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31 新 4107 乡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7/T 476—2021 辣(甜)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4 - 14 发布 2021 - 05 - 14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47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原阳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福森、郭志伟、孙强、李磊、刘贺娟、张瑞平、李淑芳。 I DB4107/T 476—2021 辣(甜)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甜)椒设施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乡市辣(甜)椒塑料大棚和普通日光温室早春茬以及下沉式日光温室越冬茬等设施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三部分:茄果类 GB/T 23416.1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107/T 438-2020 茄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质量 产地环境宜符合NY/T 5010-2016的规定,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 沃疏松的地块。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设施条件 4.2.1 塑料大棚 大棚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阴,一般矢高2.5 m~3.2 m,跨度6 m~12 m,长度50 m~100 m。 两侧预留随时可以关闭或打开的放风口。跨度超过8 m的,中部要增设一道放风口。 4.2.2 普通日光温室 1 DB4107/T 476—2021 温室后墙高2 m~2.5 m,墙体厚度砖墙50 cm~62 cm,土墙80 cm~100 cm,脊高2.5 m~3 m,跨 度5 m~8 m,高跨比1:2.3左右,长度50 m~100 m,温室顶部和肩部各设一道放风口,采光面夜晚有保 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4.2.3 下沉式日光温室 温室从地面下挖50 cm~80 cm,挖出的土堆放于后墙和山墙处,内部脊高4.5 m~5.5 m,南北跨度 10 m~12 m,高跨比在1:2.2~1:2.5,东西长度50 m~80 m,温室顶部和前缘各设一道放风口,采光面 夜晚有保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5 生产管理措施 栽培季节 5.1.1 普通日光温室早春栽培 11月上旬于温室播种育苗,2月上旬定植,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 5.1.2 塑料大棚早春栽培 11月下旬~12月上旬于温室播种育苗,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采收。 5.1.3 下沉式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8月下旬~9月下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12月~1月开始采收。 品种选择及种子质量要求 5.2.1 早春栽培品种选择 早春栽培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早熟品种。甜椒如新科19号、新科17号、豫椒3号、中椒 7号、中椒107等品种;羊角形辣椒如新科18号、新科8号、新科28号、新科58号、新金富808、洛椒17号 等品种;炮椒类型如新科状元、墨秀3号、康大301、中椒6号等品种;螺丝椒类型如新科螺翠、陇椒5号、 神龙3号等品种。 5.2.2 越冬栽培品种选择 越冬栽培选择生长势强、连续结果性强、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甜椒如新科17号、新科早丰、中椒 104、卓越、帝尊等品种;羊角形辣椒如新乡辣椒4号、新科28号、新科26号、迅驰(37-74)、富康(35603)、SN1312、长剑、亨椒杰伦、亨椒长城等品种;彩色椒如曼迪(红色)、世纪红(红色)、黄元 帅(黄色)、黄太极(黄色)、紫鹃(紫色)、紫燕1号(紫色)等品种。 5.2.3 嫁接砧木品种选择 可选择威壮贝尔、神威、铁木真等品种做砧木。 5.2.4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0%,水分≤7%。 2 DB4107/T 476—2021 育苗 5.3.1 育苗设施 早春栽培要求用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和分苗。越冬栽培在地势较高的露地播种育苗,但必须配备遮阳 网、防雨薄膜和防虫网等。播种前对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5.3.2 育苗方式 穴盘基质育苗,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提倡嫁接育苗。 5.3.3 育苗基质和穴盘选择 选择规格为54 cm×28 cm的50穴/盘的标准塑料穴盘和正规厂家生产的育苗专用商品基质。基质要 求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有机质含量高,不含病原菌和虫卵。 5.3.4 种子处理 5.3.4.1 磷酸三钠浸种 先用清水浸种3 h~4 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 min,捞出洗净,预防病毒病。 5.3.4.2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 min后,搓洗种子,除去种子表面粘液,连续搅拌使 水温迅速下降到30℃,再继续浸泡4 h,预防软腐病、疫病。 5.3.4.3 催芽 消毒、浸泡过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捞出,置于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早晚用30℃温水将种 子淘洗一次,滤净多余水份,保持种子湿润。待70%种子破嘴(露白)即可播种。包衣种子可以不做处 理直接播种。 5.3.5 播种 5.3.5.1 播种量 2 每穴播种1~2粒。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一般栽培667 m 面积用种量50 g~70 g。 5.3.5.2 播种方法 基质加水拌匀,含水量达到60%,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装入50孔穴盘,点播,覆盖 基质或蛭石0.8 cm~1.0 cm厚。 苗期管理 5.4.1 温度 5.4.1.1 冬春育苗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开启暖气、热风炉、电热线等加温设备。温度管理见表 1。 5.4.1.2 夏秋育苗主要靠遮阳、通风降温,防止幼苗徒长。 表1 苗期温度管理指标 3 DB4107/T 476—2021 单位为℃ 时期 日温 夜温 短时间最低夜温 播种至齐苗 25~30 18~15 13 齐苗至定植前 20~25 16~12 10 定植前5 d~7 d 15~20 15~8 7 5.4.2 光照 5.4.2.1 冬春育苗,保持棚面清洁,提高透光率。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久阴乍晴天 气,可在上午 10 时至下午 3 时覆盖 40%遮阳网,幼苗逐渐适应强光高温环境后及时撤除遮阳网。 5.4.2.2 夏秋育苗,给予充足光照。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时在中午适当短时遮阳降温。 5.4.3 水肥 5.4.3.1 所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质量要求。 5.4.3.2 冬春季育苗,视天气状况每周浇水 1~2 次,保持基质干湿交替。根据幼苗叶色每周随水冲施 一次氮浓度为 50 mg/L~100 mg/L 的复合肥料(氮:钾=1:1,磷含量不做要求),如 1‰~1.25‰的宝利 丰完全水溶性肥料。随幼苗生长逐步加大施肥量(包括施肥频度和浓度),可每周施用 2 次氮浓度 200 mg/L~300 mg/L 的完全肥料。浇肥前基质太干,可先浇一遍清水。浇肥后用清水快速冲一遍叶面。 5.4.3.3 夏秋季育苗,及时、均匀浇水。根据天气情况,晴天每天上午浇一次。必要时下午在偏干处 补浇一次。阴天酌情少浇。追肥同冬春育苗。 5.4.4 炼苗 定植前5 d~7 d内,逐渐降低温度炼苗,白天15℃~20℃,夜间15℃~7℃,并适当控制水分。壮 苗标准是株高15 cm~20 cm,茎粗0.4 cm以上,现大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定植 5.5.1 整地施肥 2 结合耕耙地,中等土壤肥力地块,每667 m 施优质农家肥4000 kg~5000 kg或有机质含量大于30% 2 2 2 的有机肥800 kg/667 m ;农家肥不足时,加磷酸二铵30 kg/667 m ,硫酸钾20 kg/667 m ,深翻25 cm~ 30 cm,耙细整平。不准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农家肥必须经过堆沤、发酵、高温消毒, 不得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5.5.2 棚室消毒 2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667 m 用80%敌敌畏乳油250 mL拌锯末3 kg,与2 kg 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至无味时定植。 5.5.3 土壤消毒 5.5.3.1 高温闷棚 2 夏季前茬作物拉秧后,每667 m 撒麦糠1000 kg,在其上撒施生石灰100 kg~150 kg或石灰氮70 kg~ 80 kg,深翻后灌水,覆盖地膜,高温闷棚持续15 d~20 d,使20 cm~30 cm土层温度升高至45℃~48℃, 甚至达到60℃,高温杀灭根结线虫。 4 DB4107/T 476—2021 5.5.3.2 药剂消毒 2 在定植前每667 m 用1.5%菌线威可湿性粉剂250 g~330 g,兑水3000倍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上,施 后立即耕耙,覆盖地膜,高温闷5 d~7 d,然后定植。 5.5.4 定植方法及密度 把整好的地按宽行70 cm~80 cm,窄行40 cm~50 cm,垄高30 cm~40 cm起垄做成龟背形高畦,铺 设滴灌管,覆盖地膜。每个高畦上定植两行,行距40 cm~50 cm,一般采用每穴单株定植,株距30 cm~ 40 cm。破膜移栽,及时浇水。采用沟灌时,灌水深度达到幼苗根部位置。采用滴灌时,定植水一定要 渗透整个高畦。 田间管理 5.6.1 温度 定植后缓苗期: 白天25℃~30℃, 晚上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白天22℃~25℃,晚上不低于13℃。 结果期白天22℃~26℃,晚上不低于15℃。 5.6.2 光照 保持棚膜面清洁,早春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季晴天温度过高、光线过强 时,可在中午用遮阳网适当短时遮阴。 5.6.3 空气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缓苗期80%~90%、开花坐果期60%~70%、结果期70%~80%。 5.6.4 肥水管理

pdf文档 DB4107-T 476-2021 辣(甜)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新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07-T 476-2021 辣(甜)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新乡市 第 1 页 DB4107-T 476-2021 辣(甜)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新乡市 第 2 页 DB4107-T 476-2021 辣(甜)椒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新乡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2:39: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