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浙 江 DB3301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1/T 1095—2018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11 -10 发布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2- 10 实施 发 布 DB3301/T 109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余杭区运河街道博溪家庭农场、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法松、徐建荣、任国华、朱徐燕、黄锡志、朱建杰、徐攀峰、刘正富。 I DB3301/T 1095—2018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林黄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小林黄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1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 5226-2004 无公害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小林黄姜 杭州余杭主栽的传统地方生姜品种。姜块形似双峰、皮色鹅黄、芽尖淡红。具有质地致密、辣味香 浓、纤维细短、久煮不烂等特点。 3.2 娘姜 完成了嫩姜的孕育过程的种姜,俗称姜母。 3.3 偷娘姜 指种姜发芽定植并长出子姜后,对种姜进行切割采收的措施。 4 产地选择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 5110 的规定。 4.2 地块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pH 5.5~6.5的砂壤土地块为宜。姜 田应与茄科植物轮作周期三年以上。 1 DB3301/T 1095—2018 5 栽培管理 5.1 大田准备 5.1.1 整地 播种前进行翻耕,深25cm以上,做成连沟宽80cm~100cm的高畦,四周建不少于30cm深的排水沟。 5.1.2 施基肥 2 应符合NY/T 496 规定。每667m 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300kg~500kg,复 合肥(15-15-15)15kg做基肥,整地后畦中间开沟条施。 5.2 姜种准备 5.2.1 选种 在播种前25d~30d,选肥大丰满、皮色黄亮、肉质新鲜、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的健康 姜块作种姜。 5.2.2 催芽 5.2.2.1 上炕催芽 种姜放在覆土5cm的炕内,放4层~5层,中间用稻草隔离,顶层先盖姜草秸秆,再覆盖稻草,采用 木炭加盖锯末的方法加温,控制催芽温度在22℃~25℃,并掌握前高后低。20天后,待姜芽生长至0.5cm~ 1cm时,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5.2.2.2 电热丝催芽 在苗床上铺电热丝,种姜放在覆土5cm的电热丝上方,高度不超过40cm,并用干稻草覆盖,厚8cm~ 2 10cm,最上面覆盖薄膜保温,每1m 薄膜开直径5cm的圆孔一个。电热丝加温直至姜芽呈米粒状大小,温 度控制在24℃~26℃。 5.3 播种 5.3.1 播种时间 露地栽培宜4月下旬~5月上旬。大棚栽培宜3月下旬~4月上旬。 5.3.2 密度及播种量 2 露地栽培株距15cm~20cm,行距25cm~30cm,每667m 用种量为200kg~250kg。大棚栽培可适当提 高播种量及密度。 5.3.3 播种方法 将种姜掰成30g~50g重的姜块,每一姜块留一健壮的芽,其余芽全部抹去,开7cm~8cm的深沟排姜, 把种姜平放或稍向下斜放入沟中,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覆土3cm~4cm,再覆盖稻草,厚度以不见泥土 为宜。 5.4 生长期管理 2 DB3301/T 1095—2018 5.4.1 灌水 姜苗70%出土后视情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2d~3d灌溉一次,以早晚为宜;立秋前后,4d~5d 灌溉一次,沟灌浅水。有条件的基地可采用滴灌技术。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5.4.2 追肥 2 2 6月上中旬追施提苗肥,每667m 施用尿素20kg~25kg;7月上中旬追施分枝肥,每667m 施用施用碳 2 铵25kg;8月中旬追施秋肥,每667m 施用复合肥(15-15-15)30kg~40kg。 5.4.3 培土 7月份根据生姜生长情况进行培土2次~3次,宜与追肥结合进行,确保生姜不露出土面。 5.4.4 遮荫 5.4.4.1 遮荫材料 使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 5.4.4.2 遮荫高度 在生姜种植前,搭建简易大拱棚,中间最高处2m,两侧1.8m。打木桩或水泥桩,高1.8m。 5.4.4.3 遮荫时间 进入夏季高温干旱季节,7月~9月将4幅~5幅遮阳网按地宽缝接在一起,覆盖在已搭建的大棚或架 子上遮阴降温。 6 6 6.1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合理采用化学防治措 施,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双低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并应符合NY/T 5226 的规定。 6.2 6.2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避免前茬为茄科类作物;选择无病害的姜种;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无害化 处理,保证田间清洁。 6.3 物理防治 在成虫始盛期利用其趋光性的特点,可采用振频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6.4 生物防治 姜蛆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姜瘟病用(有效成份8亿个/克)蜡 质芽孢杆菌240g~320g制剂/100kg种姜,浸泡种姜30分钟; 400g~800g制剂/亩顺垄灌根。或用72%新 植霉素乳油剂4000倍液灌根防治。 3 DB3301/T 1095—2018 对甜菜夜蛾、姜螟(玉米螟)释放赤眼蜂。将赤眼蜂蜂卡间隔8米悬挂在竹竿或稻叶上,在成虫产 卵期或初盛期每亩次释放10000头,每3天放一次,,连续释放2次~3次。 6.5 化学防治 6.5.1 病害防治 姜瘟病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1500倍喷淋灌根预防,也可用20%噻森铜500倍~600 倍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以上药液进行土壤处理,并用石灰打点做标,待生姜收获后,将此 处土壤深埋。 炭疽病用32%苯甲·嘧菌酯500倍~750倍喷雾防治。 叶斑病用60%唑醚·代森联300倍~500倍喷雾防治。 6.5.2 虫害防治 要及时搞好虫情观测,在大发生前搞好药剂防治。姜螟用5%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液或2.5%氯氰菊 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用0.2%联苯菊酯颗粒剂5kg拌土在近根际条施或点施 防治或2.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叶面喷杀。甜菜夜蛾用14%氯虫·高氯氟1500倍~2000倍液喷雾防 治。 7 采收 7.1 偷娘姜 5月~6月按苗情偷娘姜。当生姜长至2支~4支姜苗时,选择晴好天气,用尖竹签,在子姜与母姜连 接处切取娘姜。 7.2 采收嫩姜 于6月下旬~7月上旬封行后可采收嫩姜,按隔行采收的方式采收,直至立冬。 7.3 采收老姜 宜在立冬前后一周左右采收老姜,同一天采收的老姜放置同一窖池内,当天采收当天入窖。 8 贮藏 8.1 窑池 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无积水的地方。窖池宜深1m,宽1.5m~2m,长3m~8m。 8.2 贮藏方法 窑池底部铺少量干稻草,并且在窑内每隔50cm~80cm垂直放置5根~6根一捆的小竹竿,每捆直径 18cm~20cm,高度以高过窖面10cm为宜。生姜入窖时轻拿轻放,高度比窖口略高,姜面略凸,四周用姜 秸杆插好,将窖四周的泥土压姜秸杆,姜面再用姜秸杆覆盖5cm厚,再用稻草覆盖保温。 8.3 温湿度控制 窖内温度保持11℃~1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 4 DB3301/T 1095—2018 9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模式图 参见本标准附录。 5 DB3301/T 1095—2018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模式图 内容 上 一月 中 下 上 二月 中 下 上 三月 中 下 上 四月 中 下 上 五月 中 下 上 六月 中 下 上 七月 中 下 上 八月 中 下 上 九月 中 下 上 十月 中 下 上 十一月 中 下 上 十二月 中 下 催芽 播种 收娘姜 收嫩姜 收生姜 贮藏 整地施基肥 催芽 播种方法 生长期管理 1 DB3301/T 1095—2018 播种前翻耕 25cm 深,做成连沟宽 上炕催芽:种姜放在覆土 5cm 的炕内,采用木炭加 露地栽培时间 4 月下旬~5 月上旬。大棚栽培 姜苗 70%出土后视情灌水,保持 80cm~100cm 的高畦,四周建 30cm 深的排 盖锯末的方法加温,控制催芽温度在 22℃~25℃,并掌 宜 3 月下旬~4 月上旬。露地栽培株距 15cm~20cm,土壤湿润。注意雨后及时排水。6 月上 水沟。每 667m2 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握前高后低。电热丝催芽:种姜放在覆土 5cm 的电热丝 行距 25cm~30cm, 每 667m2 用种量为 200kg~250kg。 中旬追施提苗肥,每 667m2 施用尿素 2000kg~3000kg 或商品有机肥 300kg~ 上方,高度不超过 40cm,并用干稻草覆盖,每 1m2 薄膜 大棚栽培可适当提高播种量及密度。将种姜掰成 20kg~25kg;7 月上中旬追施分枝肥, 500kg,复合肥(15-15-15)15kg 做基肥,开直径 5cm 的圆孔一个。温度控制在 24℃~26℃。 30g~50g 重的姜块,开 7cm~8cm 的深沟排姜,平 每 667m2 施用施用碳铵 25kg;8 月中旬 整地后畦中间开沟条施。 放或稍向下斜放入沟,幼芽朝向一致,覆土 3cm~ 4cm,再覆稻草,稻草厚度以不见泥土为宜。 遮荫 在生姜种植前,搭建简易大拱棚,中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姜瘟病用 46% 间最高处 2m,两侧 1.8m。或打木桩(或水 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 1000 倍~-1500 倍喷淋灌根预 采收 5 月~6 月按苗情偷娘姜;6 月下旬~7
DB3301-T 1095-2018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 杭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08: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