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1 DB5306 昭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6/T 8.3—2019 代替 DG5306/T 8.3—2013 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 3 部分: 生产技术 2019- 11 -15 发布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11 - 15 实施 发 布 DB5306/T 8.3—2019 前 言 DB5306/T8-2019《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子种苗; ——第3部分:生产技术;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 本部分为DB5306/T8-201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昭通市水果技术推广站提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昭通综合试验站。 本部分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昭通市水果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清亮、蔡兆翔、李云国、赵家学、赵声文、马钧、文波、马静。 本部分代替了 DG5306/T8.3—2013。 I DB5306/T 8.3—2019 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 3 部分:生产技术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昭通苹果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 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昭通苹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的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847 苹果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44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T 91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环境技术条件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苹果园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本标准产地环境的规定,其他按NY/T 391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中规定执行。 3.2 园地规划 平地、滩地和10°以下的缓坡地,平地果园栽植行向采用南北向种植;10°~25°的坡地地果园栽 植行沿等高线延长种植。100亩以上连片果园应进行小区、道路、排灌沟渠规划,40亩~50亩划分1个作 业小区,小区间道路宽2 m~4 m,主干道宽4 m~6 m。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和看护。 4 品种和砧木选择 早熟品种:美国八号、神沙、嘎啦、红露;中熟品种:红露、新红星、金帅、华冠、优系乔纳金; 中晚熟品种:红将军、2001;晚熟品种:红富士、烟富6、烟富3。砧木可选用:丽江山定子,西湖海棠, 湖北海棠。 5 园地整治 1 DB5306/T 8.3—2019 种植前,对园地进行耕犁、耙平,按种植株行距划线打点,于定植点上挖深宽0.8 m~1 m的栽植沟 塘。定植沟、穴挖好后,在沟底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每株以充分腐熟有机肥50kg~100kg、普钙 1.5 kg~2 kg、硫酸钾0.5 kg~1 kg与表土混合均匀,回填至低于地面20 cm后,灌透水,使土沉实, 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6 栽植 6.1 栽植方式与密度 6.1.1 栽植方式 平地、滩地和10°以下的缓坡地为长方形栽植。10°~30°的坡地为等高栽植. 6.1.2 栽植密度 见表1。 表1 栽植密度 山地、丘陵 砧穗组合 平 地 株距 行距 密度 株距 行距 密度 m m 株/hm2 m m 株/hm2 3~4 4~5 500~833 3~4 5~6 146~666 2 3~4 1250~1666 2~3 4 833~1250 1.5 3~4 1666~2222 2 3~4 1250~1666 普通型品 种/乔化砧 短枝型品 种/乔化砧 普通型品 种/矮化中间 砧 短枝型品种/ 矮化中间砧 短枝型品种/ 矮化砧 6.2 授粉树配置 2 DB5306/T 8.3—2019 按4~5:1的比例配植主栽品种与授粉树品种或按1:8配置授粉树海棠,授粉品种应与主栽品种有相 仿的果实经济价值,可采用等量成行配置,否则实行差量成行配置。同一果园内栽植1~2个品种。红富 士、红将军、2001授粉品种:新红星、金帅。新红星授粉品种:元帅、金帅、津轻。 6.3 苗木的选择与处理 按GB 9847选用合格苗木。核实品种,剔除不合格苗木,修剪根系,将选好的优质苗用3~5度石硫 合剂或300倍多菌灵(有根蚜的加吡虫啉5000倍液),浸根10min,进行消毒处理,分级,备栽。 6.4 栽植时间 苹果苗木的栽植在春季、秋季进行。春栽于2月下旬~3月中旬进行。秋栽于9月上旬~10月上旬进 行。 6.5 栽植技术 6.5.1 挖塘 在准备好的定植穴或定植沟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塘。 6.5.2 定植 将苗木放入定植穴内,扶正苗木,使苗木根系自然舒展,纵横成行,应注意避免根系与肥料接触。 边填素土边踏实,使根系土壤充分密接,并使砧木的接口高出地面10 cm。如苗是营养系矮化、半矮化 中间砧苗木,约有1/2~2/3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 10 cm以上。 6.5.3 灌水 填土完毕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 m的树盘,充分灌水,浇透后用土封穴,并在树干周围培一土埂, 2 在树干周围覆盖1 m 地膜,并于树干周围放些土,再在地膜四周压土,以免被风吹起。 6.5.4 定干 春栽苗植后立即定干,秋栽苗翌年春季萌芽前定干。纺缍形整形定干高度90 cm~100 cm,小冠疏 层形定干高度80 cm~90 cm。达不到定干高度的苗,可在饱满芽处短剪,第二年进行二次定干。 6.5.5 立架 对于矮化栽培的果园要立支架,保持树干直立,每株树立竿,可用直径3 cm~5 cm的竹竿或钢管, 每10m立一根水泥柱或防腐处理过的木料杆作为支架,支架高4 m,支架上拉3~4道直径 5mm~6 mm钢绳, 第一道钢绳距地面60 cm,往上每道钢绳间距50 cm。从苗木定植第1年开始,将树干绑缚在立杆或竖拉 的铁丝上,直至树高达到3.5 m。 7 幼树管理 缓苗期后即可进行叶面喷氮。每10 d~15 d喷1次0.3%的尿素液。2年~3年生的幼树于3月下旬、6 月上旬追肥1次,每次每株施尿素50 g~100 g,穴施或放射状沟施均可。从4月下旬开始叶面喷布磷酸 二氢钾,连用2~3次。9月中、下旬开环状施肥,株施优质土杂肥25kg、普钙0.5 kg~1 kg。1年~2年 生幼树不能缺水,雨季来临前每10 d~15 d灌水一次,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以上。 3 DB5306/T 8.3—2019 8 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8.1.1 深翻改土 8.1.1.1 深翻 分为扩穴深翻和行间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 挖环状沟,沟宽50 cm~70 cm,深40 cm~60 cm。行间深翻为沿果树行间挖深翻沟,宽、深同扩穴深翻 一样。通常采用株、行间交替进行,即头年翻行间,下一年翻株间。1年~6年生幼树采用环状深翻,成 年树采用顺行间于树冠滴水线外缘向外挖长2 m、宽80 cm、深60 cm的深翻沟。挖沟时应注意尽量少伤 直径1cm以上的粗根,并将表土、底土分别放置。 对土层较浅且下层底土尚未风化的果园,要注意深翻沟的深度不宜太深,而宜浅些,通常在40cm~ 50cm之间,或者将深翻沟底挖成斜坡形,其下端与排水沟相连接,以避免造成烂根。 8.1.1.2 改土 深翻沟挖好后,及时进行回填,回填时先在沟内放一层改土材料,盖一层土,盖土时注意将表土放 在下面,底土放在上层。改土材料采用秸秆、杂草、稻草、绿肥、厩肥、饼肥、灰肥等。每株可按杂草 秸秆50kg,腐熟猪牛粪50kg,磷肥1kg~1.5kg压入。最后压实。及时灌水,使根土密接。 8.1.2 覆草和埋草 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等。把覆盖物覆盖在树 冠下,厚度15 cm~20 cm,上面压少量土,连覆3年~4年后浅翻一次,浅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面积不 超过树盘的四分之一。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8.1.3 果园生草 8.1.3.1 常用草种 主要为果园白三叶、果园黑麦草、果园苜蓿。 8.1.3.2 栽培方法 a) 播种整地:将果园杂草及杂物清除,翻地 20 cm~25 cm 深,整平耙细,加施底肥,墒情不足 应补墒。 b) 播种方式:可采用全园生草或行间生草株间覆盖;可单播也可混播(如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 按 1:2);秋季可撒播,春季宜条播。播深 0.5 cm~1.5 cm。播后镇压。 c) 苗期管理: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清除杂草。成坪后,应适时刈割,并进行施肥浇水等 养护;越冬要做好防寒保护。 8.2 施肥 8.2.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执行。所施用的肥料应为已进行登记的肥料或免于登记的肥料,禁止使用含氯化肥。 8.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4 DB5306/T 8.3—2019 8.2.2.1 有机肥料 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杆、饼肥、褐煤、泥肥、腐殖酸类肥、人畜废弃物 经微生物发酵等加工而成的肥料。 8.2.2.2 微生物肥料 包括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处理肥料 8.2.2.3 化肥 包括氮肥(硝态氮除处)、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锌肥及复合(混)肥等。 8.2.2.4 叶面肥 包括大量元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腐殖酸类肥料等。 8.2.3 施肥方法和数量 8.2.3.1 施基肥 以秋施为最好,通常于10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加少量铵态氮肥或尿素化肥。 施肥量按每生产1kg苹果施1.5 kg~2.0 kg优质农家肥计算。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 影范围内。挖放射状沟(在树冠下距树干80 cm~100 cm开始向外挖至树冠外缘)或在树冠外围滴水线 下挖环状沟,沟深60 cm~80 cm,施基肥后灌足水。 8.2.3.2 追肥 8.2.3.2.1 土壤追肥 a) 追肥时间及种类:第一次在萌芽前 7 d~10 d,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全年 N 肥的 60%,P 肥的 30%;第二次在花谢后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如树势旺,第一次施肥多,此次可不施;第 三次是果实膨大期(5 月下旬~6 月上旬),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全年 N 肥的 20%, P 肥的 30%,K 肥的 40%;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后,以农家肥为主。 b) 追肥数量: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标产
DB5306-T 8.3—2019 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3部分:生产技术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50: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