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 CCS B 16 扬 3210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10/T 1073—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aphids in corn 2020 - 12 - 29 发布 2020 - 12 - 29 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3210/T 1073 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扬州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扬州大学、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益众、周福才、苏宏华、王艳、王波、赵明、李传明、顾爱祥、张海波、朱 莹、王勇、衡森、韩杜斌、陈向荣。 I — DB3210/T 1073 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策略、绿色防控技术及防控记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行政区域内春玉米和夏玉米蚜虫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蚜虫 corn aphids 为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有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棉 蚜Aphid gossypii Glover等,本文件中通称为玉米蚜虫。 3.2 3.3 春玉米 Spring sowing corn 春季播种,夏季成熟的玉米种植茬口。 夏玉米 Summer sowing corn 夏季播种,秋季成熟的玉米种植茬口。 1 — DB3210/T 1073 2020 4 防控策略 坚持系统控制、全程控制的策略,针对春季和秋季蚜虫迁移定殖关键时期,加强田间预测预警和系 统调查;坚持以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符合要求的化 学药剂防治。 5 绿色防控技术 5.1 蚜虫的预警和发生量调查 5.1.1 有翅蚜田间迁入预警 黄板符合GB/T 24689.4的要求。黄板金黄色,规格为24 cm×40 cm。在玉米田四周每5 m~8 m插1块 黄板,黄板悬挂高度与玉米中上部叶片相平。每3 d调查1次黄板上有翅蚜的虫量,调查结束后更换黄板, 雨后及时更换。玉米出苗后开始预警,黄板上连续3天没有新增的有翅蚜时结束预警。 5.1.2 大田蚜虫发生量调查 自黄板上监测到有翅蚜迁入玉米田时开始系统调查,每5 d调查1次,当蚜量达到百株5000头以上时, 每3 d调查一次。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点选5~8株玉米,每株分别取上部和中部完全成熟叶片各1张, 调查叶片正反面蚜虫的数量。 5.2 农业防治 5.2.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 5.2.2 田块准备 春播和夏播玉米避免连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施行水旱轮作。玉米播种前清除前茬的残叶、残茬、 杂草,清出的废弃物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5.2.3 种子药剂包衣 选用附录1中任一种药剂进行种子包衣。 5.2.4 播种密度 包衣种子按3500株/667 m ~4500株/667 m 进行机械穴播。 2 2 5.2.5 肥水管理 科学追肥,增施磷肥,巧施氮肥。在玉米苗长出5~6片叶时,追施提苗肥,使用尿素10 kg/667 m ~ 12 kg/667 m 穴施;植株长到15~16片叶时,追施尿素20 kg/667 m ~25 kg/667 m 、复合肥40 kg/667 m ~ 50 kg/667 m 。 2 2 2 2 2 2 5.2.6 植物诱杀 在玉米田四周种植一行茼蒿或其他菊科植物诱集蚜虫。茼蒿每叶有蚜虫5头以上时用杀虫剂控制蚜 虫,或将茼蒿拔除,带出田外作无害化处理。 2 — DB3210/T 1073 2020 5.3 物理防治 5.3.1 黄板诱杀 蚜虫迁入阶段,在玉米田四周悬挂黄板,黄板悬挂高度与玉米中上部叶片相平,每667 m 挂黄板 30~40张。蚜虫迁飞阶段结束后拆除黄板。 2 5.4 天敌防治 蚜虫发生高峰前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瓢虫与蚜虫若虫按1:100的比例释放、蚜虫若虫与 蚜茧蜂按1:50的比例释放,每667 m 均匀设置3~4个释放点。间隔5 d~7 d第二次释放,连续释放2~3 次。释放时选择晴好微风天气,并避免使用对天敌有影响的药剂。 2 5.5 药剂防治 5.5.1 防治适期 大田系统调查田块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平均每叶虫量4~5头时进行药剂防治。 5.5.2 防治原则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合理轮换药剂。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1、GB/T 8321.2、GB/T 8321.3、GB/T 8321.6、GB/T 8321.7、GB/T 8321.8要求 。 5.5.3 生物农药 0.3%印楝素乳油250倍液喷雾; 1.3%的苦参碱水剂650~1000倍液喷雾; 7.5%的鱼藤酮乳油400~450倍液喷雾。 5.5.4 化学农药 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 mL/667 m ~20 mL/667 m 喷雾。 2 2 6 防控记录 建立玉米蚜虫田间防控技术档案,生产档案应保存2年以上。 3 — DB3210/T 1073 2020 玉米种子包衣常用农药见表A.1。 附 录 A (规范性) 玉米种子包衣常用农药 表A.1 玉米种子包衣常用农药 药剂名称 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用 量(每100 kg种子) 使用方法 210 g~380 g 种子包衣 2000 mL~2800 mL 种子包衣 70%吡虫啉湿拌种剂 500 g~700 g 拌种 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600 g~700 g 拌种 2500 mL~3000 mL 种子包衣 7%戊唑·噻虫嗪 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 4

pdf文档 DB3210-T 1073-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扬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0-T 1073-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1 页 DB3210-T 1073-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2 页 DB3210-T 1073-2020 玉米蚜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0:49: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