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99 B 16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57—2018 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 技术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to the spotted wing drosophila Drosophila suzukii Malsumuna in cherry orchards 2018 - 05 - 01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61/T 1157—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虫情监测 .......................................................................... 1 5 综合防治技术 ......................................................................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相关记录与表单 ..................................................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斑翅果蝇识别特征 ................................................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斑翅果蝇危害症状 ................................................ 7 I DB61/T 115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铜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 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仵均祥、白伟、李怡萍、王向前、许向利、惠隽雄、姜军侠、沈莹华。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电话:029-87082809 地址: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II DB61/T 1157—2018 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和综合防治技术的有关术语及定义、虫情监测调查的方法和综 合防治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樱桃产区露地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樱桃斑翅果蝇 spotted wing drosophila of borering cherry fruits 指以幼虫钻蛀危害樱桃果实的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又叫铃木氏果蝇,俗称 樱桃果蝇。樱桃斑翅果蝇的识别特征及害状特点参见附录A和附录B。 4 虫情监测 4.1 监测准备 4.1.1 糖醋液配制 选用蔗糖含量99%以上的市售白糖,酒精度为50%~55%的白酒,乙酸含量5%的食用醋,与水按1:3: 1:6的比例混合,每100ml混合液加入5g的90%敌百虫晶体。 4.1.2 诱捕器制作 选用直径15cm~20cm,深12cm的容器,用细铁丝悬挂,将糖醋液倒入容器的2/3处。 4.2 成虫监测 4.2.1 监测时间 1 DB61/T 1157—2018 花期至果实成熟期。 4.2.2 监测方法 2 随机选择樱桃园3个,每园面积不小于0.33hm ,悬挂糖醋液诱捕器3个,悬挂于树冠内膛距地面约 80cm处,诱捕器间距不小于20m。果实着色前每7d~10d检查1次诱捕器中的成虫数量,果实着色后至采 收前每3d检查1次,每次检查完毕后剔除成虫。 4.2.3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记入《樱桃斑翅果蝇成虫诱集记载表》(见表C.1),单个诱捕器日均诱虫量计算方法按 公式(1)进行。 A = B C × D ...................................... (1) 式中: A ——单个诱捕器日均诱虫量(头/诱捕器·天); B ——总诱虫量(头); C ——悬挂的诱捕器数量(个); D ——诱捕时间(天)。 当单个诱捕器日均诱虫量≥30头时,应采取防治措施。 4.3 卵量调查 4.3.1 调查时间 果实着色至采收期。 4.3.2 调查方法 2 随机选择樱桃园3个,每园面积不小于0.33hm ,按五点取样法选点,每点2~3棵树,在每棵树的东、 南、西、北四个方位,每3d随机摘取200个果实剥检,记载有卵果数。 4.3.3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记入《樱桃斑翅果蝇卵量调查记载表》(见表C.2),卵果率计算方法按公式(2)进行。 E = (F G ) × 100 .................................... (2) 式中: E ——卵果率(%); F ——有卵果数; G ——全部调查果数。 当卵果率≥1%时,应采取防治措施。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以樱桃成 熟期的成虫防治为关键,重点采取清洁果园、诱杀成虫措施,控制果蝇危害。 2 DB61/T 1157—2018 5.2 防治措施 5.2.1 农业防治 5.2.1.1 科学选址 建园时,园址远离生活区。 5.2.1.2 品种布局 合理布局品种,避免晚熟、皮薄、容易破裂的品种大面积连片栽植。 5.2.1.3 清洁果园 果树开花到果实采收前,铲除园内、园边杂草,清除杂物,捡拾果园地面的生理落果、裂果、烂果、 腐果,并集中处理。 5.2.1.4 排水施肥 及时排除园内积水;施用有机肥后及时覆土覆盖。 5.2.1.5 适时采收 樱桃成熟后适时采收,避免晚采。 5.2.1.6 深翻园地 1O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结合施基肥深翻土壤25cm左右。 5.2.2 物理防治 将诱捕器于果实开始着色时悬挂于树冠下离地面80cm处,每公顷悬挂225个~300个,每周更换一次 糖醋液,清除盆内成虫。每500ml糖醋液中,加入5g豆腐乳或灭蝇灵,可提高诱杀效果。 5.2.3 生物防治 果实着色后虫口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喷洒1.5%除虫菊素水乳剂1000倍~1500倍液、2.5%鱼藤酮乳 油1200倍~2000倍液等。 5.2.4 化学防治 5.2.4.1 用药要求 果园虫口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药剂选用应符合GB/T 8321.1、GB/T 8321.3、 GB/T 8321.4、GB/T 8321.5的规定,及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禁限用农药公告关于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 5.2.4.2 地面防治 果实开始着色后,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地面喷施。可选用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800倍液、2.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4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等,每隔7 天~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洒2次~3次。 5.2.4.3 树上防治 3 DB61/T 1157—2018 果实采收前、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内,选用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 杀虫剂进行树上防治。喷洒药液时注意重点喷施树冠内膛部位。 4 DB61/T 1157—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斑翅果蝇识别特征 A.1 斑翅果蝇形态特征 A.1.1 成虫:体长2.6mm~3.4 mm,翅展6mm~8 mm。复眼红色,体黄褐色,腹部粗短,腹末带有黑色 环纹。触角短粗,芒羽状,着生分支毛;翅透明,雄虫翅R1脉端部有一明显黑斑,第一对足的前跗节具 有两排栉。雌虫的翅无黑斑,前跗节也无栉;产卵器呈锯齿状,坚硬,可刺入薄皮的果实内产卵。 A.1.2 卵:白色,大小平均为0.62mm×0.18mm。 A.1.3 幼虫:圆柱形,乳白色,体长不超过3.5mm,头尖,头的前部有锥形气门。幼虫分为3龄。 A.1.4 蛹:红褐色,长为2mm~3mm,末端具有两个尾突;可在果外或果内化蛹。 A.2 樱桃园常见 4 种果蝇形态特征的主要区别 樱桃园常见4种果蝇形态特征的主要区别见表B.1。 表A.1 特征 雄虫前翅 雄虫前足 雌虫腹部 雌虫产卵器 樱桃园常见 4 种樱桃果蝇的鉴别要点 铃木氏果蝇 黑腹果蝇 海德氏果蝇 伊米果蝇 D. suzukii Matsumura D. melanogaster Meigen D. hydei (Sturtevant) D. immigranss (Sturtevant) 翅前缘顶角处有黑斑 翅前缘顶角处无黑斑 翅前缘顶角处无黑斑 翅前缘顶角处无黑斑 前足第一跗节和第二跗 前足第一跗节具一黑色 节分别有一簇性梳 性梳 腹节背面有不间断黑色 腹部背面有明显的 5 条 腹部背板后缘 5 条黑带 基部 4 节端部具不连续的 条带,腹末具黑色环纹 不间断黑色条纹 中间断开 黑色横带,第 5 腹节黑色 产卵器非黑色锯齿状 产卵器非黑色锯齿状

pdf文档 DB61-T 1157-2018 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157-2018 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157-2018 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157-2018 樱桃斑翅果蝇监测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32:1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