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2800 DB4228 ICS 65.020.20 B31 备案号:0076-2017 恩 施 州 地 方 标 准 DB4228/T 011—2017 恩施硒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Enshi Se-rape 2017 - 12 - 31 发布 恩施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3 - 01 实施 发布 DB4228/T 01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三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金贝嘉天然农业 股份有限公司、巴东易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巴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必钦、李求文、薛华、罗金华、赵锦慧、钟育海、钱良祥、 程经甫、易美军、尹鑫、谷勇、李俊、殷红清、周金球、文聃、魏小平、吴继红、李理、 朱发厅、曾凡忠、黄光昱、朱云芬、曾建强、李恩勤、陈永久、佘远美、李车书、侯延 敬、黄长艳、陈久明、覃征、吴纯良、陈洪波、谭兵、向道洪、李永文、谭晓军、胡显 军、杨锦宏、熊从洲、郭发吉、洪凯、张宪周、周行瑶、王潸、刘明著。 1 DB4228/T 011-2017 引 言 本标准的制定,立足恩施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富硒资源和油菜作物本身较好的综合 抗逆性,遵循绿色、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以双低油菜油用、菜用、饲用、肥用、花 用、蜜用等多种功能开发为目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肥料农药施用、生产管理、产品 包装储藏等均按绿色食品准则进行。 本标准是针对恩施州土地、耕作和劳力等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本标准采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将每666.7平方米油菜种植密度由传统的5000~ 8000株调减到500~1000株,以精选良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为基础,以早播育苗、 覆膜稀植为核心,以培育超大棵为目标,改善田间生长环境,减轻病、虫、杂草的危害, 充分发挥油菜单株生产潜能,增加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提高菜籽含油量,达到节 省地、种、水、肥、药、劳动力并增效的目的。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及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农业专家在恩施市、巴东县对 该技术现场测产验收,平均单产达每666.7平方米306.34千克、326.13千克。经过多年 多点试验示范,每666.7平方米平均产量250千克以上,最高达到410.5千克。采用绿色 高效生产技术生产所获得的平均单产比近五年全州油菜平均单产(每666.7平方米 90.43~109.89千克)有显著提高。 2 DB4228/T 011-2017 恩施硒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恩施硒油菜生产的相关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硒含量检 测、安全贮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恩施州境内硒油菜的规范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4407 《经济作物种子油料类》 GB 5009.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 GB/T 11762 《油菜籽》 GB 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846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 NY/T 2982 《绿色食品 油菜籽》 3 术语及定义 3.1 油菜 Brassica napus L. 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栽培品种主 要为甘蓝型,属长日照、常异交授粉作物。 3.2 双低油菜 low erucic acid and low glucosinolate oil seed rape 油的脂肪酸中芥酸含量不大于 3.0%,饼粕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不大于 35.0 微摩 尔/克的油菜。 3.3 恩施硒油菜 Enshi Se-rape 利用恩施州的富硒土壤资源和富硒生物资源采用标准化技术生产的双低优质油菜, 硒营养指标符合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 3.4 发芽出苗期 seedling emergence stage 3 DB4228/T 011-2017 从播种到两片子叶张开,由淡黄转绿的时期,历时3~5天。 3.5 苗期 seedling stage 从出苗到现蕾的时期,历时 130~150 天。大田 10%的植株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称现 蕾期。 3.6 蕾苔期 bolting and bud period 从现蕾到初花的时期,历时30~50天。大田25%的植株开花称初花期。 3.7 开花期 flowering period 从初花到终花的时期,历时25~40天。大田75%的植株完全谢花称终花期。 3.8 成熟期 ripening stage 从终花到成熟的时期,历时30~35天。大田80%以上的植株角果变黄,主花序中部 角果内种子达固有颜色为成熟期。 3.9 生物有机肥 bio-organic fertilizer 以富硒区域内的动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腐熟处理,添加特定功能微 生物,复合而成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4 产地环境 宜选择富硒、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通气、保水保肥、排灌便利、微酸性到中 性、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的要 求。 5 生产技术 5.1 精选良种 应选择通过审定或者登记的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单株产量潜力大、品 质优、含油量高的双低品种(参见附录A) ,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更新换代。种子要进 行精选和丸粒包衣,种子质量符合GB 4407《经济作物种子油料类》的要求。 5.2 适时早播 采用早播育苗、覆膜稀植应比传统种植方式提早30~40天播种,海拔800米以下地 区8月中旬、海拔800米以上地区8月下旬播种为宜。 5.3 精细育苗 5.3.1 育苗方式 5.3.1.1 育苗钵育苗 采用孔径8~10厘米的育苗钵,装入营养土后,每钵播种1~2粒,再用营养土盖种, 播种后的育苗钵间隔10~20厘米,放入2~3厘米浅水池内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工厂 化集中育苗。营养土的配制:100千克细土、5千克复合肥(N:P:K=15:15:15) 、5千克 生物有机肥、6.25克纯硼、100升育苗基质,加适量水混匀后,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4 DB4228/T 011-2017 5.3.1.2 苗床育苗 苗床与大田比例 1:8~1:10。每 666.7 平方米苗床施农家肥 1000 千克,氮磷钾复合肥 40 千克,生物有机肥 50 千克,纯硼 0.1~0.2 千克,按厢宽 1.5 米分厢、开沟、整平。播 种前浇水湿透,按(15~20)厘米×(15~20)厘米划块播种,每块播种 1~2 粒,播种后 覆盖报纸或秸杆等遮阳保湿,应于播种后第 3 天下午撤除覆盖物。 5.3.2 苗床管理 3叶定苗并追施淡粪水,用多效唑按说明兑水均匀喷施1次,不可重喷。移栽前1~2 天用淡粪水浇透。 5.3.3 培育壮苗 通过严格稀播、及早间苗定苗、预防病虫害、水肥均衡供给等方式培育壮苗。 壮苗要 求株型矮壮、茎节密集、叶大而厚、根系发达。移栽前叶片数达到 6~7 叶,苗高 20~23 厘米,根颈粗 6~7 毫米。 5.4 配方施肥 宜按照油菜的需肥规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基肥为主,适当增施叶面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 5.5 覆膜稀植 5.5.1 深耕整地 清除田间秸杆和杂草,深耕25~30厘米,做到田平土碎。机械作业田块,可采用拖 拉机配套铧式犁深翻、旋耕机碎土平整。水田或渍水旱地挖30厘米宽、30厘米深的围沟 和腰沟。 5.5.2 重施基肥 每666.7平方米施发酵腐熟后的农家肥1000千克、油菜专用复合肥50千克配合纯硼 0.1~0.2千克混合后条施;农家肥缺乏的,每666.7平方米施油菜专用复合肥50千克、 生物有机肥50~100千克配合纯硼0.1~0.2千克混合后条施。生产中可根据土壤肥力适 当调整。 5.5.3 起垄覆膜 平整好的大田按1米行距拉线条施基肥,取用施肥行两边的土壤盖肥成垄,垄面宽 40~5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垄面平滑,用9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贴实,四周用土封口 压边。拖拉机作业的田块,用拖拉机配套施肥起垄覆膜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施肥、起垄、 覆膜作业;拖拉机不易下田的田块,以6~15千瓦的动力机械,配套施肥机、起垄机、 覆膜机等按种植流程实施作业。 5.5.4 适时移栽 幼苗为 5~7 叶时,按照每 666.7 平方米 500~1000 株的密度及时移栽,移栽行(垄) 距 1 米、株距 1 米为宜。起壮苗,多带土,少伤根。育苗钵苗移栽时,将苗从钵中取出,带 土移栽。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栽植时注意深、稳、正、齐。 5.6 科学管理 5 DB4228/T 011-2017 5.6.1 查苗补缺 移栽后7天内及时查苗补缺。 5.6.2 生长调控 油菜长势过旺的,12月喷施一次多效唑。 5.6.3 水肥管理 蕾苔期每 666.7 平方米用纯硼 4.2 克、磷酸二氢钾(纯度≥99%)100 克等微量元素肥 加水 50 千克喷施。终花期,每 666.7 平方米用生物有机硒肥 6~8 克(纯硒),磷酸二氢钾 (纯度≥99%)100 克等微量元素肥加水 50 千克喷施。生产中根据天气情况清沟排渍,抗 旱防涝。 5.6.4 加固防倒 开花结角期油菜田周边加固防倒。 5.7 绿色防控 按照“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辅助化学防治(参 见附录B)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5.8 适期收获 角果成熟时适期收割,收割枝条,宜人字型分散立放,5~7天后抢晴脱粒晾晒。 6 硒含量检测 菜籽硒含量按照GB 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的测定方法检 测。 7 安全贮藏 油菜籽含水量9%以下贮藏,贮藏库应干净、整洁、干燥、通风、无鼠害。贮藏应符 合NY/T 1056《绿
DB4228-T 011-2017 恩施硒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3:29: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