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DB4203 湖 北 省 十 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3/T 169—2020 代替 DB 4203/T 32-2008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4 - 25 发布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4 - 30 实施 发 布 DB4203/T 16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 DB4203/T 32—2008《无公害食品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DB4203/T 32—2008 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将“无公害食品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调整为“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的标准进行了检索更新,将引用标准按照规定重新排序。 ——在“5.1 保护设施的规格要求”中根据实际调整“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跨度。 ——在“表 1”中删除“推荐使用品种”和“产量指标”两列内容,将“栽培设施”修改为“栽培 方式” 。 ——“5.3.2 种子质量”中“净度≥98%、发芽率≥95%”调整为“净度≥99%、发芽率≥90%” 。 ——“5.3.4.1 育苗设施”中“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修改为“夏季直播,秋季育苗应 配有防虫遮阳设施” 。 ——在“5.3.6.3 嫁接育苗”中删除“靠接法操作方法”和“插接法操作方法”。 ——在“5.3.6.3 嫁接育苗”的“栽植方法”中,将“边栽边盖棚膜”修改为“嫁接后立即插入小 拱棚” 。 ——“5.5.1 温度管理”中“夏秋栽培宜在畦上覆地膜或农作物秸秆”修改为“夏秋栽培宜在畦上 覆黑色或银灰色地膜” 。 ——将“5.6.2 防治方法”修改为“5.6.2 防治原则”。 ——在“表 2”中加入粉虱(白粉虱、烟粉虱)防治技术。 ——将“5.6.3.4.2 禁止、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内容修改为“表 3 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名录” 和“表 4 国家限制使用农药名录” ,在“表 4”后添加“注: 《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名录》和《国家限制使 用农药名录》后期若有变化,依据最新版本确定” 。 ——增加“7 生产档案” 。 ——将标准文本里的长度、重量、面积、时间等单位统一修改为国际通用的英文符号。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可咨询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联系电话:0719-8117598,邮箱:
[email protected];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联系电话: 0719-8658612,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标准由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燕萍、罗科平、温毅华、詹云端、彭晓璇、王巍。 本标准由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203/T 32—2008 I DB4203/T 169—2020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黄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75 无公害食品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的设 施。 3.2 日光温室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座北向南,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 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3.3 温床 依靠生物能、电能、其他热源提高床土温度进行育苗的设施。 4 产地环境 1 DB4203/T 169—2020 选择无污染源、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前茬作物以非 瓜果类为宜,最好选用绿叶菜类和葱蒜类,产地环境符合NY/T 5010的规定。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保护设施的规格要求 日光温室:座北向南(偏东或西5度),跨度8 m~10 m,脊高4.5 m。 塑料小棚:脊高0.6 m~1 m,跨度1 m~3 m,长度不限。 塑料中棚:脊高1.5 m~2 m,跨度4 m~6 m,长度不限。 塑料大棚:脊高2.5 m~3 m,跨度6 m~15 m,长度30 m~60 m。 温床:温室或大中棚中,宽度约1.5 m~3 m。 5.2 茬口栽培类型 根据生产目的及设施条件可分为越冬栽培、早春栽培、晚春栽培、夏秋栽培和延秋栽培(见表1)。 冬春黄瓜前茬以选择用肥较多的白菜甘蓝类为宜,夏秋黄瓜前茬选择豆类、葱蒜类、绿叶菜类为宜。黄 瓜不宜与番茄同种或相邻种植。 表1 黄瓜栽培类型、播期、收获时间表 定植期 收获期 (月/旬) (月/旬) 9/中下 10/中下 11~4 温室 12/中下 1/下~2/上 3~6 大棚+小棚+草帘 12/下~1/下 2/上中 4~6 大棚+地膜 2/上中 3/中 4~6 地膜 3/上中 4/上中 5~7/上 露地 4/中下直播 6~7 5/中下直播 7~8 6/中下直播 7/中~8 栽培类型 栽培方式 播 期(月/旬) 越冬黄瓜 温室 早春 黄瓜 春黄瓜 晚春 黄瓜 夏黄瓜 露地 6/下育苗 7/上 8~9 秋黄瓜 地膜 7/上中 7/中~8/上 8/下~9 延秋黄瓜 大棚+地膜 7/下~8/上 8/下 9~11 5.3 培养壮苗 5.3.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和抗逆性好、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5.3.2 种子质量 2 DB4203/T 169—2020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规定的要求,即:纯度≥95%、净度≥99%、发芽率≥90%,水分≤8%。 5.3.3 壮苗标准 越冬及早春生产,苗高15 cm~20 cm,5片~6片真叶,苗龄40 d~45 d,茎粗0.8 cm以上;春季生 产,苗高8 cm~10 cm,3叶1心,苗龄30天左右,茎粗0.5 cm以上;夏秋生产,苗龄10 d~15 d,3叶1 心。 5.3.4 播种前准备 5.3.4.1 育苗设施 积极提倡采用育苗杯、育苗盘等方法播种育苗。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温床等育苗设施,冬春季节育苗应采用日光温室内营养钵育苗,为 提高地温应采用电热线育苗。夏季直播,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和工 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5.3.4.2 营养土的配制 5.3.4.2.1 营养土配制标准 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三年以上未种过瓜果类蔬菜、无病虫源的田土过筛,按 4:6 进行混合。每 1000 kg 营养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15:15:15)2 kg~3 kg,使其土壤通透性及保肥保水性能良好, 并符合 NY/T 5075 的要求。 5.3.4.2.2 营养土消毒灭菌 用 40%的福尔马林 50 倍液或多菌灵 800 倍液喷洒拌匀堆好,再用薄膜盖严,消毒 7 天,然后揭膜 2 散开 7 天,平铺到苗床上 10 cm 或直接装营养钵备用。一般育 667 m 大田用苗需营养土 2600 kg~3000 kg。 5.3.4.3 播种床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30 mg~50 mg,加水3 kg;或多菌灵1000 倍液、绿亨1号1200倍液等喷洒苗床,用塑料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5.3.4.4 种子处理 5.3.4.4.1 种子消毒 包衣种子无需处理。其它种子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用10%磷酸三钠浸种15 min或1%高锰酸钾浸种30 min,起到杀菌作用。 ——用1%次氯酸钠浸种5 min~10 min,可杀死早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多种病菌。 5.3.4.4.2 浸种催芽 把种子倒入55 ℃~60 ℃的热水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6倍,不断搅拌,并添加热水保持温度15 min~20 min后,自然降至常温,再浸种6 h~8 h,将种子捞出后置于28 ℃~30 ℃条件下催芽,4 d~ 5 d种子70%露白时播种。 5.3.5 播种 3 DB4203/T 169—2020 5.3.5.1 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候条件,育苗方法(方式)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详见表1。 5.3.5.2 播种量 2 2 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每m 大田用种120 g~150 g,每m 播种床播25 g~30 g。营养钵育苗, 2 2 需要苗床面积25 m ~30 m ;直播用种200 g~250 g。 5.3.5.3 播种方法 冬春季节,当催芽种子70%露白即可播种;夏秋季节直接用消毒后的种子育苗或直播。播种前将营 养土浇透水,播入种子,然后盖1 cm厚营养土,播种结束盖上薄膜。也可以采用两段育苗,即先把种子 播于用营养土做好的苗床内,上面覆盖1 cm厚营养土,然后盖上薄膜,出苗后揭去薄膜,当幼苗长到2 叶1心时再移到营养钵内或进行假植。 冬春季节应注意保温;夏秋季节应注意降温,防曝晒、暴雨、虫害等。 5.3.6 苗期管理 5.3.6.1 冬季育苗 两叶前主要温度调整,白天25 ℃~30 ℃,夜间15 ℃~18 ℃。子叶展开时第一次间苗,2叶时第 二次间苗。定植前10天应注意炼苗,白天温度在20 ℃~25 ℃,夜间15 ℃左右。水分控制,土壤水分 一般见干见湿。 5.3.6.2 夏秋育苗 主要靠遮阳网降温,同时在苗子1叶1心和2叶1心时各喷1次乙烯利,浓度为200 mg/kg~300 mg/kg, 可提高雌花率。喷施0.3%印楝素生物农药趋避害虫,主要是防止蚜虫传播病毒病。 5.3.6.3 嫁接育苗 以黑籽南瓜苗为砧木,以黄瓜苗为接穗进行嫁接,嫁接方式分为靠接法和插接法。采用靠接法嫁接 育苗,黄瓜籽比黑籽南瓜籽提前5 d~7 d播种;采用插接法嫁接,黑南瓜籽比黄瓜籽提前7天播种。 栽植方法:按东西向在育苗床上开出深5 cm的沟,浇透水,水渗到2/3时,按株距行距10 cm×10
DB 4203-T 169—2020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十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50: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