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20780.6 (22)申请日 2021.12.27 (71)申请人 北京林业大 学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 东路35号 (72)发明人 毕华兴 崔艳红 王宁 赵丹阳  王珊珊 马晓至 侯贵荣 刘淑琴  云慧雅 刘泽晖 兰道云 张荣  黄靖涵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260 专利代理师 郑立明 赵镇勇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26(2012.01) (54)发明名称 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 图编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 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包括步骤: 运用 树干解析法对黄土高原不同林龄、 不同密度刺槐 林木的生长过程及生长规律解析的基础上, 通过 野外实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刺槐林 水源涵养功能、 保育土壤功能、 蓄水减沙功能, 并 进行综合水土保持功能指数的计算; 将刺槐林的 生长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进行关系耦合, 构建基 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 以水 土保持功能为导向, 结合传统林分密度控制图的 编制方法, 构建水土保持功能导向型林分密度控 制图, 可为刺槐林的功能进行预估, 并为林分的 经营管理、 定向调控和资源清查等提供技术支 撑, 对黄土高原林分质量的精 准提升具有重要的 实践指导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4491954 A 2022.05.13 CN 114491954 A 1.一种基于水土保持 综合功能的刺槐 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步骤: A、 运用树干解析法对黄土高原不同林龄、 不同密度刺槐林木的生长过程及生长规律解 析的基础上, 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刺槐林水源涵养功 能、 保育土壤 功能、 蓄水减沙功能, 并进行综合水土保持功能指数的计算; B、 将刺槐林的生长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进行关系 耦合, 并基于传统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思路, 以水土保持 综合功能为目标, 编制基于水土保持 综合功能的刺槐 林密度控制图。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A中, 构建水土保持 综合功能指标和综合指数: 构建了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和蓄水减沙三类指标体系, 并计算得到水土保持功能的综 合指数。 3.根据权利2所述的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B中, 通过最大边界线法构建水土保持综合指数与刺槐林生物量关系的耦合模 型; 水土保持 综合功能指数与刺槐 林生物量的耦合模型: Y=‑2.03549E‑4X2+0.03166X+0.12958 式中, Y为水土保持 综合功能指数, X为 乔木层生物量(t/ hm2)。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491954 A 2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 度控制图编制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种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 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林分密度是指林木对所占空间的利用程度。 林分密度过小不仅影响木材的生产, 同时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坡面的防护; 而林分密度过大, 则会加剧林木之间的 竞争, 抑制林木生长, 进而限制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 因此, 只有使林木最大限度地且合 理地利用所占有的空间, 才能使林分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和效益。 林分密度控制图 (SDMD)是以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 将林分测树因子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进 行数学模 型的 拟合, 并以图形 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出林分生长指标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 能够为林分进 行造林设计、 生长预测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性数据指标, 是集设计、 预测和评价等功能为一 体的决策工具。 [0003]传统的密度控制图是基于林分密度的效应规律原则而编制的即树木的胸径、 树高 和材积等林木生长指标均随林龄的增 加而增大, 随林分密度的增 加而减小的原则。 [0004]如图1所示,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密度效应二项式、 密度效应乘幂式和密度 效应的倒数二项式构建林分密度控制图的4条基本曲线(即等树高线、 等直径线、 等疏密度 线和自然稀疏线)。 [0005]当前, 森林质量 不高、 生产潜力和生态 功能低下的问题突出。 [0006]比如, 黄河 一直“体弱多病 ”, 生态本底差, 水资源十分短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 因此, 应以减少入河入库泥沙为重点, 积极推进黄土高原塬面保护、 小流域综合治理、 淤地 坝建设、 坡耕地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加强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 这说明黄河中 游要以提高水土保持功能为前提。 但遗憾的是, 以水土保持功 能为导向的林分密度控制图 在相关研究和应用中还处于空白状态。 [0007]有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 法, 构建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导向型林分密度控制图。 以解决现有防护林体系配置和结构 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的: [0010]本发明的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步骤: [0011]A、 运用树干解析法对黄土高原不同林龄、 不同密度刺槐林木的生长过程及生长规 律解析的基础上, 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刺槐林水源涵养功能、 保育 土壤功能、 蓄水减沙功能, 并进行综合水土保持功能指数的计算;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4491954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水土保持综合功能的刺槐林密度控制图编制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23: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