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30 B 44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 实验动物 T/CALAS 103-2021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  技术规范  Laboratory animal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iden tification of big animals 2022-01-10 发布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2022-01-10 实施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归口。 本文件由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81 )技术审查。 本文件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提出并组织起草。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 创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振和实验动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希龙、袁晓龙、闵凡贵、龚宝勇、潘金春、陈芳、刘艳薇、游 毅、吕航。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技术规范 1 范 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型实验动物个体标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猪标 识、猴标识、犬标识、建立档案、注意事项及附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型实验动物包括猪、猴、犬的资源保存、繁殖、生产、经营、利用、 科研、委托饲养和管理等过程中的活体标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759 《实验动物术语》 NY/T 820 —2004 《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 534 —002 《家畜用耳标及固定器》 ISO 11784/5 《动物的射频识别— —代码结构 /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swine 来源于野生和家养猪,经过人工饲养和培育而成的一类哺乳类实验动物。通常为小 型猪。 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野猪科猪属。 3.2 猴monkey 来源于野生猴,经过人工饲养和培育而成的一类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常用的有恒河 猴、食蟹猴等。 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灵长目。 3.3 犬dog 来源于家养犬,经过人工饲养和培育而成的一类哺乳类实验动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汇编及实施指南(第六卷)  36 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 3.4 电子标识(电子芯片)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为区分动物个体,将具有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射频标识(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 ion,RFID ),植入动物体内或皮下后,可用专用阅读设备读取所含个体信息及数据。 3.5 电子耳标 electronic ear tag 为区分动物个体,固定在动物耳朵上具有编码的电子标识。 3.6 颈圈标识 为区分动物个体,在动物颈部套上具有编码的标识。 3.7 纹身标识 为区分动物个体,在动物体表层皮肤部位纹上编码的标识。 3.8 耳缺标识 为区分动物个体,在动物耳朵的不同部位剪缺或穿孔编码的标识。 4 猪标识 4.1 个体编码原则 4.1.1 生产繁育编码 参照农业部《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 820 —2004 ),个体编码由 10位字母和数 字组成: —— 前二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品种或品系; —— 第三到四位用公元年份最后两位数字表示个体出生时的年份; —— 第五到八位用数字表示场内窝序号; —— 第九到十位用数字表示窝内个体序号,雄性的尾数为奇数,雌性的尾数为偶数。 示例: 如WZ20000102 :WZ表示品系为五指山小型猪, 20表示 2020 年出生, 0001 表示 2020 年场内窝序号为第 1窝,最后的 02表示第 1窝内第 1个编码的雌性个体。 4.1.2 实验编码 用于常规实验的猪, 可根据实验的类别、 实验室号、 实验名称、 实验分组等编码标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7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技术规范 4.2 个体标识方法 4.2.1 耳缺法 将个体编码用耳号钳在猪的耳朵上剪出缺口或穿孔进行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A。 4.2.2 耳标法 用耳号钳将具有个体编码的耳标固定在猪耳朵上进行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B.1。 4.2.3 电子标识法(电子芯片) 将已编码可区分猪个体的电子标识(电子芯片),用专用设备植入体内或皮下,进行 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B.3。 5 猴标识 5.1 个体编码原则 5.1.1 基本原则 所有猴都必须具有一个终身识别的编码,且建立相应的个体管理档案。 5.1.2 个体编码规则 个体编码由 10位字母和数字组成: —— 前两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来源,如养殖场或供应商代码; —— 第三至六位用公元数字表示出生年月,如 ×× 年×× 月; —— 第七至九位表示场内当月猴出生的顺序号,雄性的尾数为奇数,雌性的尾数为 偶数; —— 第十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猴的种类。 示例: 如CS1907001R :CS表示养殖场或供应商代码, 1907 表示 2019 年07月出生, 001表示 当月出生序号为 1,尾数 1表示该猴为雄性, R表示恒河猴,系 rehsus monkey 的大写首字母。 5.1.3 实验编码 用于实验或研究的猴,可根据实验的类别、实验室号、实验名称、实验分组等编码标 识。必须保留能够溯源的个体标识编码的对应表等记录资料。 5.2 个体标识方法 5.2.1 挂牌法 将已标有个体编码的项圈戴在猴颈部进行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B.2。 5.2.2 纹身法 用纹身设备将个体编码纹在猴表层皮肤部位(如胸部、大腿内侧等)进行个体区分, 操作见附录 C.2、C.3。 5.2.3 电子标识法(电子芯片) 将已编码可区分猴个体的电子标识(电子芯片),用专用设备植入体内或皮下,进行 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B.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汇编及实施指南(第六卷)  38 6 犬标识 6.1 个体编码原则 6.1.1 生产繁育编码 个体编码参照猴“ 5.1.2 ”个体编码规则执行。 示例: 如ZH2001001B :ZH表示犬场, 2001 表示 2020 年01月出生, 001表示当月个体出生 序号为 1,末尾 1表示雄性, B表示品种为比格犬,系 Beagle dog 的大写首字母。 6.1.2 实验编码 参照 5.1.3 执行。 6.2 个体标识方法 6.2.1 挂牌法 将印有编码的铭牌项圈悬挂于犬颈部进行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B.2。 6.2.2 纹身法 将个体编码纹在犬耳内侧皮肤上进行个体区分,操作见附录 C.1、C.3。 6.2.3 电子标识法(电子芯片) 参照 5.2.3 执行。 7 建立档案 7.1 信息录入 将动物个体的信息包括动物的品种 (品系) 、来源、个体编号、生产性能、免疫状况、 健康状况等数据录入计算机。 7.2 档案建立 在后台计算机中建立档案,并在区域内建立动物数据库。具备条件的,应使用专用的 信息管理系统。 8 注意事项 在给动物标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a)及时准确地记录个体信息数据。 b)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 并注意观察耳缺、 耳标或植入芯片部位, 如发现局部感染, 应及时跟进处理。 c)重复使用的器材或设备(如耳号钳、纹身器)等,每次使用前须进行消毒,避免交 叉感染。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9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技术规范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猪耳缺剪法 本附录规定了猪耳缺剪法的操作方法。 A.1 耳缺剪法 耳缺剪法是将编码按一定规则用耳号钳在猪的耳朵上剪缺口或穿孔,作为区分个体的 标记。 耳缺剪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猪生产繁育和常规实验。 A.1.1 仪器设备 耳号钳、 75%酒精棉球等。 A.1.2 方 法 a)保定猪,耳朵用 75%酒精棉球消毒后按照剪耳规则在猪耳朵相应位置剪上缺口或 穿孔。 b)繁殖猪群可以参考 NY/T 820 —2004 中推荐的方法剪耳缺(图 A.1),包括窝号和 个体编码。 c)实验室可以参考图 A.2中的方法直接编码个体,也可使用实验室自定编码方法。 d)为便于区分雄雌,可按奇偶数分别给雄雌个体编

pdf文档 T-CALAS 103—2021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 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LAS 103—2021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  技术规范 第 1 页 T-CALAS 103—2021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  技术规范 第 2 页 T-CALAS 103—2021 实验动物 大型实验动物标识  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30 17:30: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