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1 张 DB1307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7/T 309—2020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2020-01-06 发布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1-21 实施 发布 DB1307/T 30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凤岐、苏浴源、栗淑芳、申领艳、康少辉、石汶汶、王鑫、黄欣莉、王明秋、 刘晓东、董灵迪、陈宝刚、李兰功、何建兴。 2 DB1307/T 309—2020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花菜生产技术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地区类型区青花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4 品种选择 宜选择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寒、抗病性强、品质好等优点的早中熟品种,要求球形周正、蕾粒均 匀紧实、色泽深绿、茎基部不空心、株型直立。如“耐寒优秀”。 5 播种育苗 5.1 基质选择、配制 选 择 无 菌 无 病 无 虫 的 基 质 , 草 炭 + 蛭 石 + 珍 珠 岩 , 容 积 比 为 6:1:3 , 每 立 方 米 加 入 复 合 肥 (N:P2O5:K2O=15:15:15)1 kg。50 L 基质加入 5 g~8 g 含活菌 200 亿/克的农业专用复合芽孢杆菌,250~400 倍液进行喷洒。 装盘前一天将基质倒在塑料布上,边喷淋水边翻搅,基质含水量以“手握成团、轻触即散”为宜。基 质喷淋搅拌后用塑料布盖严,闷闭 8 h~10 h。 5.2 苗盘准备 选用标准的 105 孔穴盘,将拌好的基质装入穴盘,用平板将基质刮平、刮匀,并将多余的基质刮掉。 5.3 压穴 将装好基质的穴盘孔对孔码高,每 10 个穴盘码一堆,用大于穴盘的木板放在苗盘顶端向下施力,压 深 10 mm。 5.4 播种 用 105 手持穴盘点播仪播种,每穴播 1 粒。 3 DB1307/T 309—2020 5.5 覆土 播后覆基质,用平板刮平,使每穴覆盖基质均匀一致。 5.6 浇水 5.6.1 浇水方式 浇水时采用喷洒的方式,忌大水直冲,以免将基质冲出穴盘。 5.6.2 浇水量 基质相对含水量在 60 %~80 %为宜,当表面基质发黄、发硬、与苗盘边缘出现空隙时,及时浇水,浇 水量以水刚刚从穴盘底部渗出为宜。 5.6.3 浇水时间 浇水要在上午 10:00 前进行。 5.7 温度 5.7.1 苗期温度 播种至齐苗期间,白天温度保持 20 ℃~25 ℃,夜间 15 ℃~18 ℃;齐苗至定植前 10 d,白天温度保持 10 ℃~20 ℃,夜间 8 ℃~10 ℃;定植前 10 d 至定植期间,白天温度保持 10 ℃~15 ℃,夜间 5 ℃~10 ℃。 5.7.2 通风 午间温度过高时应通风降温。 5.7.3 遮阳 采用透光率为 50 %的遮阳网覆盖在大棚外进行遮阳。遮阳时间应根据季节和当天光照强弱而定,一般 在 10:00~15:00 之间进行。温度低、光照弱的情况下遮阳时间可短些或不遮阳,反之则可长。 5.8 标准苗 幼苗 5~6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植株健壮,株高 12 cm~15 cm,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提苗时基质不松 散),无病虫害。 6 整地施肥 6.1 底肥 亩施优质有机肥 5 000 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 kg、生物菌肥 40 kg。 6.2 整地 深翻 30 cm,交叉旋耕 2 遍,耙耱 1 遍。 6.3 起垄、铺滴灌带、覆膜 一次性完成机械起垄、铺设滴灌管、覆盖地膜。选用幅宽 90 cm 的黑色地膜,垄面宽 60 cm,垄沟宽 50 cm,垄高 10 cm。每垄膜下铺设 1 条滴灌带。 4 DB1307/T 309—2020 7 定植 7.1 定植时间 第一茬 5 月中下旬定植,第二茬 7 月中旬定植。育苗时间相应提前 30 d。如只种一茬,可在 5 月中旬 到 7 月中旬根据市场安排种植。 7.2 密度 每垄定植 2 行,株距 40 cm,行距 55 cm,亩定植 3 000 株。 7.3 定植前浇水 定植前 2 d 田间滴灌 1 次透水,要求两滴灌头中间土壤水分下渗 15 cm。 7.4 定植方法 按株距错位定植于滴灌带两侧,定植深度以刚好埋住幼苗土坨为宜,并将土坨周围的土壤填实,使根 部与土壤紧密接触。 7.5 定植后浇水 使幼苗土坨全部湿润,0 cm~20 cm 土层相对含水量达 80 %以上。 8 田间管理 8.1 浇水 8.1.1 幼苗期 定植后浇定植水,后期 7 d 滴灌 1 次,亩滴灌定额为 14 m3。 8.1.2 莲座期和结球期 定植后 25 d 左右进入莲座期,亩滴灌定额为 16 m3。 灌水期间若有降雨,可根据降雨量进行适当调整,保证 0 cm~20 cm 土层的相对含水量不低于 60 %。 采收前 7 d 停止灌水。 8.2 追肥 8.2.1 追肥方法 结合浇水,每次追肥前用清水滴灌 30 min,然后将肥料溶解到滴灌系统的肥罐内进行滴灌,追肥完毕 再用清水滴灌 30 min。 8.2.2 幼苗期 缓苗后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 10 kg,7 d 追施 1 次。 8.2.3 莲座期 亩追施复合肥(N:P2O5:K2O 为 30:12:9)10 kg,7 d 追施 1 次,连续追 2 次。 8.2.4 结球期至膨大期 5 DB1307/T 309—2020 亩追施复合肥(N:P2O5:K2O 为 12:10:23)10 kg,连续追 2 次。 8.3 中耕除草 定植后 7 d 进行第 1 次中耕除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再进行除草。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9.2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 清除田间杂草、植株残体,避免虫卵寄存; 秋季深翻,冻、晒虫卵及虫体。 9.3 物理防治 田间悬挂 25 cm×40 cm 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板条上涂上一层机油,30~40 块/亩,诱杀蚜虫、白粉。 对于甜菜夜蛾等飞行能力较强的害虫,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每 10 亩一台。 9.4 化学防治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黑根病、黑腐病,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 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农药使用符合 NY/T 393 规范。 10 采收 10.1 适时采收 当花球球面直径为 13 cm~15 cm、小花蕾整齐未松散、整个花球紧实完好、呈深绿色时商品性最佳, 为采收适期。采收时将花球连同 10 cm 左右长的嫩茎一起割下,花球要轻拿轻放,以防损伤。 10.2 加工保鲜 10.2.1 预冷 采收后要及时送进冷库进行预冷,冷库温度 0 ℃~2 ℃,使青花菜降至 2 ℃~5 ℃。 10.2.2 初加工 预冷后将青花菜按要求初加工,进行切面修整,坏球挑选等工序。 10.2.3 装箱 在聚苯乙烯泡沫箱里装一符合食品加工包装安全标准的塑料袋,底部平躺摆放 1 层青花菜,上面 1 层 青花菜球面朝上整齐摆放,共 2 层。 10.2.4 装冰 用清洁的碎冰将整个箱子封满,一般需要碎冰 7 kg~8 kg,然后用胶带纸封口,0 ℃~1 ℃冷藏。 6 DB1307/T 309—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 施药 最多用药 安全间隔 方法 次数 期(d) 3 7 3 7 喷雾 3 7 75 g~100 g 喷雾 3 10 20 %水分散粒剂 12 g~20 g 喷雾 2 10 氯吡嘧黄隆 70 %水分散粒剂 2 g~4 g 喷雾 2 10 吡蚜酮 50 %水分散粒剂 12 g~20 g 喷雾 2 10 啶虫脒 70 %水分散粒剂 2 g~4 g 喷雾 2 10 菜青虫、小菜 阿维·高氯乳油 5 %乳油 20 mL~25 mL 喷雾 2 7 蛾 高效氯氢菊酯 6 %悬浮剂 10 g~15 g 喷雾 2 10 名称 猝倒病、立枯 病 黑腐病 黑根病 蚜 虫 农药名称 含量及剂型 使用方法(/亩) 霜霉威盐酸盐 72.2 %水剂 140 mL~168 mL 金雷多米尔锰锌 68 %可湿性粉剂 120 g~140 g 氢氧化铜 77 %可湿性粉剂 115.5 g~154 g 噻菌铜 20 %悬浮剂 甲基立枯磷 喷淋幼 苗基部 喷淋幼 苗基部 7
DB1307-T 309-2020 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4:15: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