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0ICS 65.020 DB2306 备案号: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6/T 119—2019 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技术标准 2019-12-26 发布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1-19 实施 发布 DB2306/T 119—2019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1 5 越冬基数调查..................................................................................................................................................... 1 6 越冬代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 3 7 成虫数量调查..................................................................................................................................................... 3 8 预报方法............................................................................................................................................................. 4 I DB2306/T 11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照 NY/T 1611-2017 制定。 本标准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燕、王丽艳、赵长江、金永玲、林志伟、孙强、王春英、谢秀芳、李纯伟。 II DB2306/T 119—2019 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地区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越冬基数调 查、越冬代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成虫调查和预报方法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地区越冬代玉米螟的调查和测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611—2017 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 NY/T 2732—2015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世代 昆虫从卵发育开始,直到成虫性成熟再产卵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世代。 3.2 越冬代 玉米螟以老熟幼虫越冬,到第二年化蛹、羽化为成虫为止,称为越冬代。 3.3 性信息素 指有机合成的、仿生自然界昆虫释放的调控同种异性求偶和交配行为的、用于害虫成虫种群数量监 测的信息化合物,对目标种类的害虫具有高效的专一的引诱能力。 4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4.1 调查到秸秆中活幼虫数的分级标准 根据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在秸秆(根茬)中活虫数确定玉米螟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 偏轻发生(2级) 、中等发生(3级) 、偏重发生(4级) 、大发生(5级)。各级具体数值见附录表1。 4.2 性诱器中成虫的分级标准 根据性诱器中获得的越冬代玉米螟成虫数量确定玉米螟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 发生(2级) 、中等发生(3级) 、偏重发生(4级) 、大发生(5级)。各级具体数值见附录表2。 4.3 灯诱成虫的分级标准 根据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灯诱数量确定玉米螟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 中等发生(3级) 、偏重发生(4级) 、大发生(5级)。各级具体数值见附录表3。 5 越冬基数调查 5.1 冬前基数调查 1 DB2306/T 119—2019 5.1.1 秸秆覆盖还田地块冬前基数调查 5.1.1.1 调查时间 选择玉米收获后,10 月下旬左右,每年调查一次。 5.1.1.2 调查地点 在玉米收获的本田内。 5.1.1.3 调查方法 随机选取玉米秸秆还田中五点,每点剖查玉米秸秆 20 株和 20 个根茬,剖查方法为,用小刀划一纵 向裂缝,撬开秸杆和根茬,有虫的将虫取出。 记载玉米螟活虫数量,百杆和百茬活虫数。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当地玉米螟冬前平均百杆和百茬活虫 数。结果记入玉米螟越冬基数冬前调查表,见附录表4。 5.1.2 玉米人工收获地块冬前基数调查 5.1.2.1 调查时间 选择玉米收获后,10 月下旬左右,每年调查一次。 5.1.2.2 调查地点 在玉米收获的本田内。 5.1.2.3 调查方法 随机选取玉米秸秆还田中五点,每点剖查玉米秸秆 20 株和 20 个根茬,剖查方法为,用小刀划一纵 向裂缝,撬开秸杆和根茬,有虫的将虫取出。 记载玉米螟活虫数量,百杆和百茬活虫数。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当地玉米螟冬前平均百杆和百茬活虫 数。结果记入玉米螟越冬基数冬前调查表,见附录表4。 5.1.3 秸秆离田地块冬前基数调查 5.1.3.1 调查时间 选择玉米收获后,10 月下旬左右,每年调查一次。 5.1.3.2 调查地点 有秸秆垛的地点。 5.1.3.3 调查方法 5.1.3.3.1 每个秸秆垛随机取样 5 点,每点剖查 30 株,剖查方法为,用小刀在秸秆上划一纵向裂缝, 撬开秸杆,有虫的将虫取出。记载玉米螟活虫数量,百杆活虫数。根据当地玉米秸秆的储存量(率),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当地玉米螟冬前平均百杆活虫数。结果记入玉米螟越冬基数冬前调查表,见附录表 4。 5.1.3.3.2 没有秸秆垛或秸秆打包的地方直接进行冬后成虫调查。 5.1.3.3.3 选择一批含虫量大的秸秆,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备做第二年春季调查越冬代化蛹、羽化进 度用。 5.2 越冬后基数调查 5.2.1 调查时间 在春季玉米螟化蛹前调査一次,即二代区4月下旬,一代区5月中旬。 5.2.2 调查地点 在冬前调査的秸秆垛上进行。 5.2.3 调查方法 方法同5.1.3,调查玉米螟活虫和死虫数量,计算其死亡率和百秆活虫数,按公式(1)计算死亡率, 如有死亡幼虫记录死亡原因记入越冬后死亡情况调查表,见附录5。同时将结果记入玉米螟越冬后基数 调查表,见附录表6。 A D 100% ……………………………………(1) LD 2 DB2306/T 119—2019 A ——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D——死幼虫数,单位为头; L——活幼虫数,单位为头。 6 越冬代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 6.1 调查时间 在冬后基数调查时开始,每5 d调査一次,化蛹率达90% 以上时停止。 6.2 调查地点 在冬前选留的秸秆上进行。 6.3 调查方法 方法同5.1.3,每次剖査的活虫不少于30头,检査活虫或蛹(壳)及其数量,按公式(2)和公式(3) 分别计算化蛹率、羽化率,结果记入玉米螟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査表,见附录表7。 B P  Pm  100% ……………………………………(2) P  Pm  L 式中: B ——化蛹率,单位为百分率(%); P——活蛹数,单位为头; Pm——蛹壳数,单位为头; L——活幼虫数,单位为头。 C P  100% ………………………………………(3) P  Pm  L 式中: C——羽化率,单位为百分率(%)。 7 成虫数量调查 7.1 调查时间 一代区 5 月中旬,二代区 5 月上旬开始,至成虫终见为止。 7.2 灯诱 7.2.1 调查地点和环境 在玉米出苗后长势较好的玉米田块附近,安装1台自动虫情测报灯(或普通黑光灯),不方便插电的 地方可以用太阳能发电的测报灯,要求其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并远离路灯和其他光源,灯 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l.5 m。 7.2.2 调查方法 毎天检査统计灯下的玉米螟成虫数量,并注明当晚气象要素,结果记入玉米螟成虫灯诱记载表见附 录表8。 7.3 性诱 7.3.1 诱捕器设置方法 诱捕器应设在玉米田附近的杂草或矮杆作物等玉米螟栖息交尾场所。设置3台钟罩倒置漏斗式诱捕 器,诱捕器放置于田边方便操作的地方。诱捕器高度,玉米拔节前底端高出作物冠层20 cm,拔节后距 离地面1.5 m;各台诱捕器

pdf文档 DB2306-T119-2019 《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技术规程》 大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6-T119-2019 《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1 页 DB2306-T119-2019 《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2 页 DB2306-T119-2019 《玉米螟越冬代虫情测报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46: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