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20 分类号:B16 DB5227 贵 州 省 黔 南 州000000 地 方 标 准 000000 000000 0000 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 5227/T051-2018 代替DB52/433-2001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citrus fruit flies 代 2018-08-30 发布 2019-02-30 实施 贵州省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227/T051-201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监测方法……………………………………………………………………………………………… 5 绿色防控技术………………………………………………………………………………………… 6 资料汇总归档…………………………………………………………………………………………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柑桔大实蝇形态特征……………………………………………………………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柑桔大实蝇预测参考资料………………………………………………………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柑桔大实蝇调查统计表…………………………………………………………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推荐使用的诱杀成虫诱捕器…………………………………………………… 附录 E(资料性附录)柑桔大实蝇幼虫、蛹、成虫、危害状图片…………………………………… Ⅰ 1 1 1 2 3 4 5 6 8 10 11 I DB 5227/T051-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黔南州植保植检站提出。 本标准由黔南州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南州植保植检站、都匀市植保植检站、惠水县植保植检站、荔波县植保植检 站、罗甸县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家燕、贺海雄、蒙仕鹏、罗全丽、何忠雪、潘晓莲、肖卫平、朱 涛、陆金 鹏、王凤梅、覃安荣、韩然勤。 I DB 5227/T051-2018 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监测方法与绿色防控技术,包括 术语定义、监测方法、绿色防控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黔南州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 NY/T 1484 柑橘大实蝇检疫检验与鉴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 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本规 程仅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 3.2 系统监测 柑桔大实蝇系统监测,指在系统监测园内,对其周年生活史进行系统调查,包括春季越冬蛹调查, 夏秋季成虫羽化、产卵、为害情况调查。 3.3 诱杀成虫 指采用理化结合的方法,利用害虫趋性,对害虫进行捕杀。 3.4 1 DB 5227/T051-2018 诱捕器 指用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器具。本规程专指在诱虫板上喷实蝇诱剂制成的诱捕板和诱蝇球等。 3.5 防虫网 指采用添加防老化、 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的聚乙烯为主要原料, 经拉丝制造而成的 20 目网状织物。 3.6 蛆果 指被实蝇幼虫蛀食危害的果实,又叫蛆柑。 3.7 人工捕杀 指人工摘除未落蛆果和捡拾地上蛆果进行杀虫处理的方法。 4 监测方法 4.1 系统监测 2 根据果树品种、种植年限、管理水平、常年柑桔大实蝇发生程度等划分类型园,在不小于 667m 有代表性的柑桔园设立系统观测园,对柑桔大实蝇越冬蛹量及成活率、成虫羽化数量、成虫数量、为 害情况开展调查。 4.1.1 越冬蛹调查 a)调查时间:4 月上旬调查 1 次。 b)调查方法:采取 5 点取样,在观测园东、西、南、北、中各选 1 个点,共调查 5 个点,每个 2 2 点各选 1 株树,每株树冠下随机选 2 个样点, 每个样点查 1m ,全园共查 10 m ,用工具挖取树冠下表 土层(约 2-8cm)进行调查,查清所有柑桔大实蝇死活蛹数,结果记入附录 C 中表 C.1。 4.1.2 成虫调查 a)调查时间:4 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前至成虫终见止,3 天调查 1 次。 b)调查方法:在观测园中东、南、西、北、中各选 2 株树,每株树相距 5m 以上,在树冠中下部 悬挂 1 张 25×20cm 的诱捕板,调查成虫羽化时间和发生量。分别统计诱捕板上柑桔大实蝇总虫数、雌 雄虫数,同时清除统计过的雌雄成虫,将结果记入附录 C 中表 C.2。20 天左右更换 1 次诱捕板,或在 原挂板上重喷诱剂。 4.1.3 蛆果率(为害率)调查 a)调查时间:采果前调查 1 次。 b)调查方法:在系统观测园的东、南、西、北、中各选 1 个点,共 5 个点,每点取 1 株树共 5 株树,在每株树的东、南、西、北、中 5 个方位进行调查,每个方位随机调查 10 个果,同时拾取对应 2 DB 5227/T051-2018 位置落地果,剖开检查蛆果数,计算蛆果率。蛆果率(为害率)%=(蛆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将结果记入附录 C 中表 C.3。 4.2 面上普查 对当地柑桔园全面开展普查,调查柑桔大实蝇越冬虫蛹、成虫发生量、蛆果率(为害率)等。 4.2.1 普查时间 每年进行三次,于 4 月上旬调查冬后柑桔大实蝇蛹量,6 月上中旬调查柑桔大实蝇成虫发生量,9~ 10 月采果前调查柑桔大实蝇造成的蛆果率。 4.2.2 普查方法 在全面目测、踏查的基础上,确定调查范围,对调查范围内的柑桔园进行全面查看,确定柑桔大 实蝇发生范围和抽查点。 4.2.3 抽查方法 在踏查中记录发生和未发生园数和面积,估算发生范围和面积占比。对发现有柑桔大实蝇的果园, 即按照果树品种、种植年限、管理水平、柑桔大实蝇发生程度等划分类型园,选有代表性果园进行抽 样调查,每个类型园查 2 个点,调查方法参照系统监测方法。记录柑桔大实蝇总蛹数、活蛹数、死蛹 数;总成虫数、雌雄成虫数;总果数、蛆果数,结果填入附录 C 中表 C.1、C.2、C.3,注明为普查。 5 绿色防控技术 5.1 防控策略 以监测为基础,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手段,采取分区域连片联合统一防治模式。具体采用翻土灭蛹、 防虫网阻隔、诱杀成虫、捡拾和摘除处理蛆果、林下养鸡等措施,全程不施农药,有效控制柑桔大实 蝇危害,确保产品产量、质量和生态安全。 5.2 翻土灭蛹 结合冬季施肥进行深翻园土,利用冬季低温凝冻、雨水浸泡、飞鸟啄食等消灭柑桔大实蝇虫蛹, 降低越冬虫量。 5.3 防虫网阻隔 对柑桔大实蝇危害严重的果园,于柑桔大实蝇成虫羽化前在全园树冠下覆盖 20 目防虫网封杀成 虫,阻止成虫羽化后上树产卵,也可采用除草地布、彩条布等替代品覆盖。 5.4 诱杀成虫 对需要防治的果园,在柑桔大实蝇成虫羽化前一周至成虫发生终见期,挂诱捕板或诱蝇球等诱捕 2 器诱杀柑桔大实蝇成虫。每 667m 均匀分布悬挂 10~20 张诱捕板或 20 个诱蝇球,挂于树冠中下部阴 凉果多处。诱捕板约 20 天换一次或在原板上重喷诱剂,诱蝇球约 1 个月换 1 次。 5.5 蛆果处理 每年 9 月至 11 月,摘除未熟先黄和黄中带红的被害果、捡拾地上所有落果,5 天 1 次,利用塑料 虫果袋处理蛆果,装后扎紧袋口、密封放置在太阳下暴晒,约 7~10 天后虫果内幼虫死亡。烂果作肥 3 DB 5227/T051-2018 料使用,虫果处理袋可重复使用。 5.6 林下养鸡降低虫源基数 2 在果园中养鸡啄食幼虫和蛹,降低柑桔大实蝇越冬虫量。每 667m 放养 20~25 只 0.25 公斤以上 鸡群。 5.7 保护利用天敌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减少或不使用农药,严禁捕鸟,保护蜘蛛、螳螂、鸟类等柑桔大实蝇天敌。 6 资料汇总归档 每年监测、防治工作结束,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管理。 4 DB 5227/T051-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柑桔大实蝇形态特征 A.1 成虫 体形大,黄褐色,体长 12 mm~13 mm;复眼肾形,金绿或紫红色,单眼三角区黑色;侧额鬃 1: 2,鬃基有时具褐色小点;内、外顶鬃各一双,均黑色;颊鬃细弱,淡褐色。颜面具长园形小黑斑 1 对,位于口缘上触角沟前端;颊部复眼下有深色小黑斑 1 对;触角黄色或桔黄色,第三节黄褐到深棕 黄色;触角芒裸,基黄端黑。中胸背板中央具一倒丫形深褐色斑纹,斑纹两侧各有相当宽的粉毛绒形 斑纹 1 条,胸部鬃 6 对,肩板鬃仅 1 对,背侧鬃前后各 1 对,后翅上鬃 2 对,无前翅小鬃,小盾鬃 1 对,上述胸鬃均为黑色。翅透明,翅痣和翅端斑点呈棕色,前缘区具一淡棕黄色条纹;前缘室色淡或 透明。腹部黄色至黄褐色,第一节背板呈扁方形,长略大于宽;第三节背板基部有 1 条黑色横带,与 腹背中央从基部直达腹端的一黑色长纵纹交叉成十字形;第四和第五腹节前缘虽也有黑色横纹,但左 右分离不与纵纹相连接。雄虫第三腹节背板两侧具栉毛,第五节腹板后缘向内凹陷的深度达此腹板长 度的 1/3,侧尾叶的一对端叶近乎退化;雌虫产卵器(指第七腹节)基节似瓶形,其长度与腹部(指 第一至五腹节)相等,其后端狭小部分长于第五腹节。 A.2 卵 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尖细,另端较圆钝,中部略弯曲,长 1.2~1.5mm,宽 0.3~0.4mm, 两端透明,中部乳白色。 A.3 幼虫 成熟幼虫乳白色,粗大,蛆形,前端小,尾端大而钝圆,长约 14-16mm;前气门扇形,外缘中部 凹陷,两侧端向下弯曲,具指突 30 多个,排列成行;第二至第三节腹节面前端和气门周围各有 1 个小 刺带;第四至第十一节腹面前端各有 1 个小刺梭形区;后气门 1 对位于末节后端,

pdf文档 DB 5227-T051-2018 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5227-T051-2018 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 5227-T051-2018 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 5227-T051-2018 柑桔大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01: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