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355407.4 (22)申请日 2021.09.28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空军 军医大学 地址 710038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寺路1 号唐都医院 (72)发明人 袁亚翠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0239 专利代理师 卢玲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 便携式负 压吸引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尤其是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 引装置, 针对负压吸引装置体积较大, 不便于进 行携带问题, 现提出如下方案, 其包括底部为开 口的柱形收集箱, 所述柱形收集箱的底部螺纹连 接有密封盖, 密封盖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 排液 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柱形收集箱的外侧固定安装 有把手, 所述柱形收集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插入 孔; 两个插入孔内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两个密 封圈的内圈分别插接有吸管和连接管, 所述把手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固定板的外侧安装有 连接板, 连接板上设有抽气机构, 把手上设有往 复移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 便于进行携带, 组装快速, 使用方便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6456238 U 2022.05.10 CN 216456238 U 1.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包括底部为开口的柱形收集 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形收集箱(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 密封盖(5)上固定连 通有排液管, 排液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柱形收集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6), 所述柱形 收集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插 入孔; 两个插入孔内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4), 两个密封圈(4)的内圈分别插接有吸管(2)和 连接管(3), 所述把手(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9), 固定板( 9)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 (10), 连接 板(10)上设有抽气机构, 把手(6)上设有往复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抽气机构包括中空柱(12), 中空柱(12)固定安装于连接板(10)的顶部, 中空柱 (1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17), 中空柱(12)的外侧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9), 连接管(3) 的一端位于柱形收集箱(1)内, 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7)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17)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8), 出气管(19)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0), 中空 柱(12)内滑动安装有活塞(13), 中空柱(12)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U形杆(14), U形杆(14)的 一端延伸至中空柱(12)的内部并与活塞(13)固定连接, U形杆(14)的另一端位于中空柱 (1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复位板(7), 把手(6)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 复 位板(7)与两个导向杆滑动连接, 复位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 弹簧(8)的 另一端与把手(6)的内侧固定连接, 把手(6)的顶部开设有竖孔, 复位板(7)的顶部贯穿竖孔 并开设有连接 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连接 槽(16)内卡装有连接块(15), 连接块(15)的顶部与U形 杆(14)固定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0)的底部开设有插槽(11), 固定板(9)的顶部与插槽(11)相卡装, 固 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 连接板(10)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21), 螺栓(21)与螺纹槽 螺纹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56238 U 2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 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当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烧伤时, 需要使用负压吸引装置及时排出体腔、 器官 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 坏死组织、 异 物、 异常积聚的血 液和消化液等有 害物质。 [0003]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体积较大, 不便于进行携带,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烧伤整形 外科的创面处 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用来 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负压吸引装置体积较大, 不便于进行携带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 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包括底部为开口的柱形收 集箱, 所述柱形收集箱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密封盖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 排液管上设 有阀门, 所述柱形收集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所述柱形收集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插入 孔; [0007]两个插入孔内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两个密封圈的内圈分别插接有吸管和连接 管, 所述把手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固定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 连接板上设有抽气 机 构, 把手上设有往复移动机构。 [0008]优选的, 所述抽气机构包括中空柱, 中空柱固定安装于连接板的顶部, 中空柱的一 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 中空柱的外侧固定连通有 出气管, 连接管的一端位于柱形收集箱内, 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通。 [0009]优选的, 所述进气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 出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 中空柱内滑动 安装有活塞, 中空柱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U形杆, U形杆的一端延伸至中空柱的内部并与活 塞固定连接, U形 杆的另一端位于中空柱的外侧。 [0010]优选的,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复位板, 把手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 复位板与两个导向杆滑动连接, 复位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 弹簧的另一端与把 手的内侧固定连接, 把手的顶部开设有竖孔, 复位板的顶部贯 穿竖孔并开设有连接 槽。 [0011]优选的, 所述连接 槽内卡装有连接块, 连接块的顶部与U形 杆固定连接 。 [0012]优选的,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插槽, 固定板的顶部与 插槽相卡装, 固定板的一 侧开设有螺纹槽, 连接 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 栓, 螺栓与螺纹槽 螺纹连接 。 [0013]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方案将吸管从左边的密封圈内插入柱形收集箱内, 将连接管从右边的密封 圈插入柱形收集箱内, 同时使固定板插入插槽内, 使连接块插入连接槽内, 转动螺栓, 使螺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456238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55: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