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21957.7
(22)申请日 2021.12.13
(71)申请人 信通院 (保定) 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
公司
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惠阳街3 69号保
定·中关村创新基地研发中心16层
(72)发明人 高永强 张学中 孙国良 杜文嫚
张珊珊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961
代理人 代芳
(51)Int.Cl.
G06F 30/23(2020.01)
G06F 30/17(2020.01)
G01M 7/02(2006.01)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能
分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
模和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实物建模; 步骤二, 分析建模; 步骤三, 实物模型
和分析模型比较和校准; 步骤四, 模态实验; 步骤
五, 模态分析; 步骤六, 模态实验和模态分析数据
结果比对; 步骤七, 分析模型的修正; 步骤八, 振
动台考核试验; 步骤九, 分析模型时程分析; 步骤
十, 振动台考核实验和时程分析数据结果分析和
比对。 本发明分析建模与实物建模互相参照比
对, 以实验为依据, 将分析模型不断修正, 与实物
模型保持高度一致; 实验实测数据与分析数据结
果误差较小, 分析间数据结果准确度高, 表明分
析数据准确可靠; 分析过程全面引入实验手段,
准确度高、 可信度高、 误差范围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1页
CN 114218829 A
2022.03.22
CN 114218829 A
1.一种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能分析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实物建模: 根据走线架(1)的结构进行实物建模;
步骤二, 分析建模: 利用计算机采用Optistruct、 Ansys和Abaqus三款有限元软件进行
分析建模;
步骤三, 实物模型和分析模型比较和校准: 将步骤一中建立的所述实物模型与步骤二
中建立的所述分析模型进行比较, 对所述分析模型进行 校准;
步骤四, 模态实验: 根据 所述步骤一中建立的所述实物模型, 模拟走线架顶部吊挂安装
形式设计实验用夹具(13), 将所述夹具(13)安装到振动台(12)上, 在所述振动台(12)和所
述走线架(1)上布置传感器, 所述振动台(12)输入白噪声激励, 测试得到所述走线架(1)的
振型和频率;
步骤五, 模态分析: 根据步骤二中建立的所述分析模型, 利用计算机采用Optistruct、
Ansys和Abaqus三 款有限元 软件进行模态分析 得到所述走线架(1)的振型和频率;
步骤六, 模态实验和模态分析数据结果比对: 通过所述模态实验和所述模态分析数据
结果比对, 确定所述分析模型建立的准确度;
步骤七, 分析模型的修正: 当通过步骤六中模态实验和模态分析数据结果比对得出所
述分析模型 的误差落在允许范围之外时, 应当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 对所述分析模型进行
修正; 当通过步骤六中模态实验和模态分析数据结果比对得出所述分析模 型的误差落在允
许范围之内时, 确立输入 模型;
步骤八, 振动台考核试验: 通过所述振动台(12)输入地震波, 对实验用所述夹具(13)进
行刚度分析, 通过频率和放大率来判断所述夹具(13)的刚度变化情况, 并明确输入位置, 通
过所述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得 出所述走线架(1)中部位置的相对位移和绝对位移;
步骤九, 分析模型 时程分析: 选取Abaqus和Ansys两款有限元软件同时计算、 相互比较,
得出分析模型的输入位置及所述走线架(1)中部位置的相对位移和绝对位移;
步骤十, 振动台考核实验和时程分析数据结果分析和比对: 振动台考核实验数据结果
与Ansys分析对比, Abaqus和Ansys的数据结果分析对比, 当误差落在允许范围之外时, 重复
步骤九; 当误差落在允许范围之内, 基于Ansys走线架设施建模及分析方法, 在分析与实测
比对中误差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可推广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 吊杆(2)的高度和间距与 实物建模保持一致, 所述吊杆(2)顶部螺纹与所述
夹具(13)连接简化为固定点, 所述吊杆(2)底部螺纹与转接件 连接简化为所述吊杆(2)与横
梁(4)刚性共节点连接, 所述横梁(4)与横撑(3)螺 栓连接简化 为刚性共节点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 Optistruct软件梁单元建模时, 所述横撑(3)和所述横梁(4)截面位置是以
梁单元中线所在截面剪切中心(5)决定, 实物建模 时所述横梁(4)与所述横撑(3)居中位置
采用螺栓连接即认为梁单元中线在实物参考点(6)处, 所述横梁(4)和所述横撑(3)初始建
模时梁单元截面和实物模型有所差异, 为了保证分析建模模型 的可靠性和准确 性, 需要将
所述横撑(3)和所述横梁(4)截面进行偏 置, 偏置距离以所述剪切中心(5)为初始原点、 所述
实物参考点(6)为目标点进行距离换算, 在建模时进行相应方向和相应长度的偏置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218829 A
2所述步骤二中, A nsys软件梁 单元建模时, 所述横 撑(3)和所述横梁(4)截面位置是以梁 单元
中线所在端部节点(7)决定, 实物建模时所述横梁(4)与所述横撑(3)居中位置采用螺栓连
接即认为梁单元中线在所述实物参考点(6)处, 所述横梁(4)和所述横撑(3)初始建模时梁
单元截面和实物模型有所差异, 为了保证分析建模模型 的可靠性和准确 性, 需要将所述横
撑(3)和所述横梁(4)截面进行偏置, 偏 置距离以所述端部节点(7)为初始原点、 所述 实物参
考点(6)为目标点进行距离换算, 在建模时进行相应方向和相应长度的偏置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 Abaqus软件梁单元建模 时, 所述横撑(3)和所述横梁(4)截面位置是以梁单
元中线第一节 点(8)、 第二节 点(9)、 第三节 点(10)和第四节点(11)的坐标为输入来决定, 实
物建模时所述横梁(4)与所述横撑(3)居中位置采用螺栓连接即认为梁单元中线在所述实
物参考点(6)处, 所述横梁(4)和所述横 撑(3)初始建模时梁 单元截面和实物模 型有所差异,
为了保证分析建模模 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需要将所述横 撑(3)和所述横梁(4)截面进 行偏
置, 偏置所述第一节 点(8)、 所述第二节点(9)、 所述第三节 点(10)和所述第四节 点(11)的坐
标需要根据截面形式和位置进行 换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 所述分析模 型中的所述吊杆(2)不考虑螺纹深度简化为圆杆, 所述 实物模型
的质量与所述分析模型的质量保持一致, 所述分析模型中梁单元截面形式开口朝向要与实
物保持一 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中, 所述传感器包括布置在所述振动台(12)侧面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5)、 布置
在所述夹具(13)中部的第二位移传感器(16)、 布置在所述振动台(12)上面的台面加速度传
感器(17)、 布置在所述走线架(1)中部的第一走线架加速度传感器(18)、 布置在所述走线架
(1)末端的第二走线架加速度传感器(19)和布置在所述夹具(13)顶部的夹具处加速度传感
器(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九中, 选取隐式积分算法进行走线架模型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时程分析时选择位
移地震波作为输入; 阻尼比初步定为2% ‑5%, 通常分析中根据第一振型确定瑞利阻尼, 计
算公式为α =ξ1ω1、 β =ξ1/ω1、 ω1=2×π×f; 所述工况一空载走线架阻尼比选定为2%, 所
述工况二配重走线架阻尼比选 定为5%, 通过分析与实验过程的比对逐步 修正和校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 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 所述步骤五、 所述步骤八和所述步骤九中均包括两种工况, 工况一为空载走线
架, 工况二 为配重走线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七中的允许误差范围≤10%, 所述 步骤十中的允许误差范围≤20%。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218829 A
3
专利 一种悬吊钢制走线架设施建模和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8: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