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1 备案号: 青 DB63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898—2021 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2021 - 03 - 10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89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青海鲁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洁、李屹、杜中平、张海旺、韩睿、杨世鹏、李峻、王丽慧、李希志、谭龙。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1898—2021 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土壤选择、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栽培时 间、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嫁接 将一种植物的枝、茎或芽连接到另一种植物的适当部位,使二者结合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3.2 接穗 嫁接时用于连接到另一种植物的枝、茎或芽叫接穗,接穗构成嫁接植株的地上部分。 3.3 砧木 带原根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砧木构成嫁接植株的地下部分。 3.4 接口愈合期 1 DB63/T 1898—2021 植株嫁接后,伤口处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产生新的维管束,彼此连接,贯通形成共生植株的时期。 一般指嫁接后8 d~10 d的时间。 3.5 亲和力 指砧木与接穗嫁接以后能否成活,及成活以后能否正常生长的能力。 3.6 嫁接夹 嫁接专用的固定夹。 3.7 门茄 指茄子植株第一次分枝时出现的茄子,也叫根茄。 3.8 对茄 指第二次分枝每一个分枝又出现的二个茄子,叫对茄。 3.9 四母斗 指再上面第三次分枝的四个茄子,也叫四面斗。 4 土壤选择 选择透气性好、土层深、肥沃的沙壤土。远离污染源的农业生产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 土壤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产量指标 2 2 2 2 112.50 t/hm ~150.00 t/hm (7500.00 kg/667 m ~10000.00 kg/667 m )。 6 品种选择 选用生长能力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参见附录A)。 7 栽培时间 日光温室茄子栽培主要茬口时间安排: a) 日光温室冬春茬。播种期为 10 月上旬;定植期为 12 月中旬;采收期为 2 月中旬至 7 月中下旬; 2 DB63/T 1898—2021 b) c) 日光温室早春茬。播种期为 11 月上中旬;定植期为 1 月中下旬;采收期为 3 月中下旬至 7 月 下旬; 日光温室秋冬茬。播种期为 7 月中下旬;定植期为 9 月中下旬;采收期为 12 月上旬至次年 7 月。 8 栽培技术 8.1 砧木的选择 选用与接穗亲和力强的砧木,参见附录A。 8.2 育苗 8.2.1 育苗方式 营养钵或育苗盘育苗。营养钵上口径8.00 cm~10.00 cm,钵高10.00 cm~12.00 cm;育苗盘选择50 穴或72穴。 8.2.2 营养土配制 采用商品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或用经过3年以上轮作的田园土5份+商品有机肥4份+河砂1份配制成 育苗营养土,装入穴盘或营养钵浇透水备用。 8.2.3 用具消毒 嫁接时手和刀片应使用75%的酒精消毒;当使用旧嫁接夹时,应用200倍的福尔马林浸泡8 h,晾干 后备用。 8.2.4 催芽 8.2.4.1 砧木 砧木种子用100.00 mg/kg的赤霉素浸泡8 h~10 h,洗净后催芽,5 d~7 d出芽后播种。如选用的砧 木种子不易发芽,可用100.00 mg/kg的赤霉素浸泡24 h后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 h~24 h,捞出种子 沥干水分,变温催芽处理,白天28 ℃~30 ℃,夜间20 ℃~22 ℃,同时每天用清水洗涤一次,7 d~10 d 可出芽。 8.2.4.2 接穗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中2级以上要求。在50 ℃~55 ℃的温汤浸种10 min~15 min, 边浸边搅 拌,待水温自然冷却后,取出沥干水分后,放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 min~15 min,用清水洗 净后再在清水中浸泡6 h~12 h。取出吸胀的种子,置于28 ℃~30 ℃的环境条件下催芽。每天清洗种子 并换水,60 %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在砧木苗出齐后,再开始接穗种子处理。 8.2.5 播种 8.2.5.1 播种时间 砧木播种比接穗播种提前播种(参见附录A)。根据嫁接成活率和种子发芽率确定种子播种量,接 穗种子播种量比计划用苗数增加10 %~20 %,砧木播种量比计划用苗数增加20 %~30 %。 3 DB63/T 1898—2021 8.2.5.2 播种方法 播种前灌足底水,水渗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摆播在育苗盘(钵)中,盖上0.50 cm~1.00 cm厚的 细土,立即覆盖地膜进行保温保湿。夏季应选择凉爽天气播种,可多盖遮阳网来保湿降温。 8.2.6 苗期管理 8.2.6.1 温湿度控制 从播种到出苗前,温度白天控制在25 ℃~30 ℃,夜间控制在20 ℃~22 ℃。注意保持苗床湿度。待 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及时揭掉地膜,并适当降温降湿。温度白天控制在20 ℃~25 ℃,夜间控制在15 ℃~ 18 ℃。 8.2.6.2 苗龄和嫁接适期 用劈接法和贴接法,砧木和接穗幼苗大小要相近,砧木苗要求5片~6片真叶、 茎粗4.00 mm~5.00 mm, 接穗苗要求4片~5片真叶、茎粗3.00 mm~5.00 mm时开始嫁接。 8.3 嫁接 8.3.1 嫁接环境 嫁接的环境温度应在20 ℃~25 ℃,空气相对湿度应大于80 %。 8.3.2 嫁接技术 操作时,切削刀片要锋利、操作速度要快,砧木和接穗的切面要平直、光滑。在固定砧木和接穗的 接触面时,砧木和接穗维管束要对整齐,嫁接夹松紧要适度。 8.3.3 嫁接方法 8.3.3.1 劈接(切接) 在砧木苗第二片真叶与第三片真叶之间嫁接。砧木保留2片真叶,用刀片平切砧木茎,将上部去掉, 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1.00 cm深的切口,然后将接穗苗保留两叶一心,用刀去掉下端,削成楔形,楔 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约1.00 cm长),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两者维管束相对,紧密结 合,用专用嫁接夹固定好即可。 8.3.3.2 贴接(斜面接) 砧木苗保留2片真叶,用刀在第二片真叶上方的节间斜削,去掉顶端,形成角度为30°的斜面,斜 面径长1.00 cm左右。接穗保留2片~3片真叶,去掉下端,用刀片削成与砧木同样大小的斜面。然后将 砧木和接穗的两个斜面贴合在一起,用专用嫁接夹固定好即可。 8.3.4 嫁接后的管理 8.3.4.1 嫁接愈合期的管理 8.3.4.1.1 温度管理 嫁接愈合期需要8 d~10 d。茄子嫁接苗愈合的适宜温度为白天为25 ℃~26 ℃,夜间为20 ℃~22 ℃。 冬春季节,嫁接苗应加盖小拱棚保温。夏天嫁接,应用遮荫网遮盖温室降温。 4 DB63/T 1898—2021 8.3.4.1.2 湿度管理 嫁接后空气湿度保持在95 %以上,冬春季节嫁接可用小拱棚保持密封状态,一周后早晚逐渐通风, 每天通风1次~2次;夏天嫁接注意勤浇水,每天中午喷雾水1次~2次,直至完全成活,才转入正常的湿 度管理。 8.3.4.1.3 光照管理 嫁接后前3 d~4 d上午10时~下午4时要完全遮光,以后逐渐增加光照。随伤口逐渐愈合,逐渐撤掉 覆盖物,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 8.3.4.2 成苗后管理 嫁接成苗后及时摘除砧木的萌芽,保证接穗正常生长。嫁接后20 d左右,去掉固定用的嫁接夹。 8.4 定植 8.4.1 定植前炼苗 定植前一周通风、控制水分、降低温度,以增强嫁接苗的抗逆性,白天 16 ℃~20 ℃,夜间 10 ℃~ 12 ℃,最低地温稳定在 13℃以上,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 60%左右。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 制水分。 8.4.2 定植苗标准 苗高15.00 cm~20.00 cm,茎粗0.60 cm以上,有6片~8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8.4.3 定植 8.4.3.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用20.00 g~30.00 g有机硫类土壤熏蒸剂施于畦面,翻耕20.00 cm~ 2 2 25.00 cm,浇透水,薄膜闷盖5 d~7 d,揭膜晾散15 d~20 d定植。施用商品有机肥1.50 t/hm ~4.50 t/hm 2 2 2 (100.00 kg/667m ~300.00 kg/667m ),加入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菌剂2.50 kg/667m ~5.00 2 kg/667m ,结合深翻20.00 cm~30.00 cm施入土壤。整平土地,起垄,高度20.00 cm以上,垄宽70.00 cm~ 80.00 cm。 8.4.3.2 定植方法 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大小行定植,垄高20.00 cm,垄宽50.00 cm,垄距70.00 cm,每垄双行错位 单苗定植,株距为40.00 cm~45.00 cm,定植后立即浇灌定植水。定植时嫁接口处要高出地面3.00 cm以 2 上。每667 m 定植2000株~2500株。 8.5 定植后管理 8.5.1 缓苗期管理 在定植后的10 d~15 d,白天棚温保持在25 ℃~30 ℃;夜间棚内温度一般要保持在15 ℃~20 ℃, 不得低于12 ℃。此期一般不通风,以利保温保湿。晴天可盖遮阴网。少浇或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60 %~ 80 %。 8.5.2 结果期管理 5 DB63/T 1898—2021 8.5.2.1 温湿度管理 结果前期及盛果期,温度白天保持在25 ℃~30 ℃,超过32 ℃适当通风换气。夜间温度保持在15 ℃~ 20 ℃,最低不低于12 ℃。 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提高气温、延长通风时间等措施来减少温室内空气湿度,维持相对空气 湿度在6
DB63-T 1898-2021 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59: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