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60909.1 (22)申请日 2021.12.0 3 (71)申请人 太原科技大 学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瓦流 路66号 (72)发明人 桂海莲 楚志兵 赵晓东 帅美荣  拓雷锋 李岩 张金凯 丁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代理人 马俊平 (51)Int.Cl. G06F 30/17(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厚板弯曲成形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 计算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板弯曲成形过程中中 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法, 厚板弯曲成形过程复杂 多变, 包含弹塑性材料的非线性, 大挠度的几何 非线性等以及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 目前厚板弯曲成形中并未考虑中性层偏移的因 素, 其原因在于无法精确给定中性层偏移量, 从 而导致弯曲成形质量较差。 为提高弯曲成形质 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 厚板在弯曲成形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 法。 利用实验测量得到厚向强化线性分布曲线, 再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和中厚板弯曲理论, 通过 对厚板在弯曲时取微分单元体进行力学分析, 讨 论一种极限状态, 推导出理论中性层偏移的计算 公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4117679 A 2022.03.01 CN 114117679 A 1.一种厚板弯曲成形 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利用分层 拉伸断裂实验, 获得厚向强度线性分布曲线, 根据厚板弯曲理论, 建立 应力‑应变数学模型:                      (1) K‑‑硬化系数, n‑‑硬化指数, Q‑‑反映厚向强度分布不均匀程度的系数, z‑‑板层距离中间层的垂直距离, e‑‑理论中性层偏移量, t‑‑厚板的厚度, E‑‑弹性模量; 步骤2: 在拉伸区和压缩区分别取微元体进行受力平衡分析, 并在极限状态下得到 中性 层偏移公式: 厚板弯曲的拉伸区的力学平衡关系式如下:              (2) 厚板弯曲的压缩区的力学平衡关系式如下:            (3) σx‑‑第一主应力, σy‑‑第二主应力; 其中:   β‑‑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 ρ‑‑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α——微分单 元体的长度, ρya——微分单 元体在压缩区的曲率半径, ρla——微分单 元体在拉伸区的曲率半径; 当中性层发生塑形变形时, 拉伸区和压缩区的应力相等, 即: ρla=ρya                                                (4) 根据公式 (2) 、 (3) (4) 可推导出理论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公式:                             (5) ρ‑‑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ρmin‑‑最小弯曲 曲率半径,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117679 A 2ρmax‑‑最大弯曲 曲率半径。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11767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厚板弯曲成形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厚板弯曲成形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厚板弯曲成形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厚板弯曲成形过程中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6: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