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507225.4 (22)申请日 2021.10.18 (73)专利权人 海南中碳国科环保科技 合伙企业 (有限合 伙) 地址 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高新 技 术产业示范区海南生态软件园孵化楼 四楼1001 (72)发明人 李思超 刘梦渝 王舒  (51)Int.Cl. F16M 11/04(2006.01) F16M 11/28(2006.01) F16M 11/42(2006.01) H05K 7/20(2006.01) G01N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 测用采集装置, 包括底板、 内筒和本体, 所述第一 齿轮的一侧设有两个竖杆, 两个所述竖杆通过轴 承分别转动相连于本体的顶部两侧, 右侧所述竖 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一齿轮的一侧, 两个所述竖杆 的外壁均固接有槽轮, 两个所述槽轮的外壁活动 相连有皮带, 两个所述竖杆的外壁两侧均固接有 扇叶。 该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通过 电机、 第一齿圈、 第一齿轮、 竖杆、 槽轮、 皮带和扇 叶之间的配合, 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 两个竖杆 可同时带动两组扇叶对本体的内腔进行均匀的 散热处理, 解决了采集装置自身没有散热功能, 使得较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其 温度过高, 可能影 响使用寿 命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5929007 U 2022.03.01 CN 215929007 U 1.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包括底板(1)、 内筒(2)和本体(3), 所述底板 (1)的顶部固接有 内筒(2), 所述内筒(2)的一侧设有本体(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3)的 一侧设有散热机构(4); 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电机(401)、 第一齿圈(402)、 第一齿轮(403)、 竖杆(404)、 槽轮 (405)、 皮带(40 6)和扇叶(407); 所述电机(401)安装于本体(3)的外壁一侧, 所述电机(40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齿圈 (402), 所述第一齿圈(402)的一侧啮合相连有第一齿轮(403), 所述第一齿轮(403)的一侧 设有两个竖杆(404), 两个所述竖杆(404)通过轴承分别转动相连于本体(3)的顶部两侧, 右 侧所述竖杆(404)的一端 固接于第一齿轮(403)的一侧, 两个所述竖杆(404)的外壁均固接 有槽轮(405), 两个所述槽轮(405)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皮带(406), 两个所述竖杆(404)的外 壁两侧均固接有扇叶(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底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 (3)的一侧安装有透气网(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 (2)的一侧设有调节机构(5); 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螺纹筒(5 01)、 螺杆(5 02)、 外筒(5 03)、 方槽(5 04)和方块(5 05); 所述螺纹筒(501)通过轴承转动相 连于内筒(2)的内腔, 所述螺纹筒(501)的内腔螺纹 相连有螺杆(502), 所述螺杆(502)的一端固接于本体(3)的底部, 所述螺杆(502)的一侧设 有外筒(503), 所述外筒(503)的一端 固接于本体(3)的底部, 所述外筒(503)的内腔间隙配 合于内筒(2)的外壁, 所述外筒(503)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方槽(504), 两个所述方槽(504) 的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方块(505), 两个所述方块(505)的一端分别固接于内筒(2)的外壁两 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 (2)的一侧设有传动机构(6); 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第二齿圈(601)、 把手(602)、 第二齿轮(603)、 转杆(604)、 主动轮 (605)和从动轮(6 06); 所述第二齿圈(601)通过轴承转动相连于内筒(2)的外壁, 所述第二齿圈(601)的外壁 两侧均固接有把手(602), 所述第二齿圈(601)的顶部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603), 两 个所述第二齿轮(603)的一侧均固接有转杆(604), 两个所述转杆(604)通过轴承分别转动 相连于内筒(2)的两侧, 两个所述转杆(604)的一端均固接有主动轮(605), 两个所述主动轮 (605)的一侧啮合相连有从动轮(6 06), 所述从动轮(6 06)固接于螺纹筒(5 01)的一端。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929007 U 2一种分布式森 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汇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碳汇是通过植树造林、 森林管理、 植被恢复等措施,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 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 活动或 机制, 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 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 的能力。 [0003]现有的碳汇采集装置在使用时, 由于自身没有散热功能, 使得较长时间的使用会 导致其温度过高, 可能影响使用寿命, 且碳汇采集装置大多固定使用, 难以做 不同高度的采 集, 进而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 的由于自身没有散热功能, 使得较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其温度过高, 可能影 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 集装置, 包括底板、 内筒和本体, 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内筒, 所述内筒的一侧设有本体, 所 述本体的一侧设有散热机构; [0006]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 第一齿圈、 第一齿轮、 竖 杆、 槽轮、 皮带和扇叶; [0007]所述电机安装于本体 的外壁一侧, 所述电机 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齿圈, 所述第一 齿圈的一侧啮合相连有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两个竖杆, 两个所述竖杆通过 轴承分别转动相连于本体的顶部两侧, 右侧所述竖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一齿轮的一侧, 两个 所述竖杆的外壁均固接有槽轮, 两个所述槽轮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皮带, 两个所述竖杆的外 壁两侧均固接有扇叶。 [0008]优选的, 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底轮。 [0009]优选的, 所述本体的一侧安装有透气网。 [0010]优选的, 所述内筒的一侧设有调节机构; [0011]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筒、 螺杆、 外筒、 方槽和方块; [0012]所述螺纹筒通过轴承转动相连于内筒的内腔, 所述螺纹筒的内腔螺纹相连有螺 杆, 所述螺杆的一端固接于本体的底部, 所述螺杆的一侧设有外筒, 所述外筒的一端固接于 本体的底部, 所述外筒的内腔间隙配合于内筒的外壁, 所述外筒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方槽, 两个所述方槽的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方块, 两个所述方块的一端分别固接于内筒的外壁两 侧。 [0013]优选的, 所述内筒的一侧设有传动机构;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92900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分布式森林碳汇检测用采集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15: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