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1 新 4107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7/T 478—2021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4 - 14 发布 2021 - 05 - 14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47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河南省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 新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原让花、肖艳、张建华、王晓玲、原静云、刘学圣、高蕴良。 I DB4107/T 478—2021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白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 收和包装、储藏及运输等环节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2 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应选择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松软且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类地块,土壤pH值6.0~ 7.5。前茬以葱蒜类作物为最好,其次是瓜类和茄果类作物,应避免与白菜类作物连作。 5 栽培季节 春季大白菜 5.1.1 拱棚栽培 2月中下旬温室或阳畦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于中、小拱棚。 5.1.2 地膜覆盖栽培 3月上中旬温室或阳畦育苗,清明节前后地膜覆盖定植于大田。 5.1.3 直播栽培 3月5日~3月15日进行膜下播种;或4月2日~4月5日露地播种。 1 DB4107/T 478—2021 夏季大白菜 一般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种,8月中旬至9月中旬收获。 早秋大白菜 一般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 秋冬大白菜 小包类型的品种适播期为8月18日~8月28日,中包和麻叶类型的品种适播期为8月15日~25日,娃 娃菜适播期为8月15日~9月5日。为了减少用药次数,在保证大白菜充分成熟的前提下,播种期内应尽 量推迟播种时期。 6 品种选择 春季大白菜 春播大白菜属于反季节栽培。应选择生长期在70 d以下,前期耐低温、耐抽薹,后期耐热、抗病、 高产稳产和商品性状好的品种,主要品种为新乡小包23。 夏季大白菜 在平均气温持续超过25℃的条件下,能够正常结球的大白菜品种可作为夏大白菜栽培,同时还应具 备早熟、抗病、耐湿等特点。主要品种有日本夏阳50、日本夏阳抗热45天等。 早秋大白菜 应选择早熟、耐热、抗病、高产、优质、结球性好和商品性状优良的大白菜品种。适宜的品种主要 有新早58、新早59、贵龙五号、巨龙抗热先锋等。 秋冬大白菜 应选择抗病、优质的品种。以种植小包类型品种为主,中包类型、长筒类型及其它类型为辅。小包 类型有新乡小包23、新乡小包26、秋抗、秦白二号、东京九号等品种;中包类型主要有新中78、东京868 等;长筒类型有新乡903、新长二号、津育75等品种。 7 栽培管理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2 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整地,每667 m 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3000 kg~5000 kg、复合肥30 kg~ 50 kg(或过磷酸钙30 kg、硫酸钾15 kg~20 kg等),深翻、整平、耙匀。按行距要求,垄高15 cm~ 20 cm起垄,耙平、踏实;提倡使用专用肥和生物肥,有条件的地方可测土配方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 衡。 栽培密度 2 DB4107/T 478—2021 春播大白菜一般行株距为50 cm×50 cm;早秋大白菜行株距为50 cm×35 cm~40 cm;秋冬大白菜 小包类型行株距54 cm×54 cm(或60 cm×50 cm),中包类型57 cm×57 cm,长筒类型54 cm×43 cm。 播种或育苗 7.3.1 直播 直播可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更有利于选择壮苗。播种时要让土壤充分塌实,播种深度为0.8 cm左 2 2 右,并注意覆土均匀,以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用种量100 g/667 m ~150 g/667 m 。 7.3.2 育苗移栽 移栽更方便于发芽期和幼苗期的管理,温度与水分等条件易于控制。可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每 2 2 穴2~3粒种子,用种量50 g/667 m ~75 g/667 m 。出苗后及时间苗,春季苗龄30 d~35 d、其它季节 20 d~25 d。 7.3.3 苗期管理 7.3.3.1 春季 播种后床内的夜间温度要保持在13℃以上,白天25℃~28℃。出苗后夜间11℃~13℃,白天22℃~ 25℃。为了防止徒长或降低地温,苗期一般不浇水。需要浇水时,可在晴天的上午浇暗水。棚室内要注 意通风换气,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定植前7d左右,放大风对幼苗进行锻炼,使其逐步接近定植时大地的 环境条件。 7.3.3.2 夏季 育苗时,可用0.37 mm孔径的防虫网覆盖以减少虫口密度并减轻暴雨冲刷;由于温度高,蒸发量大, 需要每1 d~2 d喷一次水。2叶1心后,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可选用0.2%~0.3%的尿素和磷酸 二氢钾液混合喷洒。 7.3.4 定植 定植时幼苗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定植深度与土坨相平为宜,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田间管理 7.4.1 春季大白菜管理 7.4.1.1 中、小棚栽培管理 7.4.1.1.1 温度 定植中、小棚后,夜间温度要保证在11℃以上,白天温度:苗期25℃~28℃,结球期22℃~25℃。 3月25日以后要大放风,4月10日之前拆除拱棚。 7.4.1.1.2 浇水 在大白菜生长前期由于气温较低,需水量较少,一般间隔10 d~15 d浇一次水;进入结球期以后, 间隔5 d~7 d浇一次水。为避免软腐病的蔓延,切忌大水漫灌。收获前7 d~10 d停止浇水。 3 DB4107/T 478—2021 7.4.1.1.3 追肥 2 春播大白菜需要提早追肥。第一次于定植后随水冲施尿素10 kg/667 m ,第二次于结球始期随水追 2 施尿素20 kg/667 m 。在莲座期和结球期还可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7.4.1.2 膜下直播栽培管理 高垄或梯形沟直播,半坡种植。播种后,横向覆盖1.5 m宽的薄膜,一幅压一幅,重叠20 cm~25 cm,进行全面覆盖、压实,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温保湿,而且能防止大风刮破塑料薄膜。出苗后,要在苗 的上方把膜扎孔放风,以防温度过高烫伤幼苗;等植株长到莲座期顶住塑料薄膜时,将苗从膜下掏出, 并用土把植株周围压实。然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7.4.2 夏季大白菜管理 7.4.2.1 间苗、定苗 要早间苗晚定苗。在2~3片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7~8片叶定苗。选 留大苗壮苗,确保大白菜健壮生长。 7.4.2.2 浇水 夏季大白菜栽培要以促为主,不蹲苗。夏季大白菜包心前10 d~15 d浇1次透水,并进行中耕除草。 结球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地表见湿不见干;收获前5 d~7 d停止浇水。 7.4.2.3 追肥 2 2 5~6片叶时或定苗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尿素10 kg/667 m ~15 kg/667 m ;结球 2 2 初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 kg/667 m ~20 kg/667 m 。同时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增强植 株的抗逆能力。收获前15 d内不再追肥。 7.4.2.4 中耕、除草 中耕时要按照“头锄浅,二锄不伤根”的原则进行,大白菜封垄后停止中耕划锄。 7.4.3 早秋大白菜管理 7.4.3.1 浇水 早秋栽培时整个生长期要小水勤浇,以促为主,始终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雨水较多时,应注意及时 排涝,严防田间积水。 7.4.3.2 施肥 2 2 早秋大白菜生长期短,在定苗后和莲座末期结合浇水分别追施尿素10 kg/667 m 和15 kg/667 m 。 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大白菜开始结球以后还要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 7.4.4 秋冬大白菜管理 7.4.4.1 浇水 秋冬大白菜除莲座期适当蹲苗外,以后一般每7 d左右浇一次水,直到收获前7 d为止。 4 DB4107/T 478—2021 7.4.4.2 施肥 2 秋冬大白菜整个生育期追肥2~3次。在莲座期、结球期各追1次肥,每667 m 施尿素15 kg~20 kg, 配5 kg~10 kg硫酸钾 (或硫酸铵15 kg~20 kg或人粪尿1000 kg)。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大白菜开 始结球以后还要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1~2次。 7.4.4.3 中耕除草 秋播大白菜苗期极易产生草害,出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定苗前后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封沟。 8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达到 生产优质、安全大白菜的目的。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适当晚播,躲避病害高发期。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 降低病虫基数。有条件的可以用遮阳网或防虫网育苗,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物理防治 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蝇等;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或频振杀虫灯,夜晚诱杀甜菜夜蛾、菜螟和菜青 虫成虫。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根据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施药次数、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应严格按照GB/T 8321的规定执行。 8.5.1 虫害防治 8.5.1.1 地下害虫 播种后当天傍晚撒施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拌炒香的玉米面,加青菜叶,于傍晚撒于作物周围 地上。 8.5.1.2 甜菜夜蛾、菜螟和菜青虫 一般利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夜、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交替防治。打药要在傍晚时 进行并以三龄前防治效果较好,必要时还要结合人工捕杀。 8.5.1.3 蚜虫、斑潜蝇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 d~7 d喷施一次。 5 DB4107/T 478—2021 8.5.2 病害防治 8.5.2.1 病毒病 一般在发病初期可喷洒
DB4107-T 478-2021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4:12: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