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453017.0
(22)申请日 2021.10.12
(73)专利权人 四平市妇婴医院
地址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5 38号
(72)发明人 田立华 王西莲 王平 张丽敏
王桂英 丁京叔 吴淑明 崔淑萍
张静 田松艳 陈英远 王丽娇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61239
专利代理师 陈明星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57)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底座的顶 壁上位于储痰
箱体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气泵, 气泵的输入端
上贯通连接有吸气管, 吸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储痰
箱体的顶壁后, 伸设于储痰箱体中; 气泵的输出
端上贯通连接有出气管, 出气管固定连接于底座
的顶壁上; 底 座的顶壁上位于气泵右侧的部分固
定连接有数个把手, 把手呈倒置的 “L”形结构设
置, 把手上均套设固定有防滑套; 能够在无需拔
出吸痰管的情况下进行浓痰稀释, 操作简单, 避
免对患者呼吸道造成损害, 减少患者的痛苦, 方
便医务人员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6496751 U
2022.05.13
CN 216496751 U
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它包含储痰箱体(1)、 二号吸痰管(3)、 分流器(4)和
底座(15); 底座(15)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储痰箱体(1), 储痰箱体(1)的顶壁上贯通设置有
一号吸痰管(2), 一号吸痰管(2)上位于储痰箱体(1)内的部分固定连接于储痰箱体(1)的左
内侧壁上, 一号吸痰管(2)的上端贯通连接有分流器(4), 分流器(4)的左端贯通连接有二号
吸痰管(3); 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含注射管(5)、 注射筒(7)、 吸气管(10)、 出气管(13)和气泵
(17); 底座(15)的底壁四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6); 底座(15)的顶壁上位于储痰箱体
(1)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气泵(17), 气泵(17)的输入端上贯通连接有吸气管(10), 吸气管
(10)的另一端穿过储痰箱体(1)的顶壁后, 伸设于储痰箱体(1)中; 气泵(17)的输出端上贯
通连接有出气管(13), 出气管(13)固定连接于底座(15)的顶壁上; 底座(15)的顶壁上位于
气泵(17)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数个把手(12), 把手(12)呈倒置的 “L”形结构设置, 把手
(12)上均套设固定有防滑套(11); 分流器(4)的右端贯通设置有注 射管(5), 注 射管(5)的右
端贯通设置有注射筒(7), 注射筒(7)固定设置于储痰箱体(1)的顶壁上; 注射筒(7)内活动
设置于活塞(6), 活塞(6)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8), 推杆(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柄
(9); 二号吸痰管(3)的左端贯通连接有吸痰头(33), 吸痰头(33)的周壁上开设有数个吸痰
通孔(34), 吸痰通 孔(34)的外端均贯 通连接有吸 嘴(35); 气泵(17)通过导线外 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其特征在于: 出气管(13)的右
端旋转连接有密封塞(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二号吸痰管(3)
上位于吸痰头(33)右侧的部分设置有支撑板(32), 支撑板(32)上开设有管道通孔(25), 二
号吸痰管(3)活动穿设于管道 通孔(25)中; 支撑板(32)内上下对称开设有一号旋转孔(36),
上下的一号旋转孔(36)之间贯通开设有二号旋转孔(37), 二号旋转孔(37)设置于管道 通孔
(25)的后 方, 二号旋转孔(37)的后侧贯通开设有三号旋转孔(38); 三号旋转孔(38)内通过
轴承旋转连接有二号连接轴(22), 二号连接轴(22)的后端 固定连接有手拧(23), 手拧(23)
的前端套设固定有一号伞齿轮(21), 一号伞齿轮(21)旋转设置于二号旋转孔(37)中; 二号
旋转孔(37)的上下侧分别啮合有三号伞齿轮(26)和二号伞齿轮(24), 三号伞齿轮(26)和二
号伞齿轮(2 4)内均固定穿设有一号连接轴(20), 一号连接轴(20)均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一
号旋转孔(36)中; 一号连接轴(20)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30), 螺杆(30)伸设于支撑板
(32)外侧, 螺杆(30)上均旋转连接有螺纹管(31), 螺纹管(31)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18); 支撑板(32)上位于一号旋转孔(36)前侧的部分均开设有条形槽(27), 条形槽(27)内
均活动设置有限位块(28), 限位块(28)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柱(29), 导柱(29)的外
端穿过支撑 板(32)后, 均固定连接 于弧形板(18)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其特征在于: 弧形板(18)的弧
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19)。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96751 U
2一种新型呼吸内 科用吸痰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医疗器械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呼吸内科, 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检查喉内有痰时, 需要紧急给病人做清痰处理, 否则
不但病人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能危及病 人的生命, 经常有重症病 人或者昏迷的病 人有痰而
不能自行咳出, 这时就需要用吸痰器帮助病人将痰吸出。
[0003]目前医务人员常用的吸痰器是使用吸痰管, 通过负压吸力将痰从患者呼吸道中吸
出,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痰液比较粘稠, 导致痰液难以吸出的情况, 这时需要 先将吸痰
管拔出, 再缓慢的向患者的呼吸道内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或化痰药液, 先将浓痰 稀释, 再
插入吸痰管将患者的痰吸出, 操作繁琐, 易对患者呼吸道造成损害, 加大了患者的痛苦, 增
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新型呼
吸内科用吸痰 装置, 能够在无需拔出吸痰管的情况下进 行浓痰稀释, 操作简单, 避免对患者
呼吸道造成损害, 减少患者的痛苦, 方便医务人员操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它包含储痰箱体、 二号吸痰
管、 分流器和底座; 底座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储痰箱体, 储痰箱体的顶壁上贯通设置有一号
吸痰管, 一号吸痰管上位于储痰箱体内的部分固定连接于储痰箱体的左内侧 壁上, 一号吸
痰管的上端贯通连接有分流器, 分流器的左端贯通连接有二号吸痰管; 它还包含注射管、 注
射筒、 吸气管、 出气管和气泵; 底座的底壁四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底座的顶壁上位于
储痰箱体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气泵, 气泵的输入端上贯通连接有吸气管, 吸气管 的另一
端穿过储痰箱体的顶壁后, 伸设于储痰箱体中; 气泵的输出端 上贯通连接有出气管, 出气管
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壁上; 底座的顶壁上位于气泵右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数个把手, 把手
呈倒置的“L”形结构设置, 把手上均套设固定有防滑套; 分流器的右端贯通设置有注射管,
注射管的右端贯通设置有注射筒, 注射筒固定设置于储痰箱体的顶壁上; 注射筒内活动设
置于活塞, 活塞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 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柄; 二号吸痰管的左
端贯通连接有吸痰头, 吸痰头的周壁上开设有数个 吸痰通孔, 吸痰通孔的外端均贯通连接
有吸嘴; 气泵通过导线外 接电源。
[0006]优选地, 出气管的右端旋转连接有密封塞。
[0007]优选地, 二号吸痰管上位于吸痰头右侧的部分设置有支撑板, 支撑板上开设有管
道通孔, 二号吸痰管活动穿设于管道 通孔中; 支撑板内上下对称开设有一号旋转孔, 上下的
一号旋转孔之间贯通开设有二号旋转孔, 二号旋转孔设置于管道通孔的后方, 二号旋转孔
的后侧贯通开设有三号旋转孔; 三号旋转孔内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二号连接轴, 二号连接
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拧, 手拧的前端套设固定有一号伞齿轮, 一号伞齿轮旋转设置于二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496751 U
3
专利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吸痰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54: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