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18981.5 (22)申请日 2022.06.16 (73)专利权人 安徽中微 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龙湖 科创园35号楼安徽中微微元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鲍婉茹 孙索著 张斌 邵龙  张占军 王超 张东东 张梦雨  (51)Int.Cl. C12M 1/02(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直投式益 生菌发酵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 设备, 包括发酵箱体、 箱盖、 出料口和供氧组件, 所述发酵箱 体为圆形状设置, 所述发酵箱体的上 表面的内侧设置有凸块, 所述箱盖的下表面的外 侧设置有凸块, 所述发酵箱 体的上的凸块与箱盖 上的凸块之间设置有橡胶环且相互匹配, 所述发 酵箱体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供观察玻璃板嵌入的 孔洞, 所述发酵箱体的下方设置有供氧组件; 通 过发酵箱体、 橡胶环、 箱盖、 供氧组件、 搅拌组件 和观察玻璃板之间的配合, 增加了发酵箱体的气 密性, 使物料能够均匀的搅拌, 保持内部含氧量 充足, 便于观察内部物料的发酵情况, 减少发酵 周期, 便于对发酵箱体进行清洗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8089531 U 2022.12.20 CN 218089531 U 1.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包括发酵箱体 (1) 、 箱盖 (2) 、 出料口和供氧组件 (5) , 其 特征在于: 所述 发酵箱体 (1) 为圆形状 设置, 所述 发酵箱体 (1) 的上表面的内侧设置有凸块, 所述箱盖 (2) 的下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凸块, 所述发酵箱体 (1) 的上的凸块与箱盖 (2) 上的凸 块之间设置有橡胶环 (15) 且相互匹配, 所述发酵箱体 (1) 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供观察玻璃板 (11) 嵌入的孔洞, 所述发酵箱体 (1) 的下方设置有供氧组件 (5) , 所述供氧组件 (5) 包括控制 器 (51) 、 氧气传感器 (54) 和供氧机 (52) , 所述控制器 (51) 位于制氧机的一侧, 所述供氧机 (52) 的一侧设置有输氧管 (53) , 所述输氧管 (53) 的一端贯穿发酵箱体 (1) 的底部, 所述氧气 传感器 (54) 安装在发酵箱体 (1) 内侧壁的上端, 所述氧气传感器 (54) 与控制器 (51) 之间电 连接, 所述箱盖 (2) 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胶圈 (14) 嵌入的圆形通孔, 所述箱盖 (2) 上焊接有第 二固定板 (9) , 所述第二固定板 (9) 上表面安装有电机 (101) , 所述发酵箱体 (1) 内部设置有 搅拌组件 (10) , 所述发酵箱体 (1) 的侧壁焊接有 多组立柱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箱体 (1) 的下端焊接有出料管 (7) , 所述出料管 (7) 的下端安装有阀门 (6) , 所述阀门 (6) 主要由通管 (61) 、 转钮 (62) 和圆板 (63) 组成, 所述圆板 (63) 设置在通管 (61) 内, 所述转钮 (62) 固定连接 在圆板 (6 3)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组件 (10) 包括旋转轴 (102) 、 转动杆 (103) 和多组 固定条 (104) , 所述旋转轴 (102) 安装在电机 (101) 的 输出轴上, 所述旋转轴 (102) 插接在转动杆 (103) 的一端, 多组所述固定条 (104) 均粘接在转 动杆 (103) 的侧壁且呈等角度设置, 每一组所述固定条 (104) 均设置有 多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板 (9) 呈倒U形设置, 所述箱盖 (2) 的上表 面设置有供进料管 (13) 安装的孔洞, 所述进料管 (13) 顶端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进料管 (13) 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 (12) , 所述顶盖 (12) 的 侧壁设置有 多组条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多组所述立柱 (4) 呈等角度设置, 多组所述立柱 (4) 之间焊接有第一固定板 (3) , 所述第一固定板 (3) 为三角 板, 所述供 氧机 (52) 和控制器 (51) 均安装在第一固定 板 (3) 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箱体 (1) 上凸块与箱盖 (2) 上的凸块均设置有螺纹孔 (81) , 所述发酵箱体 (1) 与箱盖 (2) 之间通过多 组固定螺栓 (8) 固定连接, 所述观 察玻璃板 (11) 为弧形玻璃板, 所述观 察玻璃板 (11) 粘接在 发酵箱体 (1) 的孔洞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圈 (14) 的中 心与转动杆 (103) 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固定条 (104) 的长度为发酵箱体 (1) 半径的 三分之二。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89531 U 2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益生菌发酵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直投式益 生菌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是定植于人体肠道、 生殖系统内, 能产生 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 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 强大的产品主要 是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 其广泛应 用于生物工程、 工农业、 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但是现有发酵设备不便于观察内部的 发酵情况, 无法控制内部含氧量, 箱体与 箱盖之间密封性较差, 物料发酵不彻底导致 发酵周 期长,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直投式益 生菌发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通过观察玻璃板能够对 内部的发酵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并且供氧组件能够实时监测箱体内部的含氧量, 保证内部含氧充足, 促进物料发酵, 能够有效的减少发酵周期, 箱盖与 箱体连接处设置有橡 胶环使箱体的密封性更好,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投式益生菌 发酵设备, 包 括发酵箱体、 箱盖、 出料口和供氧组件, 所述发酵箱体为圆形状设置, 所述发酵箱体的上表 面的内侧设置有凸块, 所述箱盖的下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凸块, 所述发酵箱体的上 的凸块与 箱盖上的凸块之间设置有橡胶环且相互匹配, 所述发酵箱体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供观察玻璃 板嵌入的孔洞, 所述发酵箱体的下方设置有 供氧组件, 所述供氧 组件包括控制器、 氧气传感 器和供氧机, 所述控制器位于制氧机的一侧, 所述供氧机的一侧设置有输氧管, 所述输氧管 的一端贯穿发酵箱体的底部, 所述氧气传感器安装在发酵箱体内侧 壁的上端, 所述氧气传 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胶 圈嵌入的圆形通孔, 所述箱盖上 焊接有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安装有电机, 所述发酵箱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组 件, 所述发酵箱体的侧壁焊接有 多组立柱。 [0005]优选的, 所述发酵箱体的下端焊接有出料管, 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安装有阀门, 所述 阀门主要由通管、 转钮和圆板组成, 所述圆板设置在通管内, 所述 转钮固定连接在圆板上。 [0006]优选的,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旋转轴、 转动杆和多组固定条, 所述旋转轴安装在电机 的输出轴 上, 所述旋转轴插接在转动杆 的一端, 多组所述固定条均粘接在转动杆的侧 壁且 呈等角度设置, 每一组所述固定条均设置有 多层。 [0007]优选的, 所述第二固定板呈倒U形设置, 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置有供进料管安装的 孔洞, 所述进 料管顶端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进 料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 所述顶盖 的侧壁设置有 多组条形凹槽。 [0008]优选的, 多组所述立柱呈等角度设置, 多组所述立柱 之间焊接有第一固定板, 所述 第一固定 板为三角板, 所述供 氧机和控制器均安装在第一固定 板的上表面。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08953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直投式益生菌发酵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0:20: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