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浙 江 DB3301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1/T 1093—2018 冬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8 - 30 发布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3301/T 109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诚富蔬菜专业合作社、杭州萧山义盛中心供销合作社、杭州大江东农业生产 资料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朱华明、沈良、方剑飞、徐志冬、杭绍良。 I DB3301/T 1093—2018 冬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瓜设施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冬瓜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 16715.1 种子质量标准 瓜类作物种子 GB/T 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3.1 基本要求 符合NY/T 5010 的要求。 3.2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二年内末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 4 栽培技术 4.1 播种育苗 4.1.1 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需提前准备。可选用瓜类专用的商品基质,或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田土或水稻土8份、 商品有机肥2份,加入少量复合肥混合均匀。 4.1.2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能好且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绿春、台湾玉玲珑、串铃4号和串 铃8号等品种。 4.1.3 种子质量 符合 GB 16715.1要求。 1 DB3301/T 1093—2018 4.1.4 种子处理 播前用50℃~55℃温水浸种10分钟~15分钟,水量为种子的4倍~5倍,不断搅拌。温度降到常温下, 浸种5小时~6小时,捞起凉干,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8℃~30℃温度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 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1.5 播种期 1月中旬~2月初。 4.1.6 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采用32孔穴盘或营养钵育苗,1粒/穴(钵),大田用种量2000粒/亩。 4.1.7 育苗方法 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 4.1.8 苗期管理 4.1.8.1 苗床管理 播种至出苗,苗床温度保持在25℃~30℃,当50%种子出土时揭去地膜,揭膜后将棚内温度逐步降至 23℃~26℃;保持苗床湿润,晴天中午适当浇水,温度过高时,应通风降低棚内温度。定植前7天~10 天加强通风炼苗。 4.1.8.2 壮苗标准 苗龄40天~50天,株高8厘米~10厘米,真叶4片~5片,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无机械损 伤。 4.2 定植 4.2.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1个月选择晴稳天气覆盖大棚膜。定植前7天~10天施基肥,每亩撒施商品有机肥800公斤~ 10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40公斤~50公斤,深翻整平,做成沟深20厘米~25厘米、宽120cm~130cm的高畦, 然后覆盖黑地膜。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4.2.2 定植时间 2月下旬~3月上旬。 4.2.3 定植方法与密度 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每畦 2 行,株距 35 厘米~40 厘米,每亩种 2000 株,定植深度为苗钵体与畦 相平,并用土封实膜口,然后浇定根水。 4.3 大田管理 4.3.1 温度管理 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5℃~35℃,夜间15℃~20℃。当棚内温度超过35℃时,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 2 DB3301/T 1093—2018 4.3.2 搭架 瓜苗开始伸蔓时即可搭架,用竹子搭人字架,并在人字叉间用横梁联接,每10米撑反向斜撑1支。 4.3.3 整枝疏果绑蔓 在座果前摘除全部侧蔓,在主蔓20节左右开始留瓜,座果后留2个~3个侧蔓,主蔓、侧蔓各留2个 瓜。1株1桩引蔓,在地面上绕1圈后向上引蔓;间隔3节左右绑1次蔓。 4.3.4 肥水管理 定植后,一般施肥3次,采取打洞或滴灌施肥。第1次在定植缓苗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公斤~10 公斤;第2次在座瓜初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左右;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施三元复合肥15公斤~20 公斤。后期如植株缺肥,可少量补施一次肥,采摘前20天应停止施肥。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保 持土壤湿润,雨后应注意排水。 5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倡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使用农药防治时, 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秧,提倡合理轮作,适当密植,及时清除老叶、病叶、病果等。 5.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5.3 物理防治 温汤浸种,色板诱虫等。 5.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严格执行GB 4285 和 GB/T8321 的规定。防治技术及选用农药见附录A。 6 采收 当瓜型符合市场要求并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后,及时采摘上市。 7 生产档案 建立投入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生产环节的田间档案,并保存二年以上。 3 DB3301/T 1093—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冬瓜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 冬瓜主要病虫害推荐农药见表 1 表 1 冬瓜主要病虫害推荐农药 病虫害 名称 蚜虫 红蜘蛛 瓜螟 炭疽病 疫病 病毒病 白粉病 推荐农药及使用浓度 使用方法 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天) 3%啶虫咪ME 800倍液 喷雾 3 8 22%氟啶虫胺腈SC 1500倍液 喷雾 2 3 0.5%藜芦碱SL 500倍液 喷雾 2 7 24%螺螨酯SC 4000~6000倍液 喷雾 3 7~10 1.8%阿维菌素EC 1000倍液 喷雾 1 7 5%氯虫苯甲酰胺SC 1000倍液 喷雾 2 1 1%甲维盐EC 2000倍液 喷雾 2 7 25%嘧菌酯SC 800倍液 喷雾 2 5 45%咪鲜胺EC 3000倍液 喷雾 2 7 23.4%双炔酰菌胺SC 1500倍液 喷雾 3 5 60%唑醚·代森联WDG 1500倍液 喷雾 2 7 20%吗啉胍·乙铜WP 800倍液 喷雾 4 7 0.5%香菇多糖AS 600倍液 喷雾 3 7 25%吡唑醚菌酯EC 2000倍液 喷雾 2~3 7~14 36%硝苯菌酯EC 1500倍液 喷雾 2 7 注:ME—微乳剂,SC—胶悬剂,SL—可溶性液剂,EC—乳油,WDG—水分散颗粒剂, WP—可湿性粉剂,AS—水剂。 4
DB3301-T 1093-2018 冬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杭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50: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