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2306 备案号: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6/T 099—2019 棚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2019-11-27 发布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12-27 实施 发布 DB2306/T 099—2019 目 次 前 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地环境 .............................................................................1 4 品种选择 .............................................................................1 5 育苗 .................................................................................1 6 定植 .................................................................................2 7 定植后管理 ...........................................................................2 8 病虫害防治 ...........................................................................3 9 果实采收及运输贮存 ...................................................................3 DB2306/T 09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本校准主要起草人:芮海英,金勋,潘红丽,李娜,杨柳,王丽娜,车野,郭丽,李泽宇,王迪, 陈井生,于吉东、杜志强、齐国超、师臣。 I DB2306/T 099—2019 棚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棚室草莓生产技术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 果实采收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棚室草莓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104 无公害食品 草莓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3.1 按照 NY 5104 无公害食品 草莓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执行。 3.2 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气性好的地块和地下水 位 1.5 m 以上的地方、通风良好、交通方便的地块。 4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生长势强,座果率高、耐寒、抗逆性强、耐盐碱、连续结果能力强、商品性好、耐贮运、 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选择休眠期短浅或较浅的品种,如红颜、丰香、章姬、童子1号等。 5 育苗 5.1 苗圃准备 苗圃地要选择地面平整的砂壤土地块,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蚜虫发生严重的地方不宜种植草莓。母 2 株栽植前要施足基肥,每 667 m 施入腐熟的鸡粪 2000 kg~2500 kg,含氮、磷、钾复合肥 30 kg,氮 磷钾的比例为15∶15∶10。土壤深翻 20 cm~30 cm,整平耙细,做成宽1.5 m~2 m,高25 cm的畦。 5.2 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结果好、畸形果少、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为母株,最好选用脱毒 的优质苗。 5.3 母株栽植 1 DB2306/T 099—2019 一般于4月上中旬移栽,不能超过5月上旬。将母株单行定植在畦中间,株距50 cm~ 80 cm ,植株 栽植的合理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5.4 苗期管理 定植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匍匐茎发生后,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生苗的节位上 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整个生长期要及时人工除草,见到花序立即去除。 5.5 壮苗标准 具有四片以上展开叶,叶大,叶肉厚,根茎粗1.2 cm以上,根系发达,白根多,苗重25 g~30 g , 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 6 定植 6.1 整地施肥 2 每 667 m 施入优质腐熟鸡粪 4000 kg~5000 kg,深翻 20 cm。覆黑色地膜。 6.2 定植时期 一般在9月中上旬。 6.3 定植方法及密度 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30 cm~40 cm ,上宽50 cm~60 cm ,下宽70 cm~80 cm , 2 垄沟宽20 cm 。株距 15 cm~18 cm ,小行距 25 cm~35 cm。棚室栽培每667 m 定植7000株~9000株。 6.4 定植方向 定植时要注意方向,栽苗时应将新茎的弓背朝向垄外侧,或连接母株的匍匐茎段朝向垄内侧。 7 定植后管理 7.1 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前3 d~4 d每天浇一次水,以后要保持田间湿润,定植后还要遮阴促缓苗。 7.2 温湿度管理 7.2.1 温度管理 白天适宜温度为28 ℃~30 ℃,夜间为 9 ℃~10 ℃;现蕾期至开花期正处在草莓花粉形成期,切 忌出现 35 ℃以上高温,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28 ℃,夜间为 8 ℃~10 ℃;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 在 23 ℃~25 ℃,夜间为 8 ℃~10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 ℃~25 ℃,夜间为 5 ℃~8 ℃, 地温保持在 18 ℃~22 ℃为宜;收获期白天温度23 ℃~25 ℃,夜间为 5 ℃即可。 7.2.2 湿度管理 空气湿度以 60%~80%为宜,花期70%左右。 7.3 水肥管理 7.3.1 水分管理 在草莓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其他时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在草莓生长旺 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量较大。浇水方法喷灌和滴灌,滴灌是最好的灌溉形式。 7.3.2 施肥 2 2 2 幼苗长出3~4片新叶后,及时追肥,追施尿素10 kg/ 667 m 或复合肥10 kg/ 667 m ~15 kg/ 667 m 。 2 2 开花前追施一次复合肥10 kg/ 667 m ~15 kg/ 667 m 。结果期根据草莓生长情况追肥1次~2次,每次 2 追施腐殖酸冲肥10 kg/ 667 m 。 7.4 植株管理 7.4.1 植株整理 及时去掉老叶、黄叶、病叶及匍匐茎,发现病株及时除掉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花序上高级次的 无序花、无效果要及早疏除,每个花序保留7个~10个果实。 7.4.2 授粉 2 DB2306/T 099—2019 冬春温度低,棚室通风差,其它昆虫活动少,影响草莓授粉受精,上午9时~10时可用新毛笔人工 沾花授粉,也可利用蜜蜂辅助授粉,11月末顶花序开放前,每棚放养一箱蜂。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萎黄病、灰霉病、芽枯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蛴螬、蝼蛄、地老虎等。 8.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无公害化防治原则。 8.3 农业防治 8.3.1 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病害控制对象,选择高抗多抗的品种。 8.3.2 培育无病壮苗:选择无病区育苗,杜绝从发病区引苗,培育无病壮苗。 8.3.3 耕作改制:严格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 8.3.4 农业措施:防止高湿、高氮肥、过密和徒长,保持通风良好。 8.3.5 设施防护:覆盖防虫网,塑料薄膜,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8.4 物理防治 8.4.1 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拔除病株销毁。 8.4.2 棚室内安放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黄板规格30 cm×20 cm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10 cm~15 cm 2 2 处,30块/667 m ~40块/667 m 。 8.5 生物防治 2 8.5.1 利用性信息素技术控制斜纹夜蛾,每300 m 放置1只专用诱捕器,每只诱捕器安装诱芯1枚,每 15d更换一次诱芯,诱捕器的诱虫孔离地1.0 m。 8.5.2 防治蚜虫,3%除虫菊素CS喷雾,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用药间隔7 d~10 d。 8.6 化学防治 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应符合GB 4285、GB 8321 的要求,控制农药的使用,严格按农药安全间隔期使 用。 8.6.1 萎黄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雾,安全间隔期7 d,最多用药4次。 8.6.2 灰霉病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喷雾,安全间隔期1 d,最多用药2次;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喷雾,安全 间隔期2 d,最多用药1次;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喷雾,安全间隔期7 d,最多用药1次。 8.6.3 芽枯病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喷雾,安全间隔期3 d,最多用药3次。 8.6.4 白粉病 25%乙嘧酚悬浮剂喷雾,安全间隔期3 d,最多用3次。 8.6.5 蚜虫 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安全间隔期2 d,最多用药3次。 8.6.6 红蜘蛛 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安全间隔期7 d最多用2次。 8.6.7 蛴螬、蝼蛄、地老虎等 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安全间隔期2 d,最多用药3次。 9 果实采收及运输贮存 9.1 采收时期 3 DB2306/T 099—2019 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本色和特征掌握果实采摘期。长
DB2306-T099-2019 《棚室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大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4:04: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