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昭 DB5306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6/T 26.4—2019 代替 DG 5306/T 25.4—2016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第 4 部分: 病虫害综合防治 2019- 11 - 15 发布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11 - 15 实施 发 布 DB5306/T 26.4—2019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苗生产; ——第3部分:生产技术;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由绥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绥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钟德卫、林辉云、陈乾昭、张定红、全 勇、李坤明、陈 瑶。 本部分代替了DG5306/T 25.4—2016。 DB5306/T 26.4—2019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1 第 4 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绥江半边红李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措施和使用农药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绥江半边红李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病虫害防治方法 3.1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植物检疫,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 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 3.2 植物检疫 引种和育苗单位,必须经县(区)以上植物检疫部门检疫,确无国家规定的病虫检疫对象、危险病 虫,取得检疫合格证书后,方可引种育苗出售给生产单位。对引入带检疫病虫的单位,应集中销毁引进 的苗木。 3.3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改良土壤,合理间套种。科学整形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合理负载,保 持树体健壮。在果树休眠期间采取剪除病虫枝、人工捕捉、清除枯枝落叶、翻树盘(休眠后期)、地面 覆盖秸杆,刮除老翘皮、腐烂病斑,并涂治 3°Be~5°Be 石硫合剂,促进伤口愈合,避免流胶,抑制 或减少病虫害发生。 3.4 生物防治 3.4.1 天敌 通过保护瓢虫、小花蝽、草蛉、食蚜蝇、捕食螨等天敌,控制蚜虫、叶螨、潜夜蛾等。 3.4.2 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防治害虫,如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害虫。 3.5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于4、5月份采取糖酒醋液诱杀害虫,5月份以后采取黑光灯诱杀害虫,还可以采用频 振式杀虫灯、树干缠草把、粘着剂和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 DB5306/T 26.2—2019 3.6 化学防治 3.6.1 使用化学农药时,按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 3.6.2 禁止使用的农药见附录 A。 3.6.3 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 B。 3.6.4 农药施用方法 3.6.4.1 喷雾法 将农药稀释到使用浓度,进行喷雾。 3.6.4.2 喷粉法 用喷粉器直接喷洒。 3.6.4.3 地下根施法 主要对地下害虫进行灌根和土壤埋药。 3.6.4.4 烟雾熏蒸法 应用点燃后产生的消毒剂烟雾进行消毒处理。 3.6.5 农药使用 3.6.5.1 为减少污染,必须严格控制使用的剂量、次数、时间,尽量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制剂,确保 安全。各种农药残留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指标以下。 3.6.5.2 在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必须具备“三证”,即农药上使用的登记证号,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 标准代号。 3.6.5.3 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避免长期使用,距果实收获期的安全天数不低于 30 天。 3.6.5.4 严格用干净、清洁无污染的清水配制农药。 3.6.5.5 与其它农药混用时,应认真阅读该品种农药的使用说明书,并注意要现配现用。 3.6.5.6 农药防治对象、施药时间、农药品种和药量要准确。 3.6.5.7 防治地下害虫,不得使用残留期长、高毒,对植物根系有内吸作用的药剂。 3.6.5.8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虫比例合理的情况下 不用药。 3.6.5.9 根据天敌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 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3.6.5.10 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 果。 4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DB5306/T 26.4—2019 4.1 主要病害 4.1.1 包括李流胶病、煤烟病、红点病、褐腐病。 4.1.2 主要病害防治 4.1.2.1 李流胶病 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条,且以主干和主枝分叉部为主,有时果实也有流胶。其防治措施: a) 修剪时要适当轻剪,避免造成枝干上的大伤口。对大剪口和锯口,要涂膜立康、腐迪、接蜡等 防腐剂保护剂; b) 及时消灭枝干害虫,防止在枝干上造成伤口引起流胶; c) 进行果园管理时,避免由于机械伤所造成的伤口而导致流胶; d) 萌芽前药剂防治,刮除流胶病块,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或 5° Be 石硫合剂或 80% 乙蒜素原粉进行保护。 e) 用 5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异菌脲可 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进行喷施。 4.1.2.2 李煤烟病 又名煤污病,危害李树的果实、叶片和枝梢。其防治措施: a) 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 b) 合理整形修剪,调整树冠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c) 勤除果园杂草,扫除落叶病枝; d) 展叶期喷施 0.3°Bé~0.5°Bé石硫合剂,落叶后喷施 5°Bé石硫合剂; e) 雨季前、后喷洒 l:3:200 倍波尔多液 3 次或 50%甲基硫菌灵 500~800 倍液 2~3 次。 4.1.2.3 李红点病 在绥江半边红李栽培区均有发生,其侵染叶片引起落叶,侵染果实会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其 防治措施: a) 彻底清除果园中病叶、病果,集中焚烧或深埋; b) 加强果园管理,对感病植株增施肥料,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并注意排水; c) 在李树开花末期至展叶期及果实膨大期,喷施 50%丁戊己二元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4% 络氨铜水剂 300 倍液。 4.1.2.4 李褐腐病 又称李实腐病,危害李树的花和果实,贮运期间的果实也可受害。其防治措施: a) 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地面及枝上的病僵果、病枝梢集中烧毁或深埋; b) 将地面的病枝、病果等残体带出果园外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基数; c) 早春萌芽前喷一次 5° Bé石硫合剂; d) 在李树谢花 80%左右及果实近成熟时喷施 70%甲基硫菌灵或 50%多菌灵 l000~1500 倍液。 4.2 主要虫害 4.2.1 包括蚜虫类、介壳虫、食心虫和红蜘蛛。 4.2.2 主要虫害防治 4.2.2.1 李短尾蚜 DB5306/T 26.2—2019 又名杏圆尾蚜、杏短尾蚜、阿氏圆尾蚜,属同翅目蚜科。其防治措施: a) 结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 b) 在果园附近不宜种植烟草、白菜等农作物,减少蚜虫的夏季繁殖场所; c) 保护天敌,尽量少喷洒广谱性农药,同时避免在天敌多的时期喷药; d) 在蚜虫发生期喷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5000 倍液。 4.2.2.2 李桑白蚧 又名桑盾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等,属同翅目盾蚧科。其防治措施: a) 加强苗木、接穗检疫工作,防止桑白蚧扩大蔓延; b) 结合修剪和刮皮等措施,及时剪除并烧毁被害枝梢,或用硬毛刷刷除枝梢上的越冬虫体并集中 烧毁; c) 利用捕食性红点唇瓢虫和寄生性软蚧蚜小蜂等消灭桑白蚧,控制其危害; d) 在若虫分散转移分泌蜡粉介壳之前,喷施喷施 40%速扑杀乳油 1000 倍液,或 40%毒死蜱 (乐斯 本)乳油 1000 倍液,或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加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 药防治。 4.2.2.3 李小食心虫 又名李小蠹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其防治措施: a) 在越冬成虫羽化出土前,即 4 月下旬进行培土; b) 越冬代成虫羽化前,或在第一代幼虫脱果前在树冠下地面喷施 25%辛硫磷微胶囊,每亩 0.8 kg~1 kg 加水 50 kg~80 kg 喷洒,撒后用耙子耙匀,使药、土混合均匀; c) 利用李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可用灯光和糖酒醋液诱杀; d) 在成虫发生期树上喷苏云金杆菌 500 倍液或阿维菌素 3000~4000 倍液。 4.2.2.4 红蜘蛛 红蜘蛛又名樱桃红蜘蛛、山楂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其防治措施:在花前和花后 7 d~ 10 d 及 6 月喷施 15%哒螨灵 3000 倍液防治。 DB5306/T 26.4—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产 A 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 种 类 农药名称 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六六六、林丹、甲氧、高残毒 DDT、硫丹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禁用作物 禁用原因 所有作物 高残毒 蔬菜、水果、茶叶 工业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 滴滴涕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 有机磷杀虫剂 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地虫硫磷、灭克磷(益 所有作物 剧毒高毒 所有作物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所有作物 慢性毒性、致癌 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 对水生生物毒性大 所有作物 致癌、致畸、高毒 阿维菌素 蔬菜、果树 高毒 克螨特 蔬菜、果树 慢性毒性 所有作物 高残毒、慢性毒性 所有作物 高残留、慢性毒性 所有作物 剧毒、高残毒 水稻 异味 所有作物 致癌、高残留 所有作物 杂质致癌 收宝)、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 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 二甲基甲脒类 杀虫杀螨剂 杀虫脒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所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卤代烷类 熏蒸杀虫剂
DB5306-T 26.4—2019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10:05: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