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61 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380—2022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22 - 12 - 20发布 2023 - 03 - 2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380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阳市林业工作站、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商城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林
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法海、邱 林、黄旺志、余亚平、徐 猛、申明海、陈 锋、黄义林、丁向阳、
杨 博、杨胜辉、袁锡铭、秦海军、张钟心、陈 思、周亚运、张玉虎 。
DB41/T 2380 —2022
1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整地、芽苗砧培育、芽苗砧嫁接、栽
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苗木建档。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的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907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LY/T 2117 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规程
DB41/T 383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芽苗
油茶种子发芽但尚未展叶前的幼嫩胚芽。
3.2
芽苗砧嫁接
以种子催芽后形成的芽苗(长 4 cm~6 cm)作砧木,以当年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嫁接培育苗木
的繁育方法。
4 圃地选择与整地
4.1 圃地选择
苗圃应选在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为酸性壤土的地方。
4.2 整地作床
4.2.1 按照DB41/T 383 的方法执行。 结合整地每 667 m2施有机肥 120 kg, 或充分发酵的土杂肥 500 kg,
或施复合肥 25 kg~30 kg。
4.2.2 圃地平整后作高床,床宽 100 cm,高5 cm~10 cm,床长依地形而定,步道宽 35 cm~40 cm。作
床时,每 667 m2撒入吡虫啉或二嗪磷 1 kg(拌细沙)进行杀虫。
4.2.3 周围开挖 30 cm(深)× 35 cm(宽)的围沟,每隔 5床开挖25 cm(深)× 35 cm(宽)主沟,做
DB41/T 2380 —2022
2 到内部水不积留,外部来水淹不到。
5 芽苗砧培育
5.1 种子选择及消毒
5.1.1 按LY/T 2117 的质量要求选种。
5.1.2 采用浓度 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0.5 h或0.1%甲基托布津浸种 1 h后,倒去药液封盖 1 h,再用
清水漂洗干净,摊开阴干。
5.2 催芽床设置
12月或次年 1月,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的干净地面设置砌砖催芽沙床(宽 110 cm~
120 cm,高25 cm~35 cm)。在床底先垫上一层 15 cm清洁湿沙(用 浓度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将种子
均匀撒于沙子上,以种子不重叠为度,再覆盖 10 cm厚湿沙;也可在上面再撒上一层种子,再盖 10 cm厚
湿沙;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湿度控制在 50%~60%。
5.3 种子催芽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可采用浇水、覆膜等方法提高沙藏床中的种子湿度和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芽
苗生长,如芽苗生长过快,通过压芽、遮阴等措施减缓芽苗生长。当芽苗的胚轴长到 5 cm以上,在适宜
嫁接期内起砧嫁接。
6 芽苗砧嫁接
6.1 嫁接用具
嫁接刀(单面刀片 )、铝片(长2.0 cm~2.5 cm,宽0.8 cm~1.0 cm,厚度0.9 mm)、枝剪、竹签、盆子、
洒水壶等用具。嫁接前用 75%酒精将刀片、竹签等用具消毒。
6.2 穗条准备
采用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或省级良种备案的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
从优良品种母树上采集当年生的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分品种(挂品种标
签)存放,宜随采随接,注意保湿。
6.3 嫁接时间
5月上旬至 6月中旬。
6.4 起芽苗
起芽苗按 LY/T 2117 的要求执行。
6.5 嫁接方法
6.5.1 削穗:选取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穗条,在芽两侧的下部 0.5 cm处将接穗两面削成楔形,削面长
1.0 cm~1.2 cm,再在芽尖上部枝茎 0.5 cm处切断,制成 1芽1叶的接穗,将削好的接穗放在装有清水
DB41/T 2380 —2022
3 的盆内。
6.5.2 削砧:在芽苗砧子叶上方 2.0 cm~2.5 cm处切断胚轴,沿胚轴中轴线自上而下纵切 1.0 cm~
1.5 cm, 芽苗根保留 5 cm左右, 切除多余芽苗根部分。 切断剩余长达 6 cm~7 cm的芽苗根也可作为砧木。
6.5.3 接合: 将铝片套在芽苗砧上,把削好的接穗嵌入削好的芽苗砧内, 使砧穗一侧对齐,捏紧铝片。
分品种放阴凉处,注意保湿。
7 栽植
7.1 容器选择与基质配置
7.1.1 采用6 cm~8 cm(直径)× 8 cm~12 cm(高)的无纺布、轻基质网袋容器。将装好基质的容器
提前20 d整齐紧密排在苗床上,四周封土,浇透水,覆盖遮荫网或地膜,保持湿润。栽植前,在容器
上每平方米喷洒2 kg的3%硫酸亚铁溶液或 800倍高锰酸钾溶液,覆膜 24 h消毒。
7.1.2 基质采用 20%腐殖质土 +30%泥炭+50%黄心土,加 1 kg/m3~2 kg/m3 钙镁磷肥;或 40%泥炭+40%农
林生产废弃材料粉碎物 +20%蛭石,加 1 kg/m3~2 kg/m3缓释肥。
7.2 搭遮荫棚
栽植前,搭遮光度 75%的遮荫网棚, 棚高1.8 m,四周用遮荫网围好。
7.3 栽植方法
把嫁接芽苗栽入容器中,适度压紧、压实,使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栽植深度以嫁接芽苗的嫁接口
刚露在基质外为宜。栽后浇透定根水,并加入 0.5%的托布津杀菌消毒。分品种栽植,做好标记。
8 苗期管理
8.1 成活期管理
8.1.1 栽植后,及时在苗床上用 1.8 cm~2 cm宽的竹片相距 1.5 m~2 m弓架设的拱棚,在拱棚上覆盖
薄膜,四周用土压紧密封保湿。
8.1.2 适度浇水和通风透气,保持拱棚内相对湿度在 85%左右。结合浇水喷洒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灭菌。
8.2 速生期管理
8.2.1 栽植后45 d左右,当接穗抽梢 10%~20%时,在阴天或晴天下午 5时后揭开薄膜。
8.2.2 揭膜后,对苗木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 10%吡唑醚菌酯 500倍混合液杀菌。
8.2.3 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及时除去砧萌、接穗花芽、实生苗。每隔 20 d除萌、除草 1次。
8.2.4 保持基质湿润。浇水应量多次少 ,在基质 上部1 cm左右变干燥后再浇水。 浇水时间在上午 10
时前、下午 5时后进行。
8.2.5 栽植60 d后,相隔 15 d左右施尿素和复合肥 1︰1混合液2次,浓度 0.4%~0.5%。施肥应选择
晴天或阴天上午 10时前、下午 4时后进行。
8.3 生长后期管理
DB41/T 2380 —2022
4 8.3.1 8月中旬至 9月中旬,喷施 0.2%~0.3%磷酸二氢钾 2次。
8.3.2 白露前后,当气温低于 30 ℃时揭掉遮荫网进行炼苗。
8.3.3 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立冬前后,浇 1次透水,然后喷施 2次(间隔 7 d)植物防冻剂。霜冻或
寒潮来临前,盖上塑料薄膜,天气转好后及时揭掉。
8.4 2 a生苗管理
8.4.1 第2年初,挪动容器截断露出容器下面的根系。
8.4.2 第2年6~7月,苗高达 30 cm时截掉顶芽。
8.4.3 第2年萌芽后,相隔 20 d左右施尿素和复合肥 1︰1混合液2次,浓度 0.4%~0.5%。
8.4.4 除草、除萌和水分管理参照 8.2、8.3。
8.5 病虫害防治
油茶苗木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见附录 A。
9 苗木出圃
9.1 起苗
起苗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起苗前 1 d~2 d要浇透水,当天不浇水。起苗时切断穿出容器的根
系,保持容器和根团完整。
9.2 分级
根据苗高、地径、生长势及病虫害等情况将 2 a年生合格容器苗分为 I、II两级,等级规 格指标见 表1。
表1 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木等级规格指标
苗
木
类
型 苗
龄 苗木等级
综合指标 I级苗 II级苗
苗高
cm 地径
cm 主、 侧根分布 苗高(H)
cm 地径(D)
cm 主、侧根分布
容
器
苗 1.
8 ≥30 ≥
0.25 根团完整, 侧
根发达均匀、
不结团 20≤
DB41-T 2380-2022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2 17:30:13上传分享