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20 B 16 DB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1/T 1018—2020 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ft rot disease (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 on Artemisia selengesis 2020 - 08 - 21 发布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8 - 25 实施 发 布 DB3201/T 1018—2020 前 言 D B 3 2 0 1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洪芳、江丰、王健生、陈卫宇、陈嗣茂、陈传翔、李明苗、胡白石。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为2020年 8月 21日。 I D B 3 2 0 1 DB3201/T 1018—2020 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和档案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南京地区芦蒿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2 术语和定义 0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芦蒿软腐病 Seleng wormwood soft rot disease 2 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侵染引起芦蒿根部、茎基 部腐烂的一种细菌性病害。 3 防治原则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3 农业措施预防为主,辅以插条药剂处理和灌根封锁的综合防治。 B 4.1.1 换茬轮作 选用健康种苗。春季芦蒿收获后,夏季宜种植豆类、玉米等旱作换茬;芦蒿留种田块,种条在夏季 收完后,秋冬季宜进行轮作,改种葱蒜类作物。 D 4.1.2 合理调整扦插时间 避开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宜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扦插。 4.1.3 田间管理 采用畦垄栽培,畦面宽1.5 m~2 m、垄高20 cm~40 cm;施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每亩1 t~2 t;滴 灌或小水勤灌,避免串灌或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4.1.4 土壤处理 前茬发病田块,于夏季高温季节,芦蒿扦插前,施用有机基肥,偏酸性土壤可增施石灰氮,深翻 40 cm~50 cm,覆盖地膜,灌水,至土壤含水饱和维持 10 d~15 d。揭膜、通风,排水,至土层去渍。 4.2 药剂防治 1 DB3201/T 1018—2020 4.2.1 防治药剂 遵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特别许可执行。本标准推荐用药为试验示范结果。 4.2.2 插条处理 芦蒿插条剪切后,搁置时间不应超过 1 周。插条剪切后,宜当日进行药剂处理,并随后扦插。药剂 处理可用 20%噻唑锌悬浮剂 500 倍浸泡 20 min~30 min。 4.2.3 田间防治 表1 试验推荐药剂及使用技术 药剂名称 稀释倍数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粉剂 1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药封锁(药剂名称、使用剂量与施用方法见表 1) 。 600~800 300~500 施用方法 5 Kg/m 2 灌根 5 Kg/m 2 灌根 0 20%噻唑锌悬浮剂 用量 2 5 档案记录 D B 3 生产过程中,要对防治地段、防治时间、药剂品种、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及天气状况做好详细记录, 相关防治资料保存 2 年以上。 2 DB3201/T 1018—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芦蒿软腐病病原菌、田间识别症状与发生规律 0 1 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革兰氏阴性细菌, 杆状,菌体大小为 0.5~1.0 μm × 2.2~3.0 μm,无荚膜、不产生芽孢、兼性厌氧、周生鞭毛 2~8 根(参见 图 1 A) 。 田间识别症状: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发黄(参见图1B);中期正午新梢萎焉下垂,早晨恢复直 立(参见图1C);后期整株叶片萎蔫,不能恢复直立,甚至折倒(参见图1D)。发病芦蒿植株无白色根 须,根部与茎基部表皮腐烂、伴恶臭味,茎杆木质部维管束变色。 发生规律:病原菌通过土壤、水流、种条传播,多从扦插切条伤口侵入,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6~31°C, 最适发病温度27~28°C。温度适宜,潜育 期缩短,病害蔓延加快。通常 在7~8月芦蒿扦插成活后即开始发 病,初期有发病中心,雨后或大水漫灌后,由发病中心向外扩展。严重发病时,可蔓延整个田块。高温、 高湿季节易发。 D B 3 2 图1 说明 A——芦蒿软腐病菌扫描电镜图; B——芦蒿软腐病初期症状,表现为中下部叶片出现黄叶; C——芦蒿软腐病中期症状,表现为中午高温时段茎尖下垂,夜间可以恢复直立、叶片伸展; D——芦蒿软腐病后期症状,表现为茎近土面黑腐缢缩,甚至折到,上部叶片枯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3201-T 1016—2020 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016—2020 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016—2020 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016—2020 芦蒿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2:49: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