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343377.3
(22)申请日 2021.11.13
(71)申请人 暨南大学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 01
号
(72)发明人 陈填烽 王晓玉 郑少烈 黄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睿金泽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430
代理人 董湘
(51)Int.Cl.
A61K 31/704(2006.01)
A61K 47/52(2017.01)
A61K 47/64(2017.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双靶向纳米硒-阿霉素复合物在铂耐药恶性
肿瘤治疗的应用
(57)摘要
本专利公开了双 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负载阿霉
素的纳米硒, 取2 ‑4份Na2SeO3和1份DOX溶于水
中, 配置成亚硒酸钠 ‑阿霉素储液; 然后配制抗坏
血酸储备液和吐温80溶液, 将所述亚硒酸钠 ‑阿
霉素储液加入到吐温80溶液中, 之后向反应中逐
渐滴入抗坏血酸, 避光搅拌后透析, 得到负载阿
霉素的纳米硒; (2)Se ‑DOX@PDA‑S2.2/RGD的合
成, 配置多巴胺(PDA)储液, 将所述PDA储液逐滴
加入到所述负载了阿霉素的纳米硒反应体系中
充分搅拌反应, 等观察到反应溶液变黑, 取Se ‑
DOX@PDA溶液, 分别加入RGD多肽和适配体S2.2,
搅拌反应, 并进行离心处理, 最后得到双靶向纳
米硒‑阿霉素复合物能够有效逆转恶性肿瘤耐药
性,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4053291 A
2022.02.18
CN 114053291 A
1.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步骤 包括:
(1)制备负载了阿霉素(DOX)的纳米硒, 取Na2SeO3和DOX溶于水中, 配置成亚硒酸钠 ‑阿
霉素的储液; 然后配制抗坏血酸储备液和吐温8 0溶液, 将所述亚硒酸钠 ‑阿霉素储 液加入到
吐温80溶液中, 之后向反应中逐渐滴入抗坏血酸, 避光搅拌后透析, 得到负载了阿霉素的纳
米硒(Se‑DOX);
(2)Se‑DOX@PDA‑S2.2/RGD的合成, 配置PDA储液, 将所述PDA储液逐滴加入到所述负载
了阿霉素的纳米硒(Se ‑DOX)反应体系中充分搅拌反应, 等观 察到反应溶液变黑, 取Se ‑DOX@
PDA溶液, 分别加入RGD多肽和适配体S2.2, 搅拌反应, 并进行离心处理, 最后得到双靶向纳
米硒‑阿霉素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RGD
多肽能特异 性的识别并结合恶性肿瘤细胞膜表 面蛋白整合素α vβ 3, 适配体S2.2能特异 性的
识别并结合恶性肿瘤 细胞膜表面蛋白MUC1, 两者与纳米硒结合后, 赋予纳米硒双靶向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
骤包括:
(1)制备负载阿霉素的纳米硒, 取3份Na2SeO3和1份DOX溶于水中, 配置成亚硒酸钠 ‑阿霉
素的储液, 然后配制抗坏血酸储备液和吐温8 0溶液, 将所述亚硒酸钠 ‑阿霉素储 液加入到吐
温80溶液中, 之后向反应中逐渐滴入抗坏血酸 1‑2份, 避光搅拌8 ‑14h后透析过夜, 得到负载
了阿霉素的纳米硒;
(2)Se‑DOX@PDA‑S2.2/RGD的合成, 配置PDA的储液, 将0.5 ‑0.6份的PDA储液逐滴加入到
5‑6份的所述负载了阿霉素的纳米硒(Se ‑DOX)反应体系中充分搅拌反应, 等观察到反应溶
液变黑, 取Se ‑DOX@PDA溶液, 分别加入1 ‑2份的RGD多肽和适配体S2.2, 搅拌反应, 并进行离
心处理, 最后得到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将硒元素化合物构建出的纳米硒加载阿霉素后, 经RGD多肽和适配体S2.2修饰, 作为载
体携带阿霉素。
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 其特
征在于, 负载了阿霉素的纳米硒, 经RGD多肽和适配 体S2.2修饰, 作为载体携带阿霉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硒作为载
体与RGD多肽、 适配 体S2.2和抗肿瘤药物DOX吸附结合, 形成一个靶向的载 药系统。
7.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在治疗铂耐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
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 可介导DOX靶向运
送到耐药卵巢癌后释放, 提高杀伤肿瘤 细胞的作用, 并减少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在治疗铂耐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硒作为载体与 RGD多肽、 适配体S2.2和抗肿 瘤药物DOX正负电荷吸附
结合, 形成一个靶向的载药系统, 所述RGD多肽能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整合素αvβ 3, 所述适
配体S2.2能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MUC1, 整合素α vβ 3和MUC1可以作为恶性肿瘤, 尤其是卵巢
癌的靶点, 其配 体RGD多肽和适配 体S2.2可用于抗卵巢癌的靶向探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053291 A
2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在铂耐药 恶性肿瘤治疗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复合物和制 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
及其制备 方法, 以及 在铂耐药恶性肿瘤, 尤其是卵巢癌治疗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是一种易于转移并广泛播散的肿
瘤。 其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2.9%, 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 在临床治疗中, 手术
后辅以化疗是晚期卵巢癌综合治疗的必须环节, 通过化疗可以杀灭微小肿瘤病灶、 减缓肿
瘤复发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肿瘤细胞产生的抗药性往往会导致
化疗失败, 使肿瘤细胞进一步扩散、 转移, 导致恶病质的发生, 最终使患者全身多器官衰竭
而死亡。 鉴于此, 寻找新型的治疗手段用于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和肿瘤的耐药性, 并且能
够提高药物抗肿瘤的治疗效果迫在眉睫。
[0003]化疗作为卵巢癌治疗的一线疗法是当今医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化疗药物在作用
于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带来损伤。 如何在增加 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药物
浓度达到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减少正常细胞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暴露, 从而减少毒
副作用和肿瘤耐药的发生是专家们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因此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及分子
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于肿瘤的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手术、 放疗及化疗, 而 是提出基
于细胞功能、 信号通路和对肿瘤 靶向性抗肿瘤治疗。 化疗药物具有靶向性, 不仅可以提高肿
瘤局部药物浓度, 使 药物达到更好的肿瘤杀伤效果, 也可以减少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当今, 肿瘤的靶向治疗由于其良好的指向性、 针对性及抗肿瘤活性已成为当今抗肿瘤研究
领域的热点。
[0004]在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中, 抗肿瘤药物载体 的选择至关重要, 良好的载体在
携带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逃过机体的免疫监控系统, 特异的趋化和聚集于肿瘤部位,
并释放抗肿瘤药物。 已经有研究表明, 脂质体、 纳米粒、 胶 束、 高分子材料等 都可以作为靶向
递送药物和基因的载体, 但这些材料仍然存在靶向性低、 载体毒性高、 到达肿瘤部位药量
少、 易被免疫系统清除等 缺点。
[0005]阿霉素(DOX)是一种抗生素类广普抗肿瘤药物, 可以抑制细胞中的RNA和DNA的合
成, 其中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 属于周期抑制非特异性药物, 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
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易发生骨髓抑制并对心脏毒性等副作用, 而且
其最大终身累积剂量为550mg/m2。 如何减少DOX使用剂量, 在发挥药物最佳抗肿瘤效果的同
时, 减少其毒副作用, 是目前现有技 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 发挥药物最佳抗肿瘤效果的
同时, 减少其毒副作用, 提供一种双靶向修饰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的制备 方法。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 所述方法制备 得到的双靶向纳米硒 ‑阿霉素复合物。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4053291 A
3
专利 双靶向纳米硒-阿霉素复合物在铂耐药恶性肿瘤治疗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9: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