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团体标准 T/JSHLW002-2021 区块链数字身份框架规范 BlockchaindigitalidentityFrameworkspecification 2021年5月25日发布 2021年6月10日实施ICS35.240.99 R85 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区块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录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4.1数据传输.........................................................................................................................................................2 4.2数据融合原则.................................................................................................................................................2 5技术要求.............................................................................................................................................................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前言 为规范数字身份框架,保证数据身份的真实性及安全性,结合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标 准。本标准对数字身份的框架结构和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区块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开博科技、江苏荣泽信息科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湧、赵学龙、林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1区块链数字身份框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区块链数字身份框架的术语定义、基本要求和具体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区块链数字身份框架的设计和系统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限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722-2019信息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功能要求 GM/T0067-2019公钥密码基础设施体系上层应用中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鉴别接口 GB/T31504-2015通用的数字身份信息创建、查询、修改和删除的交换消息格式以及处理规则 3术语和定义 3.1 分布式数字身份Distributeddigitalidentity 分布式数字身份包括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符和数字身份凭证两部分。 3.2 声明Statement 与身份关联,通常包括:姓名,年龄、学历等。 3.3 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符Distributeddigitalidentityidentifie 由字符串组成的标识符,用来代表一个数字身份。 3.4 数字身份凭证Digitalidentitydocument 由发行者签名,可通过密码学证明是否由凭证中声称的实体签发且未被篡改。 3.5 时间戳Timestamp 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数据产生的时间进行认证,从而验证这段数据在产生后是否经过篡 改。 3.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散列算法Hashalgorithm 用来完成签名的加密解密工作,这种签名可以用来对收发消息时的用户签名进行鉴权。 4基本要求 4.1数据传输 区块链数字身份信息传输应采用HTTP、FTP等方式。 4.2数据融合原则 4.2.1实用性 区块链数字身份信息算法应满足数据使用方的应用需求。 4.2.2统一性 对区块链数字身份的分配应统一,公共数据的代码应参考国家相关标准。 4.2.3可扩展性 区块链数字身份规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据范围扩充、时间增量等问题。 4.2.4完整性 区块链数字身份规范应充分保留数据原始信息,不做主观删减等特殊化处理。 5技术要求 5.1总体架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 分布式账本基础设施、基于数字身份标识符的交互、可验证凭证应用、治理框架组成了分布式数字 身份的四层体系架构。 5.2服务流程 1.凭证发行方根据身份所有者的请求签署发布可验证凭证; 2.凭证发行方将凭证发送给时间戳机构; 3.时间戳机构将凭证和时间戳证书一同发送给身份所有者; 2.身份所有者将可验证凭证及时间戳证书以加密方式保存于分布式账本上; 3.凭证验证方在无需对接凭证发行方的情况下,通过将时间戳证书发送给时间戳机构以检验身份 数据可靠性,然后检索其身份注册表,即可确认凭证与提交者之间的关系。 5.3数字身份标识符 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符是由字符串组成的标识符,用来代表一个数字身份,它是一种去中心化、可 验证的标识符,实体可自主完成数字身份标识符的操作,不需要中央注册机构就可以实现全球唯一性。 通常,一个实体可以拥有多个身份,由实体自己进行维护管理,不同的身份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信息,可 有效避免身份信息被第三方收集。 5.4数字身份凭证 数字身份凭证中一般包含一个或多个“声明”。声明信息与身份关联,通常包括:姓名,年龄、学 历等等。凭证由发行者签名,可通过密码学证明是否由凭证中声称的实体签发且未被篡改,因此被称为 可验证凭证。 5.4分布式账本 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用于记录网络成员间的数据交换。数字身份所有者的 身份信息以及时间戳证书保存在分布式账本上,方便网络中凭证验证方检验身份准确性。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5.5时间戳协议 用户将需要认证的身份信息M传输给时间戳机构,M经过哈希运算得到m=Hash(M),时间戳机构 将m和收到身份信息的时间t一起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将生成的时间戳证书S(m,t)返还给用户。在 需要验证时间戳证书时,首先验证时间戳证书S(m,t)是否为时间戳机构签发的,其次验证m是否为 身份信息M经过哈希运算得到的结果。如果两项验证中有任何一项不通过,就证明用户的身份信息经过 了篡改;如果都通过,说明用户的身份信息在时间t之后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SHLW 002—2021 区块链数字身份框架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1:20:0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77.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0753.4-2024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ISO 28000实施指南 第4部分:以符合GB-T 38702为管理目标实施ISO 28000的附加特定指南.pdf
信通院 AI框架发展白皮书-2022年.pdf
DB37-T 3642-2019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山东省.pdf
GB-T 40651-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保障框架.pdf
GB-T 32124-2015 磷石膏的处理处置规范.pdf
GB-T 42688-2023 船舶有毒液体物质残余物排放处理要求.pdf
T-SZFA 1005—2020 家具 带电家具电气安全通用要求.pdf
T-SMA 0031—2022 智能电力井盖监测模块检验规范 第 3 部分:气体.pdf
T-SCTIA 001—2021 团体标准制定程序规范.pdf
DB22-T 2256-2018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 吉林省.pdf
DB4401-T 184—2022 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规范 广州市.pdf
T-CESA 1026—2018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算法评估规范.pdf
T-ZKJXX 00003—2021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的工程数字化交付技术规范.pdf
T-ACEF 109—2023 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混合动力汽车出行.pdf
SF-T 0008-2017 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总体技术规范.pdf
GW0104-2014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pdf
GB-T 37090-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病毒防治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pdf
YD-T 3944-2021 人工智能芯片基准测试评估方法.pdf
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pdf
T-GHDQ 87.1—2022 车辆控制器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77.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