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309610.6 (22)申请日 2021.11.06 (71)申请人 四川大学 地址 610065 四川省成 都市武侯区一环路 南一段24号 (72)发明人 阮丽萍 李瑞 杨春博 杨润乾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郭萍 (51)Int.Cl. A61K 47/69(2017.01) A61K 47/52(2017.01) A61K 31/192(2006.01) A61K 31/704(2006.01) A61K 45/06(2006.01)A61P 35/00(2006.01) B82Y 5/00(2011.01) B82Y 30/00(2011.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 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 同给药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载药颗粒 由表面接枝阀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和药物 分子组成, 表 面接枝阀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 中, 阀门分子通过含二硫键的基团接枝在介孔硅 纳米颗粒表 面; 部分药物分子位于表 面接枝了阀 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的孔道中, 部分药物分 子与阀门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结合形 成封堵阀门, 封堵阀门封堵住表 面接枝阀门分子 的介孔硅纳米颗粒的孔道结构的孔口; 该载药颗 粒中的二硫键能被谷胱甘肽切断, 二硫键被切断 后, 封堵阀门脱落, 实现孔道结构中负载的药物 分子的释放, 从孔道结构中释放的药物分子与封 堵阀门脱落形成的2 ‑硝基‑5‑巯基硫苯甲酸起到 协同抗肿瘤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7页 CN 114053434 A 2022.02.18 CN 114053434 A 1.一种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 其特征在于, 该载药颗粒由表 面接枝阀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和药物分子组成, 所述药物分子为荷正电且含有苯环结 构的亲水性抗肿瘤药物分子, 所述表面接枝阀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中, 阀门分子为2 ‑ 硝基苯甲酸, 阀门分子通过含二硫键的基团接枝在介孔硅纳米颗粒表面, 接枝阀门分子的 含二硫键的基团的结构如式( Ⅰ)所示, 部分药物分子位于表面接枝了阀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的孔道中, 部分药物分子与 阀门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结合形成封堵阀门, 封堵阀门封堵住 表面接枝阀门分子 的介孔硅纳米颗粒 的孔道结构的孔口; 该载药颗粒中的二硫键能被谷胱甘肽切断, 二硫键 被切断后, 封堵阀门脱落, 实现孔道结构中负载的药物分子的释放, 从孔道结构中释放的药 物分子与封堵阀门脱落形成的2 ‑硝基‑5‑巯基硫苯甲酸 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 其特征在于, 表 面接枝阀门分子的介孔硅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 5~1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 其特征在于, 表 面接枝封堵阀门的介孔硅纳米颗粒中, 结构如式( Ⅰ)所示的连接了阀门分子的含二硫键的 基团的含量 为13wt.%~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 其特征在于, 该 载药颗粒的载 药量至少为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 颗粒, 其特 征在于, 药物分子为阿霉素、 柔红霉素、 吡柔比星、 表柔比星或者丝裂 霉素C。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 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巯基修饰的介孔硅纳米颗粒 将介孔硅纳米颗粒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分散液A, 在氮气保护下向分散液A中滴加3 ‑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加热回流10~14h, 分离出反应产物并用水和乙醇洗涤, 然后加入酸 性乙醇溶液中, 加热回流1~2h, 将反应产物用乙醇洗涤后加入硝酸铵的乙醇溶液中, 加热 回流除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用水和乙醇洗涤后得到 巯基修饰的介孔硅纳米颗粒; 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滴加总量与介孔硅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6~1.9):1, 硝酸 铵的乙醇溶 液浓度为20~40g/L; (2)制备表面接枝2 ‑硝基苯甲酸的介孔硅纳米颗粒 将5,5‑二硫代双(2 ‑硝基苯甲酸)溶于无水乙醇, 将巯基修饰的介孔硅纳米颗粒分散于 乙醇中形成分散液B, 将 5,5‑二硫代双(2 ‑硝基苯甲酸)溶液与分散液B混合并搅拌反应10~ 14h, 将反应产物用水和乙醇洗涤, 即得表面接枝2 ‑硝基苯甲酸的介孔硅纳米颗粒; 5,5‑二硫代双(2 ‑硝基苯甲酸)与巯基修饰的介孔硅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8~1.2): 1; (3)负载药物 将表面接枝2 ‑硝基苯甲酸的介孔硅纳米颗粒加入药物溶液中, 在避光条件下于50~60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053434 A 2℃反应2~4h, 再于常温搅拌20~25h, 固液分离, 洗涤除去未进入孔道中以及与 2‑硝基苯甲 酸结合不稳定的药物分子, 即得 载药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步骤(1)中, 酸性乙醇溶液为浓盐酸 ‑乙醇混合液, 浓盐酸 ‑乙醇混合液中浓盐酸 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 2):(8~9), 分散液A中介孔硅纳米颗粒的浓度为3~6mg/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步骤(2)中, 5,5 ‑二硫代双(2 ‑硝基苯甲酸)溶液的浓度为30~50mg/mL, 分散液B 中巯基修饰的介孔硅纳米颗粒的浓度为10~15mg/mL。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 颗粒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3)中, 药物溶 液中药物的浓度为2 ~10mg/mL。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053434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介孔硅小分子阀门的协同给药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20: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