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01 B 31 DB5306 昭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6/ T7—2019 代替 DB5306/T 7—2012 代替 DB5306/T 7—2 鲁甸县青花椒质量等级标准 2019 -11-15 发布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15 实施 发 布 DB5306/ T7—2019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修订。 本标准与DG5306/T 7—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 ——取消引用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取消引用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方法; ——取消引用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的测定; ——取消引用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取消引用GB/T 12729.12 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的测定; ——原引用GB/T 12729.6 水分含量的测定修订为GB 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含量 第三法蒸馏法测定(见5.33); ——原引用GB/T 12729.7 总灰分含量的测定修订为GB 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含 量的测定(见5.35); ——增加GB 5009.11 食品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见5.36); ——增加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见5.37); ——修订理化指标的“开口青花椒”、“含籽青花椒”两个参数,(见4.2); ——修订“挥发油”以及“水份”两个参数,依据林业部的GB 500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挥发油含量进行了细分; 本标准由鲁甸县花椒产业商会提出。 本标准由鲁甸县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修订单位: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市质量检测中心、鲁甸县林业局。 本标准修订人:赵孔发、苟仕坤、李云辉、饶绍松、龚慎、颜亨文、刘安学。 本标准代替了DG5306/T 7—2012。 I DB5306/ T7—2019 鲁甸县青花椒质量等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花椒干椒(果皮)的质量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识、运输及贮 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鲁甸县境内生产的青花椒干椒质量等级判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调味品 取样方法 GB/T 12729.3 香辛料和调味品 分析用粉末试样的制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青花椒 椒果为绿色的花椒调味品在市场上统称为“青花椒”,其共同特征是鲜果碧绿色、干果灰绿色。其 拉丁学名为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又名香椒子、崖椒、野椒、青椒、川椒等,因 其果实采收时通常为青绿色而得名,是芸香科(Rrutacea)花椒属(Zanthoxylum L.)的一种香料植物,常 见的有七叶青、九叶青椒等。本标准是指其植株果实经脱水干燥后,除去固有杂质和外来杂质后的产品。 3.2 含籽青花椒 发育不良或在晾晒、烘烤等制干过程中果皮未开裂或未充分开裂,青花椒籽不能自然脱出的青花椒 产品。 3.3 开口青花椒 青花椒果实在采摘后经晾晒、烘烤等制干处理后种子已完全自然脱出,形成开口状态的青花椒种子 外壳。 1 DB5306/ T7—2019 3.4 霉粒青花椒 由于霉菌浸染而发生霉变,致使改变了固有色泽、有霉变的青花椒产品。 3.5 黑粒青花椒 青花椒果实因采收不及时或制干不当而使其颜色变黑未受霉菌感染变质的青花椒产品。 3.6 染色青花椒 经过染色处理的青花椒产品。 3.7 花椒籽 花椒果实内与果皮可分离的种子。 3.8 固有杂质 与青花椒树生物体有关的杂质,包括果穗梗、椒叶、花椒籽和花椒脱落物。 3.9 外来杂质 与青花椒树生物体无关的一切外来显见杂物和尘土等。 3.10 色泽 青花椒外果皮呈现出的颜色。 3.11 均匀 花椒壳的大小、颜色基本一致。 3.12 油腺 青花椒外果皮上富含挥发油的凸起腺体。 3.13 过油青花椒 经过植物油提取了青花椒的麻香物质而颜色灰暗的青花椒产品。 3.14 晒青花椒 指通过自然晾晒干燥的青花椒产品。 3.15 烘烤青花椒 指通过机械或烤房烘烤干燥的青花椒产品。 3.16 碱椒 指将鲜青花椒通过碱溶液浸泡定色脱脂干燥的青花椒产品。 3.17 棒椒 指青花椒在干燥过程中种子和种皮分离时,人为使用棒子敲打促使含籽率增加的青花椒产品。 DB5306/ T7—2019 3.18 炒椒 指通过高温烘炒干燥的青花椒产品。 3.19 劣质青花椒 指碱椒、过油青花椒、炒椒和棒椒。 3.20 异色青花椒 指青花椒色泽极端低于同等级指标的青花椒产品。 3.21 假青花椒 指用非青花椒品种冒充青花椒或其他材料合成的仿真青花椒、染色青花椒。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指标 一级 项目 二级 三级 四级 特级 一等 色泽 二等 一等 有光泽、青绿或黄绿 二等 一等 浅青、有光泽 二等 一等 褐青 棕褐 外观 粒大、均匀、油腺密而突出 均匀、油腺密而突 出 食味 麻味浓烈、持久、无异味 麻味较浓、持久、 无异味 麻味尚浓、无异味 气味 香气浓郁、纯正 香气较浓、纯正 具香气、尚纯正 霉粒青花椒/异 色青花椒 极少 假青花椒 无 二等 均匀、油腺突出 油腺较稀而不突出 4.2 理化指标 一级 项目 特级 开口青花椒 % ≥ 含籽青花椒 % 固有杂质 % ≤ 3 ≤ 99.0 1 0.5 二级 三级 四级 一等 二等 一等 二等 一等 二等 一等 二等 95.0 90.0 85.0 80.0 75.0 70.0 60.0 5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1.0 2.0 3.0 4.0 DB5306/ T7—2019 外来杂质%, ≤ 挥发油(ml/100 g), ≥ 黑粒青花椒/劣质青花 椒 %, ≤ 无 0.1 7.0 0.5 6.5 1.0 1.0 5.0 4.0 2.0 4.0 水份 % ≤ 12.5 13.0 总灰份% ≤ 9.5 10.0 总砷(Ag计),mg/kg≤ 0.5 铅(Pb计),mg/kg 3.0 ≤ 1.5 4.3 卫生指标 符合GB 2762、GB 2763 等有关食品卫生国家标准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 成批包装的青花椒按GB/T 12729.2执行。抽取的样品总量应不少于4 kg净产品,分散产收、散装的 青花椒,应随机从样本的上、中、下不同方位抽取基础样品,基础样品混合及缩分后,至少应再等分为 实验室样品和仲裁样品,基础样品的抽取总量按货批量的大小决定(≥1000 kg取0.5%;500 kg~1000 kg 取1%;200 kg~500 kg取2%;200 kg以下取4 kg),抽取的实验室样品总量应不少于2 kg。当商品青花 椒大于10000 kg时应分为不大于10000 kg的批次进行取样。 5.2 粉末样品制备 取5.1获得的样品适量,在白瓷盘上用镊子拣去固有杂质和外来显见杂质,然后将样品置于分离筛 中,分离至没有尘土为止,再按GB/T 12729.3制成粉末样品。 5.3 检验 5.3.1 感官检验 5.3.1.1 色泽 置测试样品100 g于白瓷盘中,在良好的自然光下,目测其色泽、果形、有无霉粒青花椒、过油青 花椒、染色青花椒、黑粒青花椒、碱椒、炒椒、棒椒和显见外来杂质。 5.3.1.2 外观 手握硬脆,搓之有沙沙声的为干,反之则潮。 5.3.1.3 食味 随机在试样品中取出1~2粒青花椒,放入口中嚼烂,品尝其麻味强弱、持续时间长短。 5.3.1.4 气味 置测试样品50 g于广口瓶中,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嗅辨青花椒香气浓淡,有无异味。 DB5306/ T7—2019 5.3.2 理化指标检验 5.3.2.1 开口青花椒和含籽青花椒的测定(其它未标注的数粒指标检测方法的适用此方法测定) 取5.1获得的样品适量并均匀分样50 g为总样品,样品在检验操作台去除杂质和不完善粒后,用镊 子对样品进行数粒,记录总粒数为G,其中开口青花椒和含籽青花椒分别记录为G1和G2(粒),开口青花 椒和含籽青花椒粒数之和与样品粒数精确至5粒,数粒次数均不少于2次,取数粒结果误差值小于5的两 个数之和求平均数作检验参数,检验结果修正参数为正负0.1~0.9,修正按兼顾大值的原则修正为整数 后开口青花椒和含籽青花椒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 G1 100 计算公式:开口青花椒%= G %………………………………………...1 G2 100 含籽青花椒%= G %…….…………………………………2 试中: G --为总样品,单位为粒; G1--为开口青花椒,单位为粒; G2--为含籽青花椒,单位为粒。 5.3.2.2 固有杂质和外来杂质测定(黑粒青花椒、劣质青花椒适用此方法测定,其它未标注的称量指 标检测方法的适用此方法测定) 5.3.2.2.1 仪器 天平(1‰)、镊子、分离筛(孔径为0.2 cm)。 5.3.2.2.2 操作步骤 称取 5.1 获得的样品 200 g,精确至 100 mg,记录质量(m)。在白瓷盘上用镊子把不能过筛的固 有杂质和外来杂质从样品中拣出,并分开堆放,然后将样品剩余部分置于分离筛中,分离至筛内没有杂 质后,将拣出的固有杂质称量记录质量(m1),将拣出的外来杂质和筛下物尘土等一起称量记录质量(m2)。 5.3.2.2.3 结果计算 m1 100 某批次青花椒固有杂质含量(%)= m …………………1 m2 100 某批次青花椒外来杂质含量(%)= m ……………………2 式中: m1—固有杂质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外来杂质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DB5306-T 7—2019 鲁甸县青花椒质量等级标准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23:39: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