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DB4203 湖 北 省 十 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3/T 172—2020 代替 DB 4203/T 35-2008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4 - 25 发布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4203/T 17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 DB4203/T 35—2008《无公害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DB4203/T 35—2008 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将“无公害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调整为“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 ——将“1 范围”修改为:该标准规定了辣椒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管 理、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辣椒生产。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标准进行了检索更新。 ——删除“5.4.4.5 苗期病虫害防治”,将“猝倒病防治技术”加入“表 2” ——增加“5.4.2 壮苗标准”:辣椒适龄壮苗的苗龄春季育苗为70 d~100 d,早熟品种具有8-10 片真叶,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具有10片~14片真叶;夏季育苗苗龄2 5d~35 d,具有6片~8片真叶。壮苗 标准:植株挺拔健壮,苗高15 cm~20 cm,叶片舒展,叶色绿,有光泽,茎粗0.4 cm-0.5 cm,节间较 短,第一花序现蕾,根系发达,无病虫症状。 ——将“严格执行GB 4285和GB/T 8321”调整为“严格执行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将“5.7.2 防治原则”修改为: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将“5.7.3.1 农业防治”修改为:实行轮作,采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秧苗,做好田园清洁,合 理灌溉和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将“5.7.3.2 物理防治”修改为:利用黄板诱杀蚜虫,铺银灰地膜或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烟青虫,设置防虫网等防治害虫。 ——将“5.7.3.4.2 禁止、限制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文字内容更换为“表 3 《国家禁止使用农 药名录》和表 4 《国家限制使用农药名录》”,增加“注: 《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名录》和《国家限制使用 农药名录》 ,后期若有变化,依据最新版本的规定。 ” ——增加“7 生产档案”章节。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及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可咨询并反馈至十堰市蔬菜产业 发展中心,联系电话:0719-8658612,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标准由湖北省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湖北省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朝辉、王巍、吴训山、王锐、胡燕萍、肖飞、刘辉、常发杰、王春生、赵彩 霞、闫艳、王清、何剑、熊洪霞、肖红玲。 本标准由湖北省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203/T 35—2008。 I DB4203/T 172—2020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生产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管理、采收和贮藏、生产档 案。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辣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用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类作物种子 第3部分: 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温床 依靠生物能、电能、其他热源提高床土温度进行育苗的设施。 3.2 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座北向南,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 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4 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近2年~3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 大气、土壤、水源等生产条件符合NY/T 5010的要求。 5 生产技术管理 1 DB4203/T 172—2020 5.1 茬口模式 分为早春、大春、夏播、秋延后、冬春播。前茬以非茄果类地块为宜。栽种方式具体见表1。 表1 辣椒栽培种方式、播期、收获时间表 播种期 定植期 收获期 (月/旬) (月/旬) (月/旬) 大中棚 10/下~11/中下 2/中~3/中 5~9 大春 地膜 12/上中 3/下~4/下 6/中~10 夏播 露地 4/中下~5 5/中下~6 8~11 秋延后 大中棚 7/中下 8/中下 10~翌年元 冬春播 日光温室 8/中下 9/中下 12~翌年 4 栽培类型 栽培方式 早春 5.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病、高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早春、冬春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类品种;秋延后栽培选择抗病毒病、耐热、耐贮运的品种,种子质 量符合GB 16715.3的规定。 5.3 培育壮苗 5.3.1 播种前准备 5.3.1.1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床、大中棚等育苗设施,冬春季节育苗最好采用日光温室,为提高地温应采用 电热线辅助升温。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 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椒苗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5.3.1.2 营养土 选用无病虫源的菜园土、腐熟农家肥、饼肥、复合肥等。按比例配方,一般过筛腐熟的农家肥与无 病虫菜园土比例为5:5,用50%多菌灵粉剂和50%福美双粉剂各25 g混合,与150 kg营养土混匀杀菌。 5.3.1.3 苗床处理 2 播种前10 d平整土壤,用50%多菌灵粉剂10 g/m ,加水3 kg,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 d后揭 膜,待用。 5.3.2 种子消毒 5.3.2.1 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5 ℃热水,维持水温均匀15 min,以防溃疡病,早、晚疫病。 5.3.2.2 药剂浸种 先用清水浸种3 h~4 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30 min,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 病。 2 DB4203/T 172—2020 5.3.3 播种 5.3.3.1 播期 根据不同季节、育苗手段选择适宜的播期,具体见表1。 5.3.3.2 播种量 2 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5 g,每667 m 大田辣椒约需种量50 g~100 g。 5.3.3.3 棚室消毒 用绿亨一号3000倍液喷土壤,每平方米用25%可燃性百菌清1 g燃烧,棚室闭棚7 d后通风备用。 5.3.3.4 种子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在常温下浸泡6 h~8 h后捞出洗净,置于25℃条件下催芽,当7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 种。 5.3.3.5 播种方法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要求10 ㎝内土层保持湿润,然后均匀撒播种子,随后盖营养土厚约1 ㎝, 冬春季最好下铺电热线加温,上盖地膜,夏秋育苗用遮阳网降温,待70%幼苗出土时撤去覆盖物。 5.4 苗期管理 5.4.1 分苗 在两叶一心时进行分苗,冬春季节选冷尾暖头天气进行,分苗规格8 cm×10 cm,分苗时要浇透底 水,夏秋栽培一般不分苗。 5.4.2 壮苗标准 辣椒适龄壮苗的苗龄春季育苗为70 d~100 d,早熟品种具有8~10片真叶,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具有 10片~14片真叶;夏季育苗苗龄25 d~35 d,具有6片~8片真叶。壮苗标准:植株挺拔健壮,苗高15 cm~ 20 cm,叶片舒展,叶色绿,有光泽,茎粗0.4 cm~0.5 cm,节间较短,第一花序现蕾,根系发达,无 病虫症状。 5.4.3 温湿度管理 冬春育苗棚内昼夜温度保持在15 ℃~25 ℃,若夜间气温降至10 ℃以下,在小棚上加盖草帘等保 温材料,如棚内温度超过30 ℃以上,要加强通风,白天大棚内的小棚膜适时揭开通风透气6 h~8 h, 天气寒冷时,通风时间宜少。前期待表土发白时浇水,选晴天上午一次性浇足,注意增温排湿。 5.4.4 定植时间和规格 冬春季于冷尾暖头晴天定植,夏秋于傍晚定植。采取大小行定植,大行80 ㎝,小行40 ㎝,定植深 2 度3 cm左右,每畦种双行,株距30 cm,一次性浇透定根水。每667 m 植3600株左右。根据不同季节及 品种增减密度,早春栽培为增加前期产量,可双株定植。 5.5 施肥管理 5.5.1 施肥原则 3 DB4203/T 172—2020 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相结合;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协调;以大量元素为主,大量、中量和 微量相配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5.5.2 整地施肥 2 定植前7 d~15 d整地,做成畦宽连沟1.2 m的畦,畦高20 cm,沟宽40 cm。每667 m 施用腐熟农家 肥4000 kg左右或者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0 kg~3000 kg,三元复合肥30 kg~50 kg,采用畦 中开沟施入或翻耕前撒施,施肥符合NY/T 496的规定。 5.6 田间管理 5.6.1 温度及通风 冬春棚室温度以25 ℃为宜,一般上午8时~9时揭开草帘等覆盖物,10时左右揭小棚薄膜,晴天大 棚温度超过30 ℃注意两头通风,夜间气温不低于10 ℃,土温保持在18 ℃左右,不得低于12 ℃。夏秋 栽培要遮阳网降温。 5.6.2 水肥管理 2 整个生育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在移栽后7 d~10 d追提苗肥,每667 m 用尿素4 kg兑水800 kg浇根; 2 盛花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 m 用磷酸二氢钾100 g兑水50 kg叶面追肥,或腐熟饼肥100 kg追肥;第 2 三次在盛果期追肥,每667 m 用磷酸二氢钾200 g兑水50 kg浇根;以后每采收一次叶面追施0.2%磷酸二 氢钾100 g,灌溉用水标准符合GB 5084的规定。 5.6.3 整枝和保花保果 主茎分枝下侧芽全部抹去,辣椒结果分叉后不再抹芽,在辣椒冬春茬栽培开花期按要求喷施防落素 处理,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早花早果早上市。 5.7 病虫害防治 5.7.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疫病、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及疮痂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 茶黄螨等。 5.7.2 防治
DB 4203-T 172—2020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十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36: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