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76553.0 (22)申请日 2021.12.0 6 (71)申请人 扬州大学江都高端 装备工程 技术研 究所 地址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 诚意路1号 (72)发明人 孙进 汪和平 姜金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董旭东 (51)Int.Cl. G06F 30/28(2020.01) B60L 50/75(2019.01) G06F 113/08(2020.01) G06F 119/08(2020.01)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 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 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包括步骤1) 利用循环冷却 液加热进行冷启动; 步骤2) 基于稳态误差最小 化 的温控系统进行掺氢氨综合能源模 型的建立; 步 骤3) 基于热循环电热转换效率最大化进行掺氢 电综合能源模型的建立; 步骤4) 计算掺氢氨电综 合能源输 出效率。 本发明通过基于掺氢氨综合能 源系统的热平衡和水平衡和掺氢氨综合能源系 统的热平衡和水平衡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综合能 源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 通过掺氢氨电三种清洁 能源系统的热平 衡和水平衡, 有效提高了能源系 统效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114117964 A 2022.03.01 CN 114117964 A 1.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循环冷却液加热进行冷启动; 步骤2)基于稳态误差最小化的温控系统进行掺氢氨综合能源 模型的建立; 步骤3)基于热循环电热转换效率 最大化进行掺氢电综合能源 模型的建立; 步骤4)计算 掺氢氨电综合能源输出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通过 氧气系统给 氢氧燃料系统提供 氧气; 步骤1.2)通过 氢气系统给 氢氧燃料系统提供 氢气; 步骤1.3)在氢 氧燃料反应时, 通过散热器使氢 氧燃料系统 处于温度在6 5‑7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氢氨混合燃料的燃烧; 步骤2.2)基于温控稳态误差最小 进行掺氢氨综合能源热平衡; 步骤2.3)基于预冷换 热进行掺氢氨综合能源水平衡; 步骤2.4)掺氢氨综合能源电压稳态输出Eou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掺氢电综合能源电压 输出; 步骤3.2)基于最大电热转换效率进行掺氢电综合能源热平衡; 步骤3.3)基于水迁移总量 最小进行掺氢电综合能源水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 在实际燃烧时会产 生氮氧化物NO、 NO2和未完全燃烧的NH3, 其中, 氢氨混合燃料中NH3和 NO2能有效提高效率, 反应的主 要化学公式为: 其中M是摩尔质量, 随着氮氧化物NO2浓度升高, 氢气的供给逐渐增加; 随着氮氧化物和 氢气压力的增加, 氮基基本反应逐渐取代氢基基本反应; 此时使用S CR催化剂消除多余的氮 氧化物NO, 化学反应式为: 根据化学计量计算氢气和氧气的流量, 使燃料成分恒定在20%体积的氢氧混合气量和 80%体积的氨气量, 使SCR催化剂消除所有氮氧化物, 氨分子 完全燃烧; 氢气供给系统通入氢气通过节流阀, 氨气供给系统通入氨气通过节流阀, 在满足工作 压力1.2倍以内, 压力 传感器显示正常, 氢氧反应堆将氢氨产生热能通过热转化系统进 行换 热, 对负载进 行做功, 同时对蓄电池充电, 实现电压的输入; 在不考虑能量损耗的情况下, 假 设蓄电池充电 电压等于蓄电池额定 工作电压, 则蓄电池输入电压为Ein: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117964 A 2Eout=Ein= δ.0Q氢氨                  (3) 其中, δ.0为换热系数, Q氢氨为氢氨混合燃料输入热量, Eout为步骤2.4)  的氢氨混合燃料 输出电量, 同时为氢电综合能源提供部分的电压 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 氢氨反应时会放出 大量的热, 为保证有效利用热量 最大, 则归一 化放热率可以表示 为: 其中, WY为反应气体的体积总量, WCO为反应气体中CO的体积量; 为反应气体中CO2的 体积量; WNO为反应气体中NO的体积量; 为反应气体中O2的体积量; 为反应气体中 H2O的体积量; 为反应气体中NH3的体积量; caverage为反应气体的平均定压比热容, α1,α2,α3,α4,α5,α6为成分系数, cNO, 分别为NO,NO2,N2O,N2,H2O,NH2的定压比热容; 其中, Q损 失为氢氨混合燃料中的损失热量; T2为混合燃料反应温度, T1为大气温度; 根据热平衡可知, 输入气体的热量等于有效利用热量和损失热量之和, 因此, 掺氢氨综 合能源的热量表示 为: Q氢氨=Q氢+Q氨‑Q损 失                (7) 其中, Q氢,Q氨分别为氢气和氨气燃料燃烧输入的热量; Q氢氨为混合燃料输入热量; 温控稳 态误差最小需使Q损 失最小, 满足Q氢氨的混合燃料输入热量 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2.3)具体包括: 氨分子在实际燃烧 时会产生氮氧化物HNO,NO和未完全燃烧的 氮氢化合物NH2,NH3,NH,N2H4,N2H3,N2H2,NNH; 随着掺氮氢混合物压力的增加, 主要会产生以 下反应: 其中式(8)是链终止反应, 通过高压使OH自由基减少, 活性O/H自由基池 的减少导致一 氧化氮产生减少, 一氧化氮减少导致NH2和水进一步反应, OH自由基进一步减少, 最后达到 氢氨综合能源的水平衡, 反应式如下: 因此, 通过调节氢气供给系统和氨气供给系统调整掺氢氨综合 能源的压强满足氢氨综 合能源的水平衡。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117964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氢氨电融合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的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7: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