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DB4203 湖 北 省 十 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3/T 175—2020 代替 DB 4203/T 82-2013 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4 - 25 发布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4203/T 175—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1.1-2009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代替DB4203/T 82-2013《无公害食品 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4203/T 82-2013 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由“无公害食品 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修改为“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标准进行了检索更新:删除 “GB 4285”、“DB 4203/T 29”,添加 “NY/T 496”。 ---删除“4 产地环境”中的“DB 4203/T 29”。 ---将“5.2 品种选择”中“米黄椒、朝天椒、湘辣7号、长辣7号”更改为“羊角椒、线椒、朝天 椒”。 ---删除原标准中“5.4.4.4 苗期病虫害防治”,将“猝倒病”、“灰霉病”防治技术加入“表1”。 ---调整“5.5.1 整地施肥”相关内容。 ---删除原“5.5.2 肥料施用”,将“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并入“5.5.1整地施肥”中。 ---将“5.6.1 水肥管理”中“辣椒盛花”改为“门椒定型”。 ---在“5.6.2”中添加保花保果相关内容。 ---将“5.7.2 防治原则”内容修改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 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 ---删除“表1”中“安全间隔期/d”一列。 ---将“5.7.3.4.2 禁止、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内容修改为“表2 家禁止使用农药名录”和 “表3 家限制使用农药名录”,在“表3”后添加“注:《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名录》和《国家限制使用 农药名录》后期若有变化,依据最新版本确定”。 ---将“6.2”条目标题由“贮运”修改为“贮藏”,同时修改条目内容。 ---增加“7 生产档案”。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可咨询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联系电话:0719-8117598,邮箱:
[email protected];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联系电话: 0719-8658612,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标准由湖北省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毅华、罗科平、胡燕萍、王锐、王巍、王永重、杨朝辉、刘永慧、吴训山。 本标准由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203/T 82-2013 I DB4203/T 175—2020 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采收和贮藏、生产档 案。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腌泡型辣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座北向南,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 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3.2 温床 依靠生物能、电能、其他热源提高床土温度进行育苗的设施。 4 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近2~3年未种过茄果类作 物的地块,大气、土壤、水源等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茬口模式 1 DB4203/T 175—2020 根据生产季节可分为春栽和夏栽。春栽于1月下旬~2月下旬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温床播种育 苗,并进行一次分苗,苗龄60 d~80 d,4月中下旬地膜移栽。夏栽于3月份大中棚或小拱棚育苗及4月 上中旬露地育苗,搭遮阳网遮荫防雨、防徒长,稀播匀播,不移苗,5月份油菜地及6月上旬麦地空出后 抢时耕翻,抢墒定植。 5.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病、高产、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生长、腌泡后不变软、色鲜艳的品种,如园珠椒、园锥 椒、羊角椒、线椒、朝天椒等。 5.3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规定,且经试验示范种植成功的品种。 5.4 培育壮苗 5.4.1 育苗要求 5.4.1.1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床、大中棚等育苗设施,冬季育苗应采用日光温室,为提高地温应采用电热线 辅助升温。1~2月温室育苗如果没有电热线辅助加温,则宜干籽播种,苗床不宜墒情太足,苗床覆地膜 后加保温被保温,在出苗前不通风,加强保温措施提高地温促出苗。有电热线辅助加温则可浸种催芽, 足墒播种,促快出苗,出齐苗。春季3~4月育苗在出苗前覆地膜保湿保温,后期加强通风炼苗。 5.4.1.2 营养土 选用无病虫源的菜园土、腐熟农家肥、饼肥、复合肥等按比例配方,一般过筛腐熟的农家肥与无病 虫菜园土比例为5:5,每立方营养土加草木灰50 kg或1.5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用50%多菌灵粉剂与 50%福美双粉剂各25 g混合,与150 kg营养土混匀杀菌,密封7 d待用。 5.4.1.3 苗床 床土消毒在播种前15 d,平整土壤,用50%多菌灵粉剂10 g/㎡,加水3 kg,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 闷盖7 d后揭膜,待用。 5.4.2 种子消毒 5.4.2.1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5 ℃热水中搅拌,维持水温恒定15 min,可防种子带溃疡病、早疫病、晚疫病病菌。 5.4.2.2 药剂浸种 用清水浸种3 h~4 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 min~30 min,捞出洗净,主要防种子带 病毒病。 5.4.3 播种 5.4.3.1 播期 根据不同栽培季节、育苗手段选择适宜的播期,1月下旬~4月中旬均可播种。 2 DB4203/T 175—2020 5.4.3.2 播种量 每㎡苗床播种15 g~20 g,不移苗苗床则每㎡5 g~10 g。每667 ㎡栽培面积约需种量50 g~80 g。 5.4.3.3 苗床消毒 大棚育苗每㎡用25%可燃性百菌清1 g燃烧,棚室闭棚7 d后通风备用。 5.4.3.4 种子催芽 播种前晒种两天,消毒后的种子在常温下浸泡6 h~8 h后捞出洗净,置于25℃条件下催芽,当70% 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注意深冬季节无加温设备不浸种催芽。 5.4.3.5 播种方法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要求10 ㎝内土层保持湿润,然后均匀撒播种子,随后盖营养土厚约1 ㎝, 冬季最好下铺电热线加温,上盖薄膜及保温被,待50%种子出土后揭除地面覆盖物,改为小拱棚盖膜保 温见光,夜间加盖保温被保温。积极提倡采用营养钵、育苗盘、纸袋等方法播种育苗。 5.4.4 苗期管理 5.4.4.1 分苗 在两叶一心时进行分苗,冬春季节选冷尾暖头天气进行,分苗规格8 cm×10 cm,分苗时要浇透底 水。夏季栽培一般不分苗,不分苗则在3~5片真叶时按3 cm×4 cm间苗。 5.4.4.2 温湿度管理 播种后至出齐苗前,白天地温保持 25 ℃~30 ℃,夜温 15 ℃~20 ℃。出齐苗后均相应降低 5 ℃, 苗长到 2~3 片真叶时白天棚温 25 ℃~30 ℃,夜晚 15 ℃~20 ℃。冬春育苗棚内昼夜温度保持在 15 ℃~25 ℃,若夜间气温降至 10 ℃以下,在棚上加盖草帘等保温材料,如棚内温度超过 30 ℃,要 加强通风,白天大棚内的小棚膜适时揭开通风透气 6 h~8 h,天气寒冷时,通风时间减少。定植前 7 d~ 10 d 进行通风炼苗。播种时浇足底水后,出苗前一般不浇水,防过湿致种子缺氧烂种。前期待表土发 白时浇水,用在棚内存放数日水温已升高的水,选晴天上午一次性浇足,注意增温排湿。 5.4.4.3 水肥管理 育苗期间一般不追肥,若床土出现缺肥,可结合浇水喷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浓度不超过0.2%, 每平方米150 g~200 g肥液,选在睛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立即通风。定植前一天浇一次透水,勿当时 浇水当时起苗,忌干苗床起苗。起苗后迅即定植。 5.5 定植 5.5.1 整地施肥 春植定植前7 d~15 d整地,夏植定植抢时抢墒耕地做畦。做成畦宽连沟1.2 m的畦,畦高20 cm。 浇足底水后及时盖黑地膜,有利于除草保湿。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相结合;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协调;以大量元素为主,大量、中 量和微量相配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每667 ㎡施用腐熟农家肥4000 kg左 3 DB4203/T 175—2020 右或者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0 kg~3000 kg,三元复合肥30 kg~50 kg。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5.5.2 定植 春季避开强光时段,夏季于阴天或傍晚定植。采取大小行定植,畦宽 1.2m,大行80 ㎝,小行40 ㎝, 定植深度3 cm左右,每畦种双行,株距根据品种特点确定,分枝性弱的采取双株定植,一次性浇透定根 水并及时封穴。如小圆椒类型采取双株定植,每667 ㎡栽4000穴~5000穴,线椒在肥水条件好的田块每 667㎡栽2800株~3000株为宜。 5.6 田间管理 5.6.1 水肥管理 辣椒整个生育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忌渍水,在移栽后7 d~10 d追提苗肥,每667 ㎡用尿素4 kg兑 薄水800 kg浇根;在门椒定型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 ㎡用磷酸二氢钾100 g兑水50 kg叶面追肥,或 腐熟饼肥100 kg追肥;第三次在盛果期追肥,每667 ㎡用磷酸二氢钾200 g兑水50 kg浇根;以后每采收 一次叶面追施0.2%磷酸二氢钾。灌溉用水质量符合GB 5084的规定。 5.6.2 整枝和保花保果 结合拔草将主茎分枝下侧芽全部抹去,辣椒结果分叉后不再抹芽。通过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 密度,通风透光排湿,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来保花保果。 5.7 病虫害防治 5.7.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疫病、猝倒病、灰霉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及疮痂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 烟青虫、茶黄螨等。 5.7.2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
DB 4203-T 175—2020 腌泡型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十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31: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