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01 CCS B 05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059—2021 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技术规程 2021-12-24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1-23 实施 发 布 DB23/T 305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尚志市远成菌业有限公司、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老街基林场、东宁市闹枝沟种子林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莉、樊耀斌、许泽成、韩金胜、王昕、刘增才、佟鑫宇、李亚伟、曲晓磊、 乌木提、朱丽颖。 I DB23/T 3059-2021 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Sanghuangporus spp.)的栽培场地环境、栽培季节、原种 生产及质量要求、柞木段的选择与处理、菌棒制作、养菌管理、出菇管理、越冬管理、采收干制、病虫 害防治、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806.7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栽培场地环境 喷灌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场地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5 栽培季节 菌袋制作时间宜在1月~3月,春季当棚内温度≥10℃的时候,进行出菇管理。 6 原种生产及质量要求 菌种生产应按 NY/T 528 和 NY/T 1731 的规定执行。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 1742 的规定。 1 DB23/T 3059-2021 7 柞木段的选择与处理 7.1 柞木段选择 选用无霉烂、无异味的柞木段,木段直径宜≥5 cm。 7.2 截段 将柞木段截成20 cm长的木段,截口和木段应成90°直角。直径≥5 cm的粗木段应沿截面劈成3 cm~ 5 cm的细木段。 7.3 浸水 将木段浸水12 h~24 h,直至木段断面颜色由白变黄、出现明显的放射状裂纹、含水率约40%即可。 用水质量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8 菌棒制作 8.1 塑料袋规格 折径26 cm、长45 cm~46 cm的聚丙烯塑料袋,质量应符合GB 4806.7的规定。 8.2 装袋 将木段塞满塑料袋,用橡皮筋扎紧袋口,制成菌袋,每个菌袋重2.8 kg±0.2 kg。 8.3 灭菌 常压条件下100℃灭菌12 h~16 h,或高压条件下121℃灭菌4 h。灭菌后自然降温至50℃以下,取 出菌袋。 8.4 冷却 将菌袋放在卫生清洁的环境中,直至菌袋内部温度冷却至30℃以下。 8.5 接种 将菌袋和接种工具放入接种台内,紫外线照射40 min后接种。接种时,打开无菌风,在酒精灯火焰 15 cm~20 cm范围,将原种迅速倒入菌袋里,以菌种覆盖横截面为宜。接种完成后,用自锁式尼龙扎带 扎紧袋口,制成菌棒。 9 养菌管理 9.1 养菌室 养菌室应远离污染源1000 m以上。室内应干燥、洁净、通风良好。 9.2 养菌 将菌棒放入养菌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不应见光。5 d 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通风时间20 min~30 min为宜。 2 DB23/T 3059-2021 9.3 污染检查 养菌时,每隔7 d检查一次菌种萌发及杂菌污染情况,应及时拣出污染的菌棒。 9.4 困菌 养菌30 d~40 d,当菌丝淡黄、浓密、粗壮,有少量黄色水珠时应进入困菌期。困菌温度控制在20℃~ 22℃,困菌湿度控制在40%~50%,困菌时间15 d~20 d。当菌棒出现黄褐色,或者出现颜色稍深的瘤状 突起时,进入出菇阶段。 10 出菇管理 10.1 场地选择 选择近水源1000 m以内、不积水、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出菇大棚。 10.2 大棚建设 大棚长20 m~30 m,宽10 m,高3.5 m。大棚两头开门,门宽1.8 m、高2.0 m。棚内作业道宽0.5 m, 出菇台面宽1 m,在出菇台面上应铺盖一层长19.5 m~29.5 m,宽1 m的尼龙膜。 10.3 菌棒划口 将困菌后的菌棒转入出菇大棚。先将菌棒底部塑料袋割掉。距菌棒上端5 cm~8 cm处划割环型口, 划割个数2个~4个。划口长度宜为6 cm~8 cm,宽度宜为0.8 cm~0.9 cm,深度宜为0.5 cm~0.8 cm。 10.4 菌棒摆放 将划口的菌棒摆放到尼龙膜上,菌棒间距宜为25 cm。 10.5 套袋 用黑色塑料袋将菌棒套好。15 d~20 d形成幼嫩子实体后应去除套袋。 10.6 出菇管理 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28℃。夏季温度过高,宜在大棚外面覆盖一层透光度为40%的遮阳网。棚 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可采用棚室洒水或空间喷雾保湿,后期子实体成型时不应向子实体 表面喷水。应保持良好通风,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通风时间20 min~30 min为宜。 11 越冬管理 棚内温度<10℃进入越冬管理阶段。在菌棒上覆盖两层十二针的遮盖网。3 d~5 d通风一次,通风 时间10 min~15 min为宜。当第二年棚内温度≥10℃时,撤下遮盖网,出菇管理同10.6。 12 采收干制 12.1 采收 3 DB23/T 3059-2021 当桑黄生长3年后,子实体边缘呈深黄色,表面呈棕褐色,即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前一个月应停 止喷水。采收时用手捏住子实体底部轻轻旋转采下,可用毛刷将子实体表面的灰尘及杂质刷掉,然后放 入桶内。 12.2 干制 将采收的子实体放在太阳下晒干,或在干燥箱内 65℃以下低温烘干,直至含水率≤13%即可。 13 病虫害防治 13.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 剂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13.2 主要病害防治 青霉和绿色木霉,可用75%酒精或1%高锰酸钾清洗。 13.3 主要虫害防治 菌蝇和菌蚊,可用黄板诱杀;蛾类和双翅目成虫,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14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栽培场地环境,栽培季节,原种生产及质量要求,柞木段的选择与处 理,菌棒制作,养菌管理,出菇管理,越冬管理,采收干制,病虫害防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23-T 3059-2021 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059-2021 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059-2021 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059-2021 柞木段栽培多年生桑黄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17: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