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0/39 重 DB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1191—2021 绿色食品 鲜食青菜头生产技术规程 2021-12-30 发布 2022-04-01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 119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 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 心、重庆市涪陵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代文、范永红、冷容、杨仕伟、张蔚鸿、张海彬、饶玲、龚世龙。 I DB50/T 1191—2021 绿色食品 鲜食青菜头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青菜头产地环境、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贮存、档案管理 等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鲜食青菜头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324 绿色食品 芥菜类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宜选择海拔600 m~800 m的区域建立生产基地。 5 生产管理 5.1 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先期抽薹、瘤茎膨大速度快、优质丰产的茎瘤芥品种。 5.2 5.2.1 播种育苗 苗床准备 1 DB50/T 1191—2021 5.2.1.1 露地苗床 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地势向阳、排灌方便、远离十字花科蔬菜地的地块作苗床。播种前苗 2 2 床深翻炕土,施入腐熟人畜粪水1500 kg~2000 kg/667 m 、草木灰40 kg~50 kg/667 m 、总养分含量 2 达25 %的榨菜专用肥40 kg~50 kg/667 m 作基肥。针对酸性土壤,施入适量生石灰与床土混匀,调节 土壤为中性。开沟作厢,厢宽1.3 m~1.5 m,沟宽25 cm~30 cm,沟深15 cm~20 cm。苗床四周开排水 沟,避免厢面积水。 5.2.1.2 基质穴盘 苗床按1.5 m~1.6 m开厢,厢面1.1 m~1.2 m,厢沟0.3 m~0.4 m,沟深15 cm~20 cm,厢面整平, 用于放置基质育苗穴盘。每立方米商品基质中加入250 g复合肥混匀后,调节基质含水量至65 %。基质 堆置2 h~3 h使基质充分吸足水后装入72 孔塑料穴盘中,穴面用刮板从穴盘的一端刮向另一端,使每 个孔穴都装满基质,装盘后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并用同规格穴盘压穴,穴深0.3 cm。用高锰酸钾1000 倍液喷雾消毒。 5.2.2 播种期 采用露地床土育苗8 月20 日~25 日播种,基质穴盘育苗8 月25 日~30 日播种。 5.2.3 播种量 2 采用露地床土育苗,用种320 g~350 g/667 m 。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每穴播种1 粒~2 粒,用种 2 150 g~200 g/667 m 。 5.2.4 苗期管理 5.2.4.1 光热调节 播种后至出苗前用遮阳物覆盖;幼苗两片真叶至苗期结束前,晴天高温时段用遮光率95 %的遮阳网 覆盖3 h~4 h。 5.2.4.2 匀苗补苗 露地床土育苗:当幼苗出现第二片真叶时,第一次匀苗,苗距保持3 cm~4 cm;当幼苗出现第三片 真叶时,第二次匀苗,苗距保持6 cm~7 cm。 基质穴盘育苗:幼苗2 片真叶时,每穴留苗1 株进行定苗,缺株则进行补植。 5.2.4.3 水肥管理 2 露地床土育苗:第一次匀苗后,用腐熟的清淡人畜粪水1500 kg~2000 kg/667 m 、尿素4 kg~5 kg/667 2 2 2 m ;幼苗4 片真叶时,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2000 kg~2500 kg/667 m 、尿素5 kg~6 kg/667 m 。 基质穴盘育苗:匀苗后及4 片真叶期各施一次肥,用尿素150 倍~200 倍液喷施或淋施。 5.2.4.4 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蚜虫、小菜蛾、菜青虫、蚂蚁、蟋蟀、跳甲等,药剂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 5.2.4.5 植株调节 育苗中后期,若出现菜苗徒长,用50%矮壮素水剂1000 倍液喷雾。 2 DB50/T 1191—2021 5.3 移栽 5.3.1 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沙壤土作为栽培田。深耕晒土,整细耙 平。 5.3.2 基肥 2 施用肥料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施用腐熟农家肥 1500 kg~2000 kg/667 m ,同时施入总养分含 2 量达 25 %榨菜专用肥 50 kg/667 m 。 5.3.3 移栽期 植株5 片真叶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及时定植。 5.3.4 移栽密度 2 行株距为 33 cm×33 cm,密度为 6000 株/667 m 。 5.4 田间管理 5.4.1 水肥管理 2 农家肥和氮素化肥配合追肥。定植后 1 d~2 d,施用腐熟的清淡人畜粪水 2000 kg~2500 kg/667 m ; 2 定植后 10 d~15 d,施第一次追肥,用腐熟的清淡人畜粪水 2000 kg~2500 kg/667 m ,尿素 7.5 kg/667 2 2 2 m ;定植后 35 d~40 d,施第二次追肥,腐熟的人畜粪水 2500 kg~3000 kg/667 m ,尿素 20 kg/667 m 。 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成活,以后根据土壤水分及青菜头缺水情况确定是否浇水。 5.4.2 中耕除草 第二次追肥前,进行浅中耕,清除杂草。 5.4.3 植株调节 按照 NY/T 393 规定,移栽后 20 d~30 d,选用 50 %矮壮素水剂 1000 倍液或 5 %烯效唑可湿性粉 剂 5000 倍液喷雾一次,防止先期抽薹。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鲜食青菜头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根肿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 6.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 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鲜食青菜头的目的。 6.3 6.3.1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3 DB50/T 1191—2021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合理轮作,深耕晒土,开沟作厢栽培。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合理施 肥,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及时清理病残体,带出田外并集中无害化处理。 6.3.2 物理防治 2 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等,悬挂25 cm×40 cm的粘虫板45 个~50 个/667 m ;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小菜 2 蛾、菜青虫等成虫,悬挂1 盏/ hm 频振式诱虫灯为宜。 6.3.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可利用蚜虫天敌蚜茧蜂 控制蚜虫,可用七星瓢虫、草蛉等捕食蚜虫。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和印楝 素、苦参碱等植物农药,防治虫害。 6.3.4 化学防治 病害在发病初期施药,虫害在田间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农药使用 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和安全间隔期,注意交替使用,合理混用,禁用违禁农药。 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 7 采收 7.1 采收期 11 月下旬至12 月上旬采收。 7.2 采收标准 单个菜头质量达150 g以上时适时采收。 7.3 安全质量 产品质量应符合GB 2762、GB 2763和NY/T 1324的要求。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按照NY/T 658的要求执行,运输和贮存按照NY/T 1056的要求执行。 9 档案管理 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日期;实行专人 负责,并建立进出库台账;对产品进行统一编号,统一包装和标识,实现产品全程质量追溯。档案记录 保存两年以上。 4 DB50/T 1191—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A.1。 表A.1 病虫害防治方法 序列号 1 2 主要 病虫害 蚜虫 菜青虫 症状 50 % 抗 蚜 威 可 湿 性 粉 剂 喷雾,当菜苗出现第 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 1000 倍~2000 倍液;1 % 一片真叶时开始施药, 小。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 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800 倍~ 以后7 d~10 d施一次, 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1200 倍液 移栽前加施一次。 1 龄~2 龄幼 虫只啃 食叶 50 % 辛 硫 磷 乳 油 1000 喷雾,当田间菜苗出 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 倍~1500 倍液;Bt 可湿性 现10 %以上植株叶片被 龄以上的幼虫能把叶片吃成 粉剂 800 倍液;20 %灭幼脲 危害后就应进行防治, 缺刻,严重时只剩下叶脉和叶 1 号 悬 浮 剂 800 倍 ~ 1000 以后7 d~10 d施一次, 柄。苗期受害则整株死亡。 倍液 连续施药2 次~3 次。 幼虫啃食菜叶,一龄幼虫有 小菜蛾 啃食,残留表皮呈透明斑状, 大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严 重时形成网状。 心叶明脉、皱缩、花叶或植 株矮化。发病之初,心叶叶脉 4 病毒病 退绿透明呈明脉状,并由部分 渐扩至全叶,随之叶片出现浓 淡相嵌的花叶、皱缩或歪曲, 生长停止,菜株死亡。 叶正面出现淡绿色病斑,病 斑黄绿色或逐渐变为黄色,因 5 霜霉病 受叶脉限制,由近圆形扩至多 角形,直径3 mm~12 mm。湿 度大时叶背长出白色霜霉。 根部形成肿瘤,导致地上植 株矮小,晴天叶片自基部萎 6 根肿病 防治方法 在叶背或嫩叶上为害,造成 潜叶为害习性,二龄后在叶背 3 药剂及用量 蔫,晚上及阴雨天恢复正常, 叶片
DB50-T 1191-2021 绿色食品 鲜食青菜头生产技术规程 重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14: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