的分离菌株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世界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 荐的纸片扩散标准判定结果。药物敏感试验参照下表 表A. 1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 抑制圈直径(mm) 敏感度 20以上 极敏 15~20 高敏 10~14 中敏 10以下 低敏 0 不敏 5 DB4114/T 153—202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加州乳腺炎检测法(CMT) CMT是加州奶牛乳腺炎试验的简称,即首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使用的一种乳腺炎检测试验。它是 通过间接测定乳中体细胞数(SCC)来诊断隐性乳腺炎的方法。其原理是在表面活性物质和碱性药物作 用下,乳中体细胞被破坏,释放岀DNA,进一步作用,使乳汁产生沉淀或形成凝胶。体细胞数越多, 产 生的沉淀或凝胶也越多,从而间接诊断乳腺炎和炎症的程度。该法是国际通用的隐性乳腺炎诊断方法, 其特点是简便、快速。 B.1 试剂和方法 CMT检测中用到的试剂和方法如下:十二烷基磺酸钠30 g溶解于1000 ml蒸馏水,用2 mol/L的氢氧 化钠调节pH等于6.4,加入漠甲酚紫0.1 g,即成CMT检验液,取乳腺炎诊断盘1 只,滴加被检乳2 ml, 诊 断液2 ml,缓缓作同心圆状摆。市售成品CMT诊断试剂或者其他方法的成品试剂,按照说明操作。 B.2 表 B.1 给出了奶牛乳腺炎 CMT 法的判定方法及标准。 表 B. 1 CMT 法的判定方法及标准 反应状态 被检乳 反应判定 体细胞数(千/ml) 混合物呈液体状,倾斜检验盘时,流动流畅,无凝块。 阴性 — 0~200 混合物呈液体状,盘底有微量沉淀物,摇动时消失。 可疑 ± 200~500 盘底岀现少量黏性沉淀物,非全部形成凝胶状,摇动时,沉淀物 弱阳性 + 500~800 全部呈凝胶状,有一定黏性,回转时向心集中,不易散开。 阳性 ++ 800~5000 混合物大部分或全部形成明显的胶状沉淀物,黏稠,几乎完全黏 强阳性 散布于盘底,有一定的黏性。 +++ >5000 附与盘底,旋转摇动时,沉淀集于中心,难以散开。 1
DB4114-T 153-2021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商丘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11: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