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DB2312 备案号: 绥 化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12/T 066—2022 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 2022 - 01 - 18 发布 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2 - 15 实施 发布 DB23/T 06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宝海、聂守军、高世伟、刘晴、刘宇强、马成、常汇琳、薛英会、唐铭、白 瑞、谢树鹏、魏中华、刘立超、门龙楠、孙中华、宗天鹏、王红蕾。 1 DB23/T 066—2022 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联合育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种方案制定、生态区域划分、团队组 建、种质资源交换、田间试验、品系鉴定、品种审定、遗传评定、数据管理、经验交流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水稻联合育种科研种植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1.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 15682 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 17891 优质稻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质资源 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载体。 3.2 育种值 生物体亲代能够稳定遗传给子代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值。 3.3 生态区域 按照≥10℃日平均气温总和影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区域性地理范围。 4 环境条件 试验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业灌溉水 质应符合 GB 5084 标准的地区,试验地应选择稻瘟病重发病区。 5 育种方案制定 5.1 种质选择 明确种质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逆等性状特征特性,符合杂交亲本要求。 1 DB23/T 066—2022 5.2 育种规划 育种单位应具有近中长期育种规划。 5.3 诚信自律 解放思想,加强自律,信守承诺,合作共享。 5.4 编制方案 编制符合本区域实际的育种方案,按附录 A 的要求执行。 6 生态区域划分 第二积温带,活动积温 2500℃~2700℃;第三积温带,活动积温 2300℃~2500℃。 7 团队组建 7.1 育种组织 有育种条件完备的法人单位,职责清晰。 7.2 育种专家 设立首席育种专家 1 人,区域育种专家 5 人以上,具有研究员以上职称。 7.3 育种人员 有专门育种人员 5 人以上,具有大学相关专业以上文化程度。 8 种质资源交换 8.1 种质资源 具有明确的血缘系谱和农艺性状说明,每个生态区域年提供 2 份以上(≥50 粒)种子。种子按 GB 4401.1 的规定执行。 8.2 交换协议 明确种质资源出让方、受让方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9 田间试验 9.1 配制杂交组合 利用交换种质与本区域优良种质进行杂交组配。 2 DB23/T 066—2022 9.2 杂交后代选择 根据区域育种目标,强化压力选择,筛选具有优良遗传性状进展的稳定株系。 10 品系鉴定 10.1 鉴定区域 选择适宜生态区 3 个以上乡村,连续 2 年以上。 10.2 品质指标 按照 GB/T 17891 规定执行。食味品质感观评分,按照 GB/T 15682 规定执行。 10.3 产量指标 平均比对照增产 6%以上。 10.4 抗逆指标 倒伏级别≤3 级,穗颈瘟发病级别≤5 级,空壳率≤10%。 10.5 生育日数 与对照品种同熟期。 11 品种审定 按照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相关规定执行。 12 遗传评定 12.1 评定模型 遗传的评定按照式(1)进行。 式中:rg12 为性状 1 和性状 2 的育种值相关系数;Wg12 为性状 1 和性状 2 的育种值协方差; 性状 1 和性状 2 的育种值方差。 为 12.2 育种值相关 利用模型(1)计算杂交亲本与审定品种性状育种值相关程度。 3 DB23/T 066—2022 13 数据管理 13.1 试验记录 将试验过程进行记录。 13.2 数据录入 配备专用计算机和育种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试验数据应及时录入保存存档。 13.3 数据上报 试验记录电子数据定期上报育种专家。 14 经验交流 14.1 工作汇报 有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PPT 报告。 14.2 专题座谈 有主题的育种专家、育种人员、知名专家技术交流。 4 DB23/T 066—202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育种方案参考提纲 A.1 前言 说明区域育种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人员组成、试验圃场、种质资源、育种需求、 存在问题等。 A.2 育种目标与规划 A.2.1 目标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考虑未来种植者、加工者和消费者等各经济主体对新品种市场化应 用的效益需求,开展优质、高产、抗逆、高效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育,并明确一定时间段要达到的 目标。 A.2.1 规划 说明育种单位未来 3 年、5 年、10 年等育种规划下综合选育新品种进展计划,并将工作目标细 化到工作年度。 A.3 种质交换 说明优良种质资源交换计划、标准,制定交换协议。 A.4 团队组建 说明生态区域划分,明确育种专家、育种人员、对接人员,设置岗位和职责。 A.5 育种方法与程序 A.5.1 方法 说明非转基因新品种选育方法。 A.5.1 程序 说明非转基因新品种育种程序,主要包括选择亲本材料、目标亲本材料处理、田间种植选择、品系 比较试验。 A.6 品系综合性状指标测定 品质指标测定;产量指标测定;抗逆性指标测定;生育期指标测定。 A.7 品种审定 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品种审定;参加联合体品种审定。 A.8 种质遗传评定 说明交换种质与审定新品种间遗传相关程度。 A.9 方案修订 制定完善年度育种方案,提交育种专家讨论签字通过后执行。 A.10 育种总结 年度召开二次以上育种工作总结,比对育种目标,分析、评价阶段工作,细化完善下一步工作措施。 A.11 其它有关材料 附带提供有关育种技术资料、标准等。 5

pdf文档 DB2312-T 066-2022 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 绥化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12-T 066-2022 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 绥化市 第 1 页 DB2312-T 066-2022 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 绥化市 第 2 页 DB2312-T 066-2022 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 绥化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18: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