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31 江 DB4407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7/T 69—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 Xinhui Mandarin 2021 - 02 - 28 发布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3 - 28 实施 发 布 DB4407/T 6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 本文件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广东省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广州医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岑伟斌、张建业、曾捷、侯玙莹。 I DB4407/T 69—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会柑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批准保护的新会柑,也适用于在保护区内种植采摘的未成熟新会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210 柑桔鲜果检验方法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 32950 鲜活农产品标签标识 NY/T 1189 柑桔贮藏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新会柑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 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双水 镇、崖门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睦洲镇、大鳌镇和江门市滨海新区管委会(原围垦指挥部)所 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新会柑 Xinhui mandarin 新会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大种油身品系、细种 油身品系)的果实称为新会柑,按照采收时间或果实特征可分为胎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 1 DB4407/T 69—2021 4.2 胎柑 embryo mandarin 一般是指在种植期间(农历夏至以前)采收的小果。果身直径不大于1cm。 4.3 青柑 green mandarin 一般是指在种植期间(农历小暑至霜降)采收的青色果实。 4.4 二红柑(微红柑) brownish-red mandarin 一般是指在种植期间(农历霜降至小雪)采收的果实。 4.5 大红柑 reddish mandarin 一般是指在农历小雪后采摘的果实。 4.6 果蒂完整 entity fruit-base 指果实采收后,留在果实上的果蒂有平整的果梗。 4.7 果蒂平齐 smooth cut of fruit-base 指采摘果实时,用果剪于果蒂处剪平齐。 4.8 腐烂果 decay fruit 指遭受病原菌的侵染,细胞中的胶层被病原菌分泌的酶所分解,导致细胞分离、组织崩溃,部分或 全部丧失食用价值的果实。 4.9 网纹 sparse vermiculated mottle 分布在果实表面的网纹痕。 4.10 损伤 injury 指机械作用对果实造成的创伤。 4.11 2 DB4407/T 69—2021 油斑 oil gland darkening 指果面油胞病变,有绿色、黄色、褐色等油斑;其中,褐色、下陷、发软的油斑是腐烂的先兆。 4.12 褐斑 brown spot 果实表皮层呈褐色凹陷干缩斑痕,又称干疤。 4.13 枯水 granulation 果实汁囊失水粒化,轻者风味降低,重者失去食用价值。 4.14 水肿 dropsy 果实表面色淡饱胀,汁囊产生异味,失去食用价值。 4.15 果形指数 index of fruit shape 指果实的纵径与横径之比。 5 要求 5.1 品系和种苗 5.1.1 品种选择 选择茶枝柑优良品系大种油身或细种油身品系中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株系。 5.1.2 常用砧木 适宜砧木有:茶枝柑、红柠檬、江西红桔、软枝酸桔、年桔等。 5.1.3 苗木繁殖 可采用圈枝、嫁接等技术繁育苗木。 5.2 土壤要求 土壤类型宜选择潴育型水稻土、赤红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土壤pH值在5.0~7.0之 间,活土层厚度宜在60cm 以上。 5.3 5.3.1 栽培管理 栽植时间 一般有春植(立春至立夏)、冬植(小寒至立春)。受咸潮影响的围垦地区、春旱年份宜在5月~6 月雨季来临前栽植。 3 DB4407/T 69—2021 5.3.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系、砧穗组合、栽培模式和环境条件等而定。 5.3.3 园地建设 5.3.3.1 新建园前茬作物不能是柑橘。 5.3.3.2 水田种植要求深沟高畦、高墩种植,设独立排灌系统,每畦配宽 0.6 m~1.2m 小沟,大、小 沟相通,可灌可排;坡地种植要求以等高线进行梯田修筑,利用有机物料深耕改土后起低畦低墩种植。 5.3.4 土壤管理 以有机肥和客土改良土壤。每年在夏、秋梢老熟后,新芽萌动前或采果后,中耕1~2次,每年施用 石灰1~2次。 5.3.5 施肥 每年农历的正月、5月和9月埋施有机质肥,每公顷年施用有机肥量不少于1200kg;产果100kg的植 株,年施纯氮0.8kg~1.0kg。氮、磷、钾比例1:(0.3~0.4):(0.8~1.0)。 5.3.6 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开心树型。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叶果比不少于60:1。 5.3.7 灌溉用水 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有关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的灌溉水质应符合NY/T 5010的有关规定。 5.4 果实采收、鲜果清洁及干燥 5.4.1 果实采收 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5.4.2 清洗 5.4.2.1 清洗用水按 GB 5749 规定。清洗液中可加入清洁剂、防腐剂或保鲜剂,使用方法和卫生标准 按 NY/T 1189 的有关规定进行。 5.4.2.2 果实采收后当天进行清洗,主要采用机械清洗。带叶片的可采用手工清洗。 5.4.3 风干 宜用自然晾干或热风风干法。采用自然风干法时,宜用抽、送风设备加强库房的空气流通,晾干时 间不少于24小时;采用热风风干法时,到达果面空气的温度应低于50℃,而且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 5.5 果品质量。 5.5.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 DB4407/T 69—2021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果形(仅适用于大红柑) 色泽 果面缺陷 具有该品种果实特征,形状基本一致,果蒂完整平齐率达 90%以上。 胎柑 青色。 青柑 青色。 二红柑 微黄色。 大红柑 果实呈橙红或橙黄色。 胎柑 痕斑、网纹、蚧类和附着物较少。 青柑 痕斑、网纹、蚧类和附着物较少。 二红柑 痕斑、网纹、蚧类和附着物较少。不允许有明显的油斑、褐斑、未愈合的损伤等现象。 大红柑 痕斑、网纹、蚧类和附着物较少。不允许有明显的油斑、褐斑、水肿、未愈合的损伤、 冻伤等现象。 具有本品种特征风味、果肉爽脆、甜酸适中、汁多化渣,无异味、无明显枯水、粒化 果肉(仅适用于大红柑) 5.5.2 现象。 理化指标(仅适用于大红柑)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项目 指标 单果重,g ≥100 可溶性固形物,% ≥10.5 固酸比 12~18 a 果形指数 a 理化指标 0.7~0.8 允许果实横径串级果以个数计不超过 10%。 5.5.3 5.5.3.1 安全卫生指标 污染物限量 新会柑的污染物限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项目 污染物限量 指标 铅(以Pb计) mg/kg ≤0.1 镉(以Cd计) mg/kg ≤0.05 5.5.3.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要求。 5.5.3.3 植物检疫性病虫害 不得检出。 5 DB4407/T 69—2021 5.6 净含量 产地站台交接的,每件净含量偏差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运到目的地的,考 虑其途中自然损耗,每件净含量负偏差不大于标示重量的7%。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中的果形、色泽、果面缺陷应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照明设备下目测检查。果肉质量凭口感 试验。 6.2 理化指标 6.2.1 单果重 随机选取10~20个样品果,用精度为1g的天平逐个称量,得出单果重量值。 6.2.2 可溶性固形物 按GB/T 8210中有关规定进行。 6.2.3 固酸比 按GB/T 8210中有关规定测定样品果中的可滴定酸含量,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计算出固酸比数 值。 6.2.4 果形指数 按GB/T 8210中有关规定进行。 6.3 安全卫生指标 6.3.1 6.3.2 6.3.3 6.4 污染物限量按 GB 2762 的有关规定进行。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 GB 2763 的有关规定进行。 病虫害的检验按国家有关检疫病虫害的规定执行。 净含量 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规则 每批抽取的同一品种、同一产地、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超市 相同进货渠道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7.2 抽样方法 抽检产品应从批量产品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层次进行随机采样,采样数量应满足产品检验需要。 6 DB4407/T 69—2021 7.3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要求和标识。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 的产品方可交收。 7.4 检验期限 货到产地站台24h以内检验,货到目的地48h以内检验。 7.5 型式检验 7.5.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b)

pdf文档 DB44 07-T 69-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 江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 07-T 69-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 江门市 第 1 页 DB44 07-T 69-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 江门市 第 2 页 DB44 07-T 69-2021 地理标志产品 新会柑 江门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4:09: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