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413992.9
(22)申请日 2021.10.08
(73)专利权人 首都儿科研究所
地址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2号
(72)发明人 闫慧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2247
代理人 段小丽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J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 胃管自然引
流装置,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包括胃管连接
管、 鼻饲管、 引流容器和三通, 胃管连接管、 鼻饲
管和引流容器 分别与三通连接, 且胃管连接管和
引流容器相对设置; 还包括控制阀, 控制阀设置
于三通上, 控制阀控制胃管连接管与引流容器或
者鼻饲管的通断。 解决了对于既需要通过胃管进
行鼻饲药物和食物同时又需要通过胃管进行自
然引流的患者在不同的接头之间进行频繁转换
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 同时又减少了由于
频繁更换接头而引起的临床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
实用新型符合临床实际,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
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5608101 U
2022.01.25
CN 215608101 U
1.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胃管连接管(1)、 鼻饲管(2)、 引流容器
(3)和三通(4), 所述胃管连接管(1)、 鼻饲管(2)和引流容器(3)分别与所述三通(4)连接, 且
所述胃管 连接管(1)和所述引流 容器(3)相对设置;
还包括控制阀(5), 所述控制阀(5)设置于所述三通(4)上, 所述控制阀(5)控制 所述胃
管连接管(1)与所述引流 容器(3)或者所述鼻饲管(2)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托板(6), 所述托板
(6)的一端与所述三通(4)的外壁连接, 且所述托板(6)向远离所述三通(4)一侧延伸, 所述
托板(6)为内凹的弧形板, 所述托板(6)的底端设置挡板(61), 当为患者进行自然引流时, 所
述托板(6)包覆于所述引流 容器(3)的外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容器(3)与所述
三通(4)可拆解连接, 所述可拆解连接为螺纹连接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单向阀(31), 所述
单向阀(31)设置于所述引流容器(3)的顶端, 所述单向阀(31)位置靠近所述引流容器(3)与
所述三通(4)的连接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容器(3)为透明
材质, 所述引流容器(3)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刻度线(32), 所述第一刻度线(32)沿纵横 两个方
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6)为透明材质,
所述托板(6)顶端侧缘设置第二刻度线(6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盖体(11)、 第
二盖体(21)和第三盖体(33), 所述第一盖体(11)设置于所述胃管连接管(1)顶端, 所述第二
盖体(21)设置 于所述鼻饲管(2)顶端, 所述第三盖体(3 3)设置于所述单向阀(31)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连接绳(12),
第二连接绳(22)和第三连接绳(34), 所述第一连接绳(12)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11)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绳(12)的另一端与所述 胃管连接管(1)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绳(22)
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21)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绳(22)的另一端与所述鼻饲管(2)的外侧壁
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绳(34)一端与所述引流容器(3)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绳(34)的
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盖体(3 3)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绳(12)、 第
二连接绳(2 2)和第三连接绳(34)均为弹性材质或者均为螺 旋线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608101 U
2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临床上不能自行饮食和吞咽的患者, 胃管能够帮助他们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
物; 对于于肠梗阻和重症胰腺炎的重症消 化内科患者, 放置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
措施, 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 减轻腹胀、 降低肠腔 内压力, 减少肠腔内
的细菌和毒素, 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对于早产 儿使用自然引流装置不仅能保
护患儿的胃粘膜, 还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0003]因此, 临床有必要开发设计一种集胃管、 鼻饲和自然引流功能于一体 的胃管自然
引流装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胃
管功能单一, 需要在不同的胃管接头之 间频繁转换而导致的操作繁琐和临床交叉感染的问
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包括: 胃管连接管、 鼻饲管、 引流
容器和三通, 所述胃管连接管、 鼻饲管和引流容器分别与所述三通连接, 且所述胃管连接管
和所述引流 容器相对设置;
[0007]还包括控制阀, 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三通上, 所述控制阀控制 所述胃管连接管
与所述引流 容器或者所述鼻饲管的通断。
[0008]进一步地, 还包括托板, 所述托板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的外壁连接, 且所述托板向远
离所述三通一侧延伸, 所述托板为内凹的弧形板, 所述托板的底端设置挡板, 当为患者进 行
自然引流时, 所述 托板包覆于所述引流 容器的外侧面。
[0009]进一步地, 所述引流 容器与所述 三通可拆解连接, 所述可拆解连接为螺纹连接 。
[0010]进一步地, 还包括单向阀, 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引流容器的顶端, 所述单向阀位
置靠近所述引流 容器与所述 三通的连接端。
[0011]进一步地, 所述引流容器为透明材质, 所述引流容器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刻度线, 所
述第一刻度线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 。
[0012]进一步地, 所述托板为透明材质, 所述 托板顶端侧缘设置第二刻度线。
[0013]进一步地, 还包括第一盖体、 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 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于所述胃管
连接管顶端, 所述第二盖体设置 于所述鼻饲管顶端, 所述第三盖体设置 于所述单向阀顶端。
[0014]进一步地, 还包括第一连接绳, 第二连接绳和第三连接绳, 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与
所述第一盖体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胃管连接管 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第二
连接绳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鼻饲管 的外侧壁连接;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608101 U
3
专利 一种胃管自然引流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56: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