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1.01 B 16 备案号:55143-2017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572—2017 青稞抗条纹病评价技术规范 2017 - 06 - 20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9 - 20 实施 发 布 DB63/T 157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佳会、侯璐、姚强、郭青云、马永强、马欣辉。 I DB63/T 1572—2017 青稞抗条纹病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稞条纹病病原物接种体的制备和保存、鉴定圃设置、病情调查、抗性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稞对条纹病抗性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病原物 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的统称。 2.2 接种体 在人工操作下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 2.3 青稞条纹病 主要由禾内脐蠕孢[Drechslera graminea(Rabenh.ex Schlecht.)Shoem.]所引起的条纹状的病斑、 小穗发白为主的青稞病害。 3 典型症状 感病初期,幼苗的第一个叶片上即可表现发病症状,最初有散生的淡黄色小点或短小条纹,有的感 病植株在幼苗时期提前枯死;分蘖前后叶面黄色条纹病斑扩展变长平行于叶脉,慢慢变成褐色;到拔节 抽穗期,部分品种不能抽穗或弯曲畸形或成白穗,条纹变为赤褐色,周边呈黄色晕圈散开,部分叶片变 黄枯死。大麦品种不同,病斑颜色和宽度略有差异,后期病斑颜色加深呈褐色,湿度大的长出黑色霉层。 4 4.1 病原物接种体制备 病原物的分离 1 DB63/T 1572—2017 将典型感病叶片剪成5厘米~10厘米,用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分钟,无菌水冲洗一次,70%酒精浸 泡30秒,无菌水冲洗一次,70%酒精浸泡30秒,用无菌水冲洗3次,待用。晾干后放到加入13 mg/L硫酸 卡那霉素的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每个培养皿里放4片~6片叶片段,在黑暗条件下培养,2 天~3天后,从叶片上挑取未污染的菌丝放入PDA培养基上培养。重复3次~4次,直至菌落纯化。 4.2 病原物的鉴定 4.2.1 分生孢子形态和镜检 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伸出,单生或3枝~5枝丛生,柱状不分枝,浅褐色到褐色,顶端曲膝状。分生孢 子梗长90微米~180微米,宽7.5微米~12微米,梗上顶生或侧生 1个~4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柱状、 多数直、两端半球形,浅黄色到黄褐色,一般基细胞处最宽,端部稍尖,1个~7个隔膜,长50微米~125 微米,宽14微米~25.5微米。 4.2.2 菌落特征 PDA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白色或浅灰色,絮状,圆形,中央微微隆起,菌丝发达部分背面青褐 色或灰黑色,其他菌丝稀薄部位浅黄色,培养时间越长,菌落颜色也会加深变暗成灰黑色或褐色。 4.3 病原物的保存 将鉴定好的病原菌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3℃~ 5℃的冰箱中保藏。 5 鉴定圃设置 5.1 鉴定圃选址 鉴定圃应设置在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浇水灌溉的地块。 5.2 隔离条件 选择周围5公里范围内无青稞种植的地块。 5.3 前茬 选择上年未种植青稞的田块。 5.4 种植要求 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时间一致,并设置感病对照和抗病对照品种。感病对照:北青7号、北青3号; 抗病对照:昆仑13号、门农1号。 5.5 播种方式 接种圃中每小区种植5行,行长2米,行距20厘米,每小区留苗500株,重复3次,小区间比排列。 5.6 接种 5.6.1 接种时期 青稞扬花期,选择易结露的天气进行喷雾接种。 2 DB63/T 1572—2017 5.6.2 接种体的活化 将3℃~5℃冰箱中保存的病原菌转接到PDA培养基上,进行菌种复壮,从复壮好的菌种上选取其中 部分菌落接种到新的PDA培养基上,重复2次~3次。 5.6.3 接种方法 4 将活化好的分生孢子配成浓度为每毫升1×10 个孢子悬浮液,每平方米用20毫升喷雾接种。 6 6.1 病情调查 调查时间 在青稞灌浆期进行调查。 6.2 调查方法 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共调查100株,记载发病率。每隔一周调查一次,根据3次~4次的 调查结果进行校正。 6.3 发病率调查 对条纹病调查以“株”为单位,调查发病株率。 6.4 病情分级 成株期用发病率按5级分级标准记载严重度: ——0 级:无发病株; ——1 级:发病株率在 5%以下; ——2 级:发病株率在 5%~10%; ——3 级:发病株率在 11%~15%; ——4 级:发病株率在 15%以上。 7 7.1 抗性评价 鉴定有效性判别 当鉴定圃中的对照材料平均发病率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该批次抗条纹病鉴定有效。 7.2 抗性等级 依据成株期鉴定材料的平均严重度评价其抗性水平,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青稞成株期对条纹病抗性的等级划分 平均严重度 抗性 =0 免疫 0<平均严重度<1.0 高抗 1.0≤平均严重度<2.0 抗病 3 DB63/T 1572—2017 表1 7.3 青稞成株期对条纹病抗性的等级划分(续) 平均严重度 抗性 2.0≤平均严重度<3.0 中抗 3.0≤平均严重度<4.0 感病 4.0≤平均严重度 高感 重复鉴定 严重度为3.0以下的材料,需2年~3年重复鉴定确定抗性等级,以记载的最低抗性等级来确定最终 抗病性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63-T 1572-2017 青稞抗条纹病评价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18:2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60.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1798-2022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GB-T 24925-2019 低温阀门 技术条件.pdf
T-CFA 031103.5--2018—2018 铸造数字化工厂通用技术要求.pdf
CCSP OSG 云安全专业认证 第三版 中文.pdf
TB-T 2231.2-2018 铁道车辆制动系统 第2部分:货车.pdf
GB-T 42508-2023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指南.pdf
T-ZZB 1136—2019 汽车发动机冷却用膨胀水壶.pdf
GB-T 20794-2021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pdf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15843.4-2024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pdf
GB-T 19483-2016 无绳电话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pdf
GB-T 8013.1-201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 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pdf
GB-T 8061-2022 杠杆千分尺.pdf
中国移动 5g r17、r18技术解读.pdf
GB-T 35673-2017 工业通信网络 网络和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要求和安全等级.pdf
MZ-T 120-2018 自立式辅助起床架.pdf
GB-T 31519-2015 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pdf
GB-T 36250-2018 基于模型的航空装备研制 企业数字化能力等级评价.pdf
DB3301-T 0233—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无人机信息采集管理规范 杭州市.pdf
GB/T 36448-2018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机房通用规范.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60.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