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16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383—2013 莲草直胸跳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Agasicles hygrophila 2013 – 12 - 04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35/T 1383—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建炜、李建宇、史梦竹、郭建英、万方浩、游泳、郑丽祯、占志雄、黄佳佳、 王阿隆。 I DB35/T 1383—2013 莲草直胸跳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莲草直胸跳甲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质量分级和质量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空心莲子草为寄主的莲草直胸跳甲的生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种源虫 Insect source 从自然界采集或人工复壮的用于生产的莲草直胸跳甲。 2.2 寄主 Host 繁殖莲草直胸跳甲用的空心莲子草。 2.3 接虫 Resetting beetle 将种源虫接到寄主上进行产卵。 2.4 产卵前期 Pre-oviposition period 成虫羽化到第一次产卵的时间。 2.5 单雌产卵量 Egg laying amount per female 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80%~90%条件下,以空心莲子草为寄主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进行单 雌产卵量检测,得出供测莲草直胸跳甲单一雌成虫的产卵数量。 2.6 性比 Sex ratio 雌性成虫占成虫总数的百分率。 1 DB35/T 1383—2013 2.7 成虫寿命 Lifetime of adult 成虫从羽化到死亡的时间。 3 生产技术 3.1 产前准备 3.1.1 种源虫的采集和贮藏 3.1.1.1 种源虫的采集 种源虫应采自空心莲子草上的莲草直胸跳甲(鉴定特征见附录A)。应在不同的地理生境中广泛采 集种源虫。 3.1.1.2 种源虫的优选 将采集的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置于25℃±1℃、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进行饲养,应每天收集虫卵。 采用继代饲养的方法,连续饲养1~2代后,通过比较不同种源虫的繁殖力、性比、存活率,筛选繁殖力 强、性比适中、存活率高的优良种群。 3.1.1.3 种源虫的保存 筛选的优良种群按3.1.1.2的条件繁殖至成虫,饲养3 d后移入10 ℃±1 ℃、相对湿度80%~90%的 饲养室。每3d检查室内温度和湿度,并提供适量寄主植物,每代成虫保持30 d~45 d。 3.1.2 保种用空心莲子草的培育 采集空心莲子草茎杆,剪取茎结粗壮部分,每段保留两个节结,埋入装营养土的盆钵 (25 cm×35 cm×45cm)中,每盆40段~50段。将盆钵移入温度20 ℃~25 ℃,相对湿度75%~85%,光 照时间12L:12D,光照强度3000 Lx~5000 Lx的条件下培育。 3.2 产中管理 3.2.1 空心莲子草的栽培 用四周围有375 μm孔径的防虫网大棚栽培空心莲子草。从田间采集空心莲子草较粗的基部茎杆, 剪取10 cm~20 cm的草段(保证2~3个节结)。采用分行种植,将草段按行距50 cm~60 cm排布在沟深 10 cm的土畦中,覆土。 3.2.2 2 莲草直胸跳甲的饲养 DB35/T 1383—2013 3.2.2.1 成虫的投放 当寄主植物生长至 15 cm~20 cm,茎杆直径达 26 mm 时,可在大棚内投放成虫进行产卵和种群扩 增。成虫的投放密度为(10~20)头/m2。 3.2.2.2 饲养过程 采用大棚喷灌的方式,每天喷灌 2 次(8:00~9:00、16:00~17:00),喷灌时间为 15 min~20 min。 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喷灌时间和次数。 3.2.2.3 生长发育监测 每隔 5 d ~ 7 d 调查一次莲草直胸跳甲的数量和发育进度,采用 5 点取样法调查,每点调查 30 cm×30 cm 范围内空心莲子草上的成虫、卵、幼虫和蛹的数量,绘制种群动态变化图。 3.2.3 莲草直胸跳甲的收集 饲养 40 d~60 d 后,用捕虫网收集成虫,宜用带有透气孔的塑料盒(19 cm×12 cm×8 cm)存放, 每盒存放 200 头为宜;或在 3 龄老熟幼虫多数钻入茎杆内化蛹后 3 d~4 d 割取茎杆,将茎杆装入纸箱。 需长途运输宜选用塑料盒收集的成虫。 3.2.4 莲草直胸跳甲的贮运 3.2.4.1 贮运虫态 莲草直胸跳甲老熟幼虫钻杆化蛹后 3 d~4 d 或成虫羽化后 3 d 为适宜的贮运虫态。 3.2.4.2 贮运时限 贮运期不应超过30 d。 3.2.4.3 贮运条件 应使用温度 10 ℃±1 ℃、相对湿度 80 %~90 %、清洁、无异味、通风的贮运工具,不与有毒、有 害物品同贮同运。 4 质量分级 莲草直胸跳甲产品质量分级见表 1。 3 DB35/T 1383—2013 表 1 莲草直胸跳甲产品质量分级 项 4 目 指 一 级 二 级 标 三 级 四 级 存活率(%) 100% 90% 75% 60% 雌性比(%) 65%~75% 55%~65% 50%~55% <50% DB35/T 1383—2013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莲草直胸跳甲鉴别特征 A.1 成虫 雌虫体长5.9 mm~7.0 mm、雄虫体长4.5 mm~5.7 mm,宽约2 mm,头胸腹黑色,左右鞘翅各有一条 “U”形纹,明黄或淡黄色,偶见黄白色。触角鞭状,11节。雌虫腹部末端两腹节裸露于鞘翅外,雄虫 腹部背面被鞘翅完全覆盖,外生殖器藏于腹部末端的椭圆形凹陷内。 A.2 卵 以卵块聚集,呈“八”字形单层排成两列,每个卵块约有30粒卵粒。卵粒淡黄色,长柱形,长 1.25 mm,宽0.38 mm。 A.3 幼虫 共分3龄,长筒形。初孵幼虫灰白色,随龄期增长体色变深,老熟幼虫灰黑色。其头壳宽度分别为 0.25 mm、0.50 mm、0.75 mm。 A.4 蛹 裸蛹。前期为灰白色,后变成淡黄色,继而黑褐色。体长5.0 mm,宽1.4 mm。前胸背板上有灰色大 斑两个,其上有有瘤状突起7个,腹部1~7节背部两侧各有黑色小圆斑一个,腹末有一粗大尾突,顶端 分叉。 5 DB35/T 1383-2013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莲草直胸跳甲生产技术规程 DB35/T 1383—2013 * 2014 年 4 月第一版 2014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383-2013 莲草直胸跳甲生产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7:43:0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61.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1958-2015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基板玻璃.pdf
中兴 通讯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白皮书 2022 .pdf
ISO IEC 27000-2020.pdf
GB-T 31392-2022 煤矿矿井水利用技术导则.pdf
GB-T 17749-2008 白度的表示方法.pdf
GM-T 0013-2012 可信计算 可信密码模块符合性检测规范.pdf
GB-T 42668-2023 钐铁氮粘结永磁粉.pdf
GB-T 30064-2013 金属材料 钢构件断裂评估中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断裂韧度的拘束损失修正方法.pdf
HS-T 42-2014 海关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保障等级定级规范.pdf
GB-T 39988-2021 全尾砂膏体制备与堆存技术规范.pdf
GB-T 40064-2021 节能技术评价导则.pdf
GB-T 38634.2-2020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2部分:测试过程.pdf
T-AIITRE 10004—2023 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pdf
GB-T 10067.31-2013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31部分:中频无心感应炉.pdf
DB51-T 2247-2016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规范 四川省.pdf
青藤 鹊桥SOAR解决方案.pdf
DB63-T 2064-2022 草原损害程度评定技术规范 青海省.pdf
A_White_Paper_of_AIGC_GPT-4_Empowering_Telecom_Sector.pdf
GB-T 24181-2022 金刚石焊接锯片基体用钢.pdf
T-CIECCPA 035—2023 浮选磷尾矿基生态修复基质土规范.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61.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