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7.080.10 CCS B 31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578—2020 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pear tree management in the yangtze valley 2020-09-22 发布 2020-11-22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XXXXX—2020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树形管理......................................................................................................................................................... 2 5 树体改造......................................................................................................................................................... 3 6 修剪................................................................................................................................................................. 4 7 树下管理......................................................................................................................................................... 5 8 树体病虫害防治............................................................................................................................................. 5 I DB42/T XXXXX—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 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李先明、秦仲麒、周超华、施泽彬、杨夫臣、朱红艳、涂俊凡、伍涛、刘政、杨立、 程寅胜、刘金平、潘阳林、魏华、胡柏松、许良洲。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联系电话: 027-87665821,邮箱:[email protected]。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联系电话: 027-87770721,邮箱:xianmingli @126.com。 II DB42/T XXXXX—2020 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的树形管理、树体改造、修剪、树下管理、树体有害生 物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长江流域砂梨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T 2157 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树形管理 canopy management 梨树干、枝、叶的空间分布调控,栽培上的树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形、纺锤形等有干 树形以及开心形、倒伞、Y 形等无干树形。 3.2 棚架梨 trellis cultivation pear 梨树的一种架式栽培模式,主要特征为梨树的大部分枝、叶、果通过架材支撑,通常有平棚架、Y 形架、拱形棚架等,由立柱、网格线、防鸟网等部分构成。 3.3 冠层 tree canopy 由树体主干、主枝、枝组和营养枝以及叶片、果实等构成的生物学空间,疏散分层形以及小冠疏层 形等树形不同冠层之间具有空间,利于光线进入。 1 DB42/T XXXXX—2020 4 树形管理 4.1 小冠疏层形 主干高50cm~60cm,树高2.5m~3.0m,具中央领导干;第一层3~4个主枝,主枝基角65°~70°, 主枝间距为10cm~15cm;第二层2个主枝,基角为50°~60°,主枝间距约为10cm。每个主枝配置2~3 个大型结果枝组,第一层主枝与第二层主枝在主干上的层间距为1.0m~1.2m,其上着生中、小型结果枝 组,第二层以上的中心干落头开心。 行间留0.8m~1.0m宽的作业道,株间允许10%~15%交接,树冠覆盖率75%~80%。 4.2 开心形 主枝3个及以上的开心形主要为自然开心形、三主枝开心形、倒伞形等树形,主枝2个的开心形主要 为Y形、V形、2+1形等树形。三主枝开心形主要树体结构为主干高60cm~75cm,树高2.5m,无中心干; 基角65°~75°,主枝间距为15cm。每个主枝配置3~5个大型结果枝组,其上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 行间留约0.8m宽的作业道,株间允许15%交接,树冠覆盖率85%。 4.3 4.3.1 架式树形 架式结构 主要由支撑柱和网面组合而成。支撑柱为角柱、边柱和支柱,材料用水泥柱,长度2.5m~2.8m,垂 直埋设于地面,深度50cm~80cm。角柱埋设为田块的四角,水泥柱截面积12cm×12cm以上。边柱埋设于 田块的4条边上,间距5.0m,边柱截面积10cm×12cm。支柱埋设于田块内,截面积8cm×10cm;埋设时与 边柱在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垂直,间距10m×10m。 网面架设在棚架的支撑柱上,平行于地面,距地面高度175cm~185cm,由主线、支线和子线组成。 主线连接4条边上角柱和边柱,用φ12mm镀锌钢绞线;支线分别在南北和东西方向上连接边柱和支柱, 用φ10mm镀锌钢绞线;子线连接主线和支线,用8号或者10号镀锌铁丝,组成50cm×50cm正方形网格。 4.3.2 树体结构 二主枝及多主枝平棚架模式。 两主枝棚架梨无中心干,主枝分为行式和垂直行式,主枝间方位角180°。主枝上直接着生单轴结 果枝组,在主枝上单侧间距40cm~50cm,两侧错开,第一枝组距离主枝基部30cm以上,依据栽植密度确 定主枝上单轴结果枝组的数量。 多主枝棚架梨无中心干,主干高60cm~80cm。主枝3~4个,方位角呈120°或90°,在架面上水平 分布。每个主枝配备2~3个侧枝,第1侧枝距主干80cm~100cm;第2侧枝在另一侧距离第1侧枝80cm~ 100cm,第3侧枝距离第2侧枝100cm。主枝、侧枝均在架面水平延伸,在主、侧枝的左右两侧,配置结果 枝组,间隔40cm~50cm。 4.3.3 树形管理 保持主枝的先端生长优势和稳定树势,各类骨干枝及结果枝组单轴延伸,减少因枝条堵截、变向引 起的水分、养分流动受阻。主、侧枝的延长枝进行短截, 保持延长头的强势,维持其对水分、养分的抽 拉作用。 单轴结果枝组5~6年以后,进行基部原位更新,以基部长出的新梢替换衰老枝条,在同一位置来回 更替,永远保持结果枝的年轻健壮,枝组直径大于0.8cm~1.2cm。枝组之间多而不挤,疏密适当,上下 2 DB42/T XXXXX—2020 左右,枝枝见光;以相互不交叉、不重叠为度,每主侧枝配置4~6 个结果枝组,维持树体营养生长与 生殖生长的合理平衡。 4.4 纺锤形 主干高为60cm,中心树干高为3.0m~3.5m,树冠高度3.5m~4.0m,冠幅为1.2m~1.5m。主干上着生 15~20个结果枝组,在主干上的距离为15cm~20cm,呈螺旋形分布。枝组平均长度为1.35m,平均基角 为65°,腰角为85°。 单株平均枝条生长点数量为200~250个,75%的枝条生长点集中分布在距离主干1.0m的水平区域。 叶面积指数为4.0~5.0,树冠覆盖率为75%~85%,株间允许交接15%~20%;树篱宽度1.2m~1.5m,行间 留出1.5m以上的机械作业道。 5 树体改造 5.1 简化树形改造 简化树形改造的原则为树体由高、大、圆冠形转变为矮、小、扁,骨干枝层次由多元结构转变为二 元或一元结构,分枝级次由多变少,冠幅由宽变窄,叶幕由厚变薄。 放任树进行因

pdf文档 DB42-T 1578-2020 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1578-2020 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1578-2020 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1578-2020 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2:50: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