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849260.9
(22)申请日 2022.10.28
(73)专利权人 云南君品通用装备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650211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滇中新
区滇兴街1号滇中商务广场1号楼
0916-19室
(72)发明人 冯加美
(74)专利代理 机构 云南律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3219
专利代理师 王帅 谢乔良
(51)Int.Cl.
H04N 5/225(2006.01)
H04N 5/33(2006.01)
F16M 1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手持式热成像夜视 仪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物镜
组设于物镜内, 镜体内置热成像组件且通过卡口
与物镜连接, 目镜与镜体后端连接; 固定块固定
在镜体底端或侧部, 连接块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块
底端, 手柄顶端与连接块铰接且内设电池仓, 手
柄顶端设有与电池仓内触点电连接的连接部 Ⅰ,
连接块设有与连接部 Ⅰ电连接的连接部 Ⅱ, 连接
部Ⅱ与热成像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的目镜与镜体
分体设计, 从而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目镜, 而
将手柄设置为可折叠的铰接结构, 即便于夜视仪
的稳定手持, 铰接结构还可实现手柄状态的快速
转换, 折叠后便于携行或保存, 且还在手柄内置
电池仓实现夜视仪重心下移和增加续航时间, 具
有结构简单、 手持稳定性也好、 折叠和连接快捷
可靠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8041555 U
2022.12.13
CN 218041555 U
1.一种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包括物镜 (1) 、 物镜组、 镜体 (2) 、 目镜 (3) 、 目镜组, 所述物
镜组设置于物镜 (1) 内, 所述镜体 (2) 内设置有热成像组件且前端通过卡口与物镜 (1) 的后
端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目镜组设置于目镜 (3) 内, 所述目镜 (3) 的前端与镜体 (2) 的后端连
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块 (4) 、 连接块 (7) 、 手柄 (8) , 所述固定块 (4) 通过螺钉固定设置
于镜体 (2) 的底端或侧部, 所述连接块 (7) 可拆卸的固定设置于固定块 (4) 的底端, 所述手柄
(8) 的顶端与连接块 (7) 可折叠的铰接, 所述手柄 (8) 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池仓 (805) , 所述手
柄 (8) 的顶端还设置有与电池仓 (805) 内的电池触点电连接的连接部 Ⅰ(801) , 所述连接块
(7) 上设置有可与连接部 Ⅰ(801) 电连接的连接部 Ⅱ(701) , 所述连接部 Ⅱ(701) 通过导线与
热成像组件电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Ⅰ(801) 为突出于
手柄 (8) 顶端且为锥形、 球头形或片状结构, 所述连接部 Ⅱ(701) 为可插入锥形、 球头形连接
部Ⅰ(801) 的盲孔, 或者 为可插入片状结构连接 部Ⅰ(801) 的“V ”形簧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 (8) 上还设置有可切
断连接部Ⅰ(801) 与电池仓 (80 5) 内的电池触点电连接的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 (4) 的底端设置有
连接螺孔 或燕尾槽 (401) , 所述连接块 (7) 的顶端对应设置有螺柱或燕尾榫 (702) , 所述螺柱
与连接螺孔螺纹连接, 或者燕尾榫 (702) 与燕尾槽 (401) 插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榫 (702) 为沿长度 方
向的方形结构或前窄后宽的锥台形结构, 所述燕尾槽 (401) 沿长度方向的结构与燕尾榫
(702) 对应, 所述固定块 (4) 的侧壁上设置有垂直于燕尾槽 (401) 的紧定螺孔, 所述固定块
(4) 的紧定 螺孔内设置有 端面可抵紧燕尾榫 (702) 侧壁的紧定 螺钉 (402)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榫 (702) 的侧壁上部
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紧定 螺钉 (402) 的端面平行并可抵 接的紧定面 (70 3) 。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 (7)
的底端设置有铰接凸台 (704) , 所述手柄 (8) 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凸台 (802) 且连接凸台 (802)
上设置有连接槽 (803) , 所述铰接凸台 (704) 通过铰接轴 (9) 与连接凸台 (802) 铰接, 所述铰
接凸台 (704) 可转动的嵌入到连接槽 (803) 内且铰接凸台 (704) 顶端与连接槽 (803) 的底端
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凸台 (704) 远离铰接
轴 (9) 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小于内径的定位腔 (705) , 所述定位腔 (705) 内设置有直径大于
开口并可凸出于端面的定位球 (10) , 所述定位腔 (705) 内还设置有两端分别抵紧定位球
(10) 及后壁的弹簧 (11) , 所述连接槽 (803) 的内侧面上对应设置有球面凹槽 (804) , 所述铰
接凸台 (704) 内的定位球 (10) 可伸入到球面凹槽 (804) 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凸台 (704) 的两个侧
面上同轴或错位设置有开口小于内径的定位腔 (705) , 所述定位腔 (705) 分别设置有定位球
(10) 及弹簧 (1 1) , 所述连接 槽 (803) 的内侧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球面凹槽 (804) 。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 (803) 内的两侧
壁和/或铰接凸台 (704) 外的两侧壁固定设置有弹性阻尼层。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41555 U
2一种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夜视仪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 手持稳定性也好、 折叠和连
接快捷可靠的手持式热成像夜视 仪。
背景技术
[0002]热成像夜视仪 (红外热像仪) 是利用红外探测器、 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
以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 射能量分布图形, 然后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 并由红
外探测器将红外辐 射能转换成电信号, 经放大处理、 转换或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
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的装置。 由于热成像夜视仪无须借助星光、 月光, 而 是利用物体热辐射
的差别成像, 因而能透过烟雾、 雨雪和伪装, 发现隐蔽在树林和草丛中的车辆、 人员, 甚至于
埋在地下的物体, 故而在军事、 工业、 汽车辅助驾驶、 医学 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 热成像夜视仪一般可分为头戴式和手持式两种, 常规的手持式热成像夜视
仪往往采用手持镜体使用, 由于其体积及整体重量较大, 握持方式又不符合人体工程学, 因
此造成使用舒适性欠佳。 为此, 一般在镜体下端或一侧设置手柄, 从而改善使用时的握持体
验, 但由于手柄大多与镜体固定连接或螺纹连接结构, 固定连接造成体积过大, 不便于携行
及存储, 而螺纹连接结构虽然手柄可拆卸以减小体积, 但对于矿难救援、 夜晚抢险、 特种作
战等紧急使用情况, 则连接及拆卸速度较慢, 由此 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0004]现有技术中, 为了解决前述手柄存在的问题, 也有采用伸缩式手柄的结构, 从而不
仅可减少携行和储存时的不便, 也能提高手柄状态的转换速度, 但毕竟伸缩式手柄缩回后
仍然突出于镜体, 体积减小有限, 且滑动伸缩结构在野外实践中异物还容易进入滑动间隙
和手柄磕碰易轻微变形, 从而易导致滑动伸缩不畅而影响正常使用, 滑动伸缩结构在伸长
后由于连接面积减小及滑动间隙的存在, 手持使用时还容易放大晃动而影响正常使用。 为
此, 现有技术中还有将手柄与镜体铰接实现折叠, 但单纯 的铰接结构由于接触面较小且没
有定位机构, 使得夜视镜使用时手柄易转动及晃动, 可靠性及稳定性均不足。 此外, 还有在
手柄内设置可滑动导轨, 并将导轨一端与镜体铰接, 并在导轨上间隔设置定位孔, 对应在手
柄上设置卡 块, 从而实现手柄的伸缩和折叠, 但同样存在前述单 纯铰接结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手持稳定性也好、 折叠和连
接快捷可靠的手持式热成像夜视 仪。
[0006]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物镜、 物镜组、 镜体、 目镜、 目镜组, 所述物镜组设置于
物镜内, 所述镜体内设置有热成像组件且前端通过卡口与物镜的后端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
目镜组设置于目镜内, 所述目镜的前端与镜体的后端 连接; 还包括固定块、 连接块、 手柄, 所
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 设置于镜体的底端或侧部, 所述连接块可拆卸的固定设置于固定块
的底端, 所述手柄的顶端与连接块可折叠的铰接, 所述手柄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池仓, 所述手
柄的顶端还设置有与电池仓内的电池触点电连接的连接部 Ⅰ, 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可与连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41555 U
3
专利 一种手持式热成像夜视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46: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