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DB35 ICS 65.020 B 16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49—2018 翼茎阔苞菊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 2018 - 04 - 03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3 实施 发 布 DB35/T 174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文涛、过赋文、卓航、虞赟、李敏、沈建国、叶剑雄、林星辉。 I DB35/T 1749—2018 翼茎阔苞菊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的实验室检测及其形态特征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翼茎阔苞菊的植株和瘦果的检疫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总苞 involucre 包围花或花簇基部的一轮苞片。 2.2 总苞片 phyllary 菊科植物总苞的苞片,或菊科总苞的一枚苞片。 2.3 瘦果 achene 由一个、两个或三个心皮组成的单室果实,不开裂,内含种子一粒,果皮与种皮分离,种子仅在一 点与子房壁相连。 2.4 果脐 hilum 果实成熟时,由果柄上脱落下来留下的一个痕迹。 3 翼茎阔苞菊基本信息 中文名:翼茎阔苞菊 学名: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 异名:Conyza sagittalis Lam.,Epaltes brasiliensis DC.,Gnaphalium suaveolens Vell.,Pluchea quitoc DC.,Pluchea suaveolens (Vell.) Kuntze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木兰纲(Magnoliatae),菊目(Asterales),菊科 (Compositae),阔苞菊属 (Pluchea Cassini)。 4 方法原理 本标准应用于杂草监测及混杂于原粮中的杂草种子检测,本标准将翼茎阔苞菊的植株及瘦果形态特 征作为其检疫鉴定的主要依据。 1 DB35/T 1749—2018 5 仪器和用具 5.1 仪器 体视显微镜(带目镜测微尺或镜台测微尺)、电子天平、电动筛或套筛。 5.2 器具 放大镜、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指形管、培养皿、白瓷盘、棉花、样品袋、标本夹、标签、记录 纸、标本瓶、标本盒、防虫剂、樟脑精、干燥剂。 6 样品制备 6.1 原粮样品制备 6.1.1 样品制备 将现场检疫抽取的原始样品制备成复合样品,倒入瓷盘内,充分混匀、摊平(或用分样器分样)、制 取平均样品,采取四分法,取该样品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较少样品时)作为检验样品,余样作为保 存样品。送检样品不足1.0 kg的全检。 6.1.2 植物种子过筛检验 根据样品种子的大小确定规格筛的孔径,并将检验样品倒入规格筛的上层内过筛。检验样品个体大 于翼茎阔苞菊瘦果的主要检查筛下物;检验样品个体小于翼茎阔苞菊瘦果的主要检查筛上物。混杂于粮 食、种子等植物及植物产品中的翼茎阔苞菊瘦果,一般在套筛孔径为0.5 mm~6.5 mm的检验样品中获 得。 6.2 监测样品制备 采集疑似翼茎阔苞菊监测标本时应用铲子挖取,以保证植株根系的完整。 将标本夹板的一扇平放,以标本夹板和纸板为台面,在衬纸上对标本进行整理、定形;花的位置应 朝上,且正反面都有显示。在衬纸的右下角写上采集号。垫上瓦楞纸板,如此重复压完标本,压上另一 扇标本夹,系上紧带扣,收紧绑带。压制好置于烘箱中将标本烘干,温度为50 ℃~55 ℃,时间12 h; 或者将压好的标本置于干燥通风处晾晒,前3天每天早晚各更换一次吸水纸,3 d后每天更换一次,注意 检查,防止标本发霉。将压好的标本固定在硬台纸上,位置要适当,在台纸左上角贴上采集标签,注明 标本中文名称、拉丁学名、采集时间、采集人、采集地点、生境等信息。 7 鉴定方法 7.1 目测鉴定 对于原粮中的杂草籽,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将挑检出的杂草籽实进行分类,检出疑似阔苞菊属的杂 草籽;对于监测标本,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对植株特征进行观察,参照翼茎阔苞菊及其近似种分种检索 表,见附录A,对疑似样品进行种类鉴定。 2 DB35/T 1749—2018 7.2 镜检鉴定 将疑似翼茎阔苞菊的茎、花序、瘦果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花序、瘦果等形态特征,并依据翼茎 阔苞菊花序、瘦果形态特征对疑似样品进行鉴定。 7.3 解剖鉴定 从外观上难以鉴别时,可采用解剖法,将疑似杂草种籽置于体视显微镜下,用解剖刀或解剖针,对 其进行解剖,观察种子切面、种胚的形状、颜色及大小等特征并鉴定。 8 形态特征 8.1 阔苞菊属 8.1.1 基本生物学特性 灌木或亚灌木,稀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8.1.2 植株形态特征 茎直立,被绒毛或柔毛。叶互生,有锯齿,稀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小,在枝顶作伞房花序排 列或近单生,有异型小花,盘状,外层雌花多层,白色、黄色或淡紫色,结实,中央的两性花少,不结 实。总苞卵形、阔钟形或近半球状;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坚硬或有时近膜质,外层宽,通常阔卵 形,内层常狭窄,稍长。花托平,无托毛。雌花花冠丝状,顶端3浅裂或有细齿;两性花花冠管状,檐 部稍扩大,顶端5浅裂。花药基部矢状,有渐尖的尾部。两性花花柱丝状,全缘或2浅裂,被微硬毛或乳 头状突起。瘦果小,略扁,4~5棱,无毛或被疏柔毛。冠毛毛状,1层,宿存。 8.2 翼茎阔苞菊 8.2.1 基本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 8.2.2 植株形态特征 8.2.2.1 茎 茎直立,多分枝,高1 m~1.5 m,多分枝,枝条密被绒毛。茎的形态特征见附录B。 8.2.2.2 叶 叶互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6 cm~12 cm,宽2.5 cm~4 cm,两面密被腺毛,顶端尖,边缘具 锯齿,基部渐狭,无柄。叶的形态特征见附录B。 8.2.2.3 花 头状花序盘状,具异型小花,直径7 mm~10 mm,长4.5 mm,花梗长5 mm,头状花序在茎顶端排 列为副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苞片棕绿色,4~5层,外层雌花多数,花冠白色,长3 mm~3.5 mm, 顶端3浅裂,冠毛白色,略长于花冠。花序的形态特征见附录B。 3 DB35/T 1749—2018 8.2.2.4 果 瘦果棕色,圆柱形,具5肋,长0.6 mm~0.8 mm, 宽0.2 mm。冠毛毛状,1层,宿存。瘦果的形态 特征见附录B。 9 结果判定 以花序、瘦果的形态特征为依据,符合第8章所描述的形态鉴定特征,可鉴定为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 10 标本和样品的保存与处理 10.1 保存方法 10.1.1 标本保存 将鉴定检出的翼茎阔苞菊植株压制成干标本,将鉴定检出的翼茎阔苞菊种子装入指形管或标本瓶 内,加以标识,注明编号、中文名称、学名、科别、产地、货物名称、进出境日期,经手人签字后妥善 保存。 10.1.2 样品保存 保存样品按编号、中文名称、产地、进出境日期分别存放,并由经手人标识确认和样品管理员登记 后,于干燥环境中妥善保存。 10.2 保存时间 含有翼茎阔苞菊的样品,妥善保存至少6个月。 10.3 处理 保存期满后,含有翼茎阔苞菊的样品应作灭活处理。 4 DB35/T 1749—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翼茎阔苞菊及其近似种分种检索表 翼茎阔苞菊及其近似种分种检索表如下: 1.植株直立,半灌木,基部木质化,花托及总苞被绒毛。 ..................................................................... 2 2. 茎基分枝不具翼,头状花序钟状,小花通常少于 25 枚 .............................................................. ............................................................... 光梗阔苞菊 Pluchea pteropoda Hemsl. ex Forbes & Hemsl. 2. 茎及分枝具翼,头状花序半球形,小花 50-60.............................................................................. ..................................................................................... 翼茎阔苞菊 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rera 1.植株匍匐渐升,草本,基部轻微木质化,茎分枝光滑无毛,或微被柔毛,花托及总苞无毛............ ..........................................................................................长叶阔苞菊 Pluchea eupatorioides Kurz 5 DB35/T 1749—201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翼茎阔苞菊形态特征图 B.1 翼茎阔苞菊全株 翼茎阔苞菊植株全株形态特征见图B.1。 6 图 B.1 翼茎阔苞菊植株全株形态特征图 DB35/T 1749—2018 B.2 翼茎阔苞菊花序 翼茎阔苞菊花序形态特征见图B.2。 图 B.2 翼茎阔苞菊花序形态特征图 7 DB35/T 1749—2018 B.3 翼茎阔苞菊瘦果 翼茎阔苞菊瘦果形态特征见图B.3。 图 B.3 翼茎阔苞菊瘦果形态特征图 8 DB35/T 1749—2018 参 考 文 献 [1] [2]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郭琼霞.杂草种子彩色鉴定图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74-186 印丽萍.杂草种子图鉴.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77-18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检疫工作手册植物检验检疫分册,20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DB35/T 1749-2018

pdf文档 DB35-T 1749-2018 翼茎阔苞菊检疫鉴定方法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749-2018 翼茎阔苞菊检疫鉴定方法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749-2018 翼茎阔苞菊检疫鉴定方法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749-2018 翼茎阔苞菊检疫鉴定方法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47: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