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7.080.01 B 31 红 DB5325 河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25/T 97—2020 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3 - 20 实施 2020 - 03 - 08 发布 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25/T 9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屏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石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浦江、岳勇、董云涛、高航、何丽英、张承斌、刘乔来。 I DB5325/T 97—2020 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屏火龙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园地建设、育苗、栽植、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 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贮运等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屏火龙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产地环境 3.1 生态环境质量要求 应符合NY/T 391中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 3.2 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NY/T 391中的空气质量要求。 3.3 光温条件 火龙果种植宜选择年均温在22 ℃~32 ℃,年≧10 ℃的积温5 500 ℃以上,日照1 700 h以上,最 冷月均温≥8 ℃,极端低温度>5 ℃,光照充足、无污染源的地区建园。 3.4 水利条件 灌溉用水应符合NY/T 391中的农田灌溉水质要求。产地保证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能满足绿色食 品生产过程中用水需要。 3.5 土壤条件 土壤质量应符合NY/T 391中的土壤质量要求。选择土壤pH在5.5~7.5之间,且透气性良好,土壤肥 力高、地势平缓,坡度小于20°的砂壤土或红壤土种植。 4 园地建设 1 DB5325/T 97—2020 4.1 道路规划 园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区域,园地内建设作业主干道及支路,作业区依园区实际确定规划。 4.2 排灌系统 应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能蓄能排。建园多采用明沟排水,即行间浅沟,排水沟深度为0.3 m~0.4 m, 周围深沟,排水沟深度为0.5 m~0.8 m;也可采用暗沟排水或明暗结合的方法。灌溉系统宜采用喷灌、 滴灌等。 4.3 缓冲带 应在绿色食品火龙果生产区与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建设隔离栏作缓冲带,一般以灌木丛、松树林等为 主,保证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4.4 其它设施规划 园区内应建设农资仓库、管理用房、产品分级贮藏间及废弃物收集处理等设施。 5 育苗 5.1 品种选择 种苗宜选用红皮红肉型的优质品种。 5.2 扦插 5.2.1 选取生长充实结果性能表现优越,长 25 cm 左右的茎节作为扦插苗。 5.2.2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以春夏季最适宜,插条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 15 d~30 d 可生根,根 长到 3 cm~4 cm 移植到苗床。 5.3 移植 5.3.1 育苗床宜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畦带沟宽 90 cm。 5.3.2 亩施腐熟农家肥 1 500 kg~2 000 kg,掺入谷壳 1 000 kg,搅拌均匀,施于畦面以下 10 cm~ 20 cm 作基肥,再亩施 100 kg~150 kg 钙镁磷肥(P2O5≥18%),施于 4 cm~5 cm 深的表土层。 5.3.3 将苗按株行距 3 cm 种于苗床,浇透水并喷洒 500 倍多菌灵一次。睛天及时浇水。每亩施 15:15:15 复合肥 5 kg~7 kg,等长出一节茎肉饱满的茎段,即可出圃。 6 栽植 6.1 种植时期 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春季为宜。 6.2 建桩 宜采用单桩双台为主,第一台离地80 cm,第二台离地150 cm。选用10 cm见方、高2 m的柱子,入 土40 cm作支架。柱子在坡地桩距为2.2 m×2.2 m,平地桩距2 m×3 m。柱的顶端10 cm处交叉打孔待用。 6.3 2 种植密度 DB5325/T 97—2020 宜亩栽300株。每2株~3株蹭立一根柱体。种植时不可深植,入土3 cm即可。种植初期应保持土壤 湿润。 7 土壤管理 7.1 除草 新植园地,采用人工除净杂草,起垄栽培。 7.2 耕翻 清园后,园地两犁两耙,深犁深翻30 cm以上。雨后应进行培土,覆盖裸露根系。新植园在冬季培 土护根。 8 施肥管理 8.1 施肥原则 应符合NY/T 394中A级绿色食品的要求。根据树龄、树势,酌情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 辅,并依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施用铁、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促进养分平衡 。 8.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按NY/T 394中所规定的A级绿色食品生产可使用的肥料种类和使用规定执行。农家肥应堆沤,经大 于50 ℃发酵7 d以上,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8.3 施肥方法和时期 8.3.1 施肥方法应勤施薄施。由于果实采收期长,要重施有机质肥料,均衡长期施用氮、磷、钾复合 肥。花果期增补钾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 8.3.2 基肥在种植前 1 月~2 月,围水泥桩环状挖穴施肥。亩施腐熟农家肥 1 000 kg,15:15:15 复合 肥 40 kg,P2O5≥18%钙镁磷肥 100 kg~150 kg。 8.3.3 追肥在 6 月~9 月份期间每亩分 3 次追施 15:15:15 复合肥 40 kg,促开花结果,提高产量。花芽 分化期及果实膨大期亩用磷酸二氢钾 20 g 兑水 800 倍液叶面喷施促进果实生长。 9 水分管理 灌溉水质应符合NY/T 391中对农田灌溉水质的要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雨季应及时排水。 10 整形修剪 10.1 整形 在新梢长至约0.5 m~1 m时,每桩留16个~20个分布均匀、健壮的新梢,疏除过密的、多余的新梢; 进入盛产期的树体,每桩宜保留有效结果枝40条~50条,枝条应均匀分布成环状。当枝条长到约1.3 m~ 1.4 m应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积累养分,提早开花结果。 10.2 修剪 3 DB5325/T 97—2020 每年12月下旬,从基部剪除采果后衰老的茎蔓及垂地遮阴的内膛茎蔓,促进新梢抽生。选择近柱顶 中心的不同方向的新梢保留培养为更新枝,留足更新枝后,可将过密过弱或畸形的萌芽从分蘖基部剪除, 以减少交叉枝、无效分枝,优化植株空间结果结构。 11 花果管理 11.1 疏花 火龙果疏花一般在开花后3 d~5 d后,当花冠与幼果处出现黄绿分明的分界线,于分界线上方约2 cm 的地方将黄化的花冠剪除,每节茎只留下质量较好的1朵~2朵花。 11.2 疏果 在自然落果后,先剪除弱茎蔓及其果实,摘除病虫果、畸形果,再对坐果偏多的枝蔓进行疏果,同 一结果枝约30 cm留一果。 11.3 授粉 火龙果在结果中分为自花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需要人工授粉的品种,采用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座 果率。火龙果于21:00前后开花,第二天即凋萎。人工授粉于开花当晚收集不同植株的花粉,将花粉充 分混匀后用毛笔将花粉涂抹到雌蕊上。 12 病虫害防治 12.1 防治原则 应符合NY/T 393中A级绿色食品的要求。总的原则是贯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 方针,把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 12.2 主要病虫害种类 12.2.1 12.2.2 主要病害:炭疽病、软腐病等。 主要虫害:蚜虫、果蝇等。 12.3 植物检疫 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蔓延。 12.4 防治方法 12.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清除杂草,消灭病虫害的栖息地。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 和枯枝,对更新园地进行深耕,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12.4.2 生物防治 营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繁殖、释放和保护害虫天敌,如捕食性二星瓢虫、七星瓢虫等。 12.4.3 4 物理防治 DB5325/T 97—2020 使用诱虫灯,诱杀夜间活动的害虫;采用果实套袋技术,防止病虫危害果实;及时摘除病虫枝和病 虫果。 12.4.4 化学防治 12.4.4.1 农药使用按照 NY/T 393 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选择作用 机制不同,混用后增效不增毒的药剂混合使用。不应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和许可生产的农药。 12.4.4.2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不同农药的持效期,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高效施 药技术进行防治。 12.4.4.3 生产过程中推荐使用以下农药:防治炭疽病、软腐病等,使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每亩用量 133 g~150 g,兑水 600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蚜虫,使用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兑水 20 000 倍液喷雾防治 14 d。 13 采收分级 13.1 采收 火龙果成熟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11月底,待果实由绿变红3 d~5 d后即可采收。分期分批随熟随采, 采收时由果梗部位剪下,注意轻采轻放轻运,避免机械损伤。 13.2 分级 产品采收后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精选,挑出病虫果、损伤果、畸形果后按大、中、小三级分选分级。 1级果单果重400 g以上;2级果单果重300 g~400 g;3级果单果重200 g~300 g。 14 包装运输 14.1 包装标志 包装标签标识及标识内容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产品标志设计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 使用规范手册》要求。 14.2 贮存运输 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产品贮存适宜温度为8 ℃~12 ℃,相对湿度为80%~90%。产品运输前 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防冻、防雨、防晒和通风散热。运输工具清洁、 干燥、有防雨设施,不应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5325-T 97-2020 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25-T 97-2020 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25-T 97-2020 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25-T 97-2020 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42: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