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20 B 16 DB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1/T 1021—2020 蔬菜主要斑潜蝇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 techniques of the main Liriomyza in vegetables 2020 - 08 - 21 发布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8 - 25 实施 发 布 DB3201/T 1021—2020 前 言 D B 3 2 0 1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洪芳、江丰、王健生、陈卫宇、陈嗣茂、陈传翔、易殿姗、胡婕、史琳烨、 朱阿秀。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为2020年08月21日。 I D B 3 2 0 1 DB3201/T 1021—2020 蔬菜主要斑潜蝇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主要斑潜蝇的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和档案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南京地区蔬菜主要斑潜蝇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8321(十)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DB32/T 3714-2020 三叶斑潜蝇测报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蔬菜主要斑潜蝇 (包括三叶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害虫,可危害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和菊科等 10 多科 300 多种植物, 繁殖能力强,田间世代重叠,危害损失大。 B 4 防治原则 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黄板诱杀和生物农药防治为重点,辅以 高效安全化学农药防治”的绿色 防控技术,实现害虫绿色防控。 D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措施 间作套种大蒜等非寄主植物,避免瓜、豆、叶菜类蔬菜套作。及时清理残枝落叶,摘除受害叶, 清除田边杂草。在蛹高峰时,耕翻土壤,覆土 5 cm~7 cm 或土表灌水 3 d~4 d 杀蛹。保护地蔬菜利用 夏季休茬期,进行高温闷棚。 5.2 理化诱杀 在设施栽培场所,成虫发生早期悬挂含有斑潜蝇性诱剂黄板进行诱杀,每亩悬挂黄板 20~30 块, 高于蔬菜冠层 20 cm 左右,豇豆等搭架蔬菜悬挂中部。通风口覆盖 30 目以上的防虫网,阻止害虫进入。 1 DB3201/T 1021—2020 5.3 药剂防治 5.3.1 防治时期 以斑潜蝇幼虫初孵期、虫道初出现或叶片危害程度 1 级(参见 DB32/T 3714-2020 三叶斑潜蝇测 报技术规范)时为防治最适时期。 5.3.2 防治药剂及方法 1 具体药剂使用量、使用方法参见表 1,或参见 GB/T 8321(十)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每隔 7 天用药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并注意交替用药。蔬菜施药后必须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上市。 表 1 常用农药品种、剂量及使用方法 2 使用方法 剂量/667m 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18g 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 20ml~30ml 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 20g~26g 对水 50kg 喷雾 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 11g~14g 对水 50kg 喷雾 对水 50kg 喷雾 对水 50kg 喷雾 2 6 档案记录 0 农药品种 B 3 防治结束后,要对防治地段、防治时间、药剂品种、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及天气状况做好详细记录, 相关防治资料保存 2 年以上。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B3201/T 1021—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斑潜蝇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习性 A.1 形态特征 1 详见表A1和图A1 A.2 发生规律 0 南京地区主要斑潜蝇优势种群三叶斑潜蝇全年可发生 12 代左右,夏季完成 1 代需 15 天左右,冬季 完成 1 代需 60 天左右。在 5 月~6 月和 9 月~10 月有两个主要危害高峰期。 三叶斑潜蝇在露地作物上不能安全越冬,但蛹可以在日光温室(大棚)内的寄主上或土表越冬。 2 A.3 危害习性 3 主要为害豇豆、番茄、旱芹、菜豆、黄瓜、甘蓝、青菜等作物。雌虫通过产卵管刺破叶片表皮,取 食渗出的汁液,并将卵产入其中。卵孵化后,幼虫潜食叶肉,形成蛇形潜道(参见图 A2) ,影响植株光 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造成作物减产。同时,害虫造成的植物叶片机械伤口易于细 菌和真菌侵入。 表 A1 斑潜蝇形态、危害状及化蛹习性比较 顶鬃着生位置 内、外顶鬃着生在黄色区 B 体长 三叶斑潜蝇 雌 2.3 mm;雄 1.6mm M3+4 末段为次末段长度的 3~4 倍;中 室小 中胸背板黑色,无光泽,有灰白色绒 毛;背中鬃 1+4,中鬃前部分 3 或 4 列,后面减至 2 列 腿节黄色,有棕色斑;胫节和跗节棕 褐色 D 前翅趣脉特征 中胸背板特征 足颜色 端阳体形状 化蛹习性 危害潜道特征 美洲斑潜蝇 雌 2.5mm;雄 1.8 mm 外顶鬃着生在黑色区,内顶鬃着生在黄 黑交界处 M3+4 后段为中室长度的近 3~3.5 倍;中 室小 中胸背板黑色,有光泽,无灰白色绒毛; 背中鬃 1+3,中鬃呈不规则 4 列 基节、腿节鲜黄色;胫节和跗节色深 单托状(豆荚状),中部不明显收窄, 柄短 在土表化蛹,少数在叶表面化蛹;蛹灰 土表化蛹或在叶片外表;蛹橙黄 黄色 虫道主要发生在叶正面,呈蛇形、较细、 虫道在上表皮呈不规则蛇形、绕曲, 终端扩大,一般不穿过叶中脉;虫粪呈 终端不明显变宽,可穿过叶中脉 黑色条形,交替排列在虫道两侧 单托状,中部明显收窄,柄长 3 D B 3 2 0 1 DB3201/T 1021—2020 4

pdf文档 DB3201-T 1019—2020 蔬菜主要斑潜蝇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019—2020 蔬菜主要斑潜蝇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019—2020 蔬菜主要斑潜蝇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019—2020 蔬菜主要斑潜蝇防治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3:18: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